第13章 西溪开发

二000年后,杭州吹响了“西湖西进”号角,政府决定打造“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西湖旅游分流客源,在城区西部打造西湖以外的另一个新景区。

大、中、小西溪

林正秋认为,苕溪从天目山自上而下,滚滚而来。春汛季节,洪水泛滥,老余杭南湖一直漫延到杭州留下的低洼地,形成了一大片的湿地,也就是“大西溪”。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余杭的南湖、北湖及大塘(堤坝)吸纳了天目山洪水,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威胁。这片土地逐年被开发成为农耕渔牧之地,西溪也随之逐渐缩小,从明清直至民国时期的西溪,只能称为“中西溪”。

近代以来称为“西溪”之地,只剩下西湖区蒋村、留下及余杭区五常,也就是“小西溪”了。

西溪湿地

“湿地”,多指高山下的一汪水泊之地,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大片沼泽地。

林正秋考察过黄河、长江等其它省区的湿地,发现那些地方大多处在偏远地方,人烟稀少,荒凉旷寂,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杭州西溪湿地就不同了,在城区(杭州)边缘的江南水乡,村落密集,城镇相望,经济发达,农耕渔牧,形成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林写的《古代杭州研究》已经提及了西溪历史的三个阶段,即,一良渚文化、秦汉时期(钱唐古县西郊)的西溪;

二是南宋定都杭州后设立的西溪镇;

另一个就是晚清与民国时期,西溪开始逐渐成为西湖之外的另一个旅游区,杭州旅游的二个著名景点,西溪探梅与西溪芦雪,就是当年形成的景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溪成为一个产粮地,因为塘**众多,又有“杭州鱼塘”之称,因为市区菜场供应的淡水鱼大多数来自西溪地区。

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留下、蒋村、五常一线仍是一块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想要在此打造成一个宜居、宜游、宜学的创业基地,并非易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前,“西溪”这个地名鲜为人知。在一九七八年发表的《古代杭州》一文中,林写道:“秦汉时期,钱塘古县大致范围是,南到五云山麓钱塘江边的徐村、范村(今梵村)一带,西北至栗山、石人岭至西溪止,东到宝石山麓的大佛寺附近。”

在另一段关于南宋商业、市集文字中也论及西溪,他说:“杭州城郊外的草市亦迅速发展,满布周围,西溪谓之西溪市。”

一九七九年发表的《南宋时期杭州经济与文化》一文,又说:“北宋时,杭州城外的镇市仅有南场、北关、安溪、西溪、范浦、东涨桥、汤镇和临平镇。”

在文中,他论及西溪时指出,早在秦汉时,就已经有“西溪”这个地名了,位置在钱塘县的西北郊。北宋时,西溪是杭州城外的一个市镇,到了南宋时期,西溪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发达的镇市。

初次到西溪考察

一九九四年八月,省旅游局提出,西溪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地方,专门发起西溪实地考察活动,参与的人包括市委领导、旅委工作人员、《江南游报》记者等,林也在受邀之列。

大家坐在一条水泥船上,旅游局的一位处长站在船头,不料,有条挖泥船突然从河汊中开出,撞在客船上。那位处长措手不及,失落到河里。

好在河水不深,也就到腰部。大家将他扶上船后,这位仁兄懊恼地说:“人倒是没什么,可我刚买的大哥大进水了!”(手机时称“大哥大”,相当昂贵)。

在考察后的那次会议(1994)上,林谈到,杭州应当是一座水城,称为“四水共治”,也就是钱塘江、西湖、大运河、西溪四大水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湖已经开发,钱塘江、运河只能说开发了一半,而西溪基本上没有开发,有负于上天给杭州人的恩惠。

林正秋的这个观点,当时的《江南游报》作了报导。

次年(1985),杭州召开“城市总体规划补充修改咨询研讨会”,邀集了全国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林正秋也在受到邀请。

在会上,林又一次提出,必须充分利用好西溪的水资源,做好开发工作。

一九九五年,省计委委托浙江大学城市与规划系周复多教授主持制订《西溪湿地保护性控规》,周教授对西溪人文历史了解不多,邀请林正秋担任文史顾问,提供西溪材料数据。

林接到这个课题以后,将古籍中的记载,自己实地观察的结论,并结合多年来对杭州郊区的研究成果,编撰了《西溪地区历史文化》报告,分为四大部分,西溪的沿革、西溪山水、西溪名胜古迹以及西溪诗文,提供给周复多参考。后来此报告整理成册,成为一本二十多万字的《西溪的历史与文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二00五年正式出版。

那本书是系统研究西溪历史文化的第一本专著,将西溪的历史推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时期,并且研究了“西溪”名称的由来,一是水名,因钱塘县西部的一条溪水而得名;

二是山名,“西溪山”指西溪周边诸山总称;

三是市镇名,北宋时就有了西溪镇,南宋临安包含了西溪市;

四是路、片名,称西溪路。南宋时,西溪泛指自杭州宝石山至洞霄宫宋帝进香的沿山“十八里辇道”,宋廷在洞霄洞筑有夏宫。每到酷暑季节,朝廷君臣大多到洞霄宫避暑,时有“半个朝廷”之说。近代以来,西溪比古代有所缩小,仅指古**、留下、蒋村、五常等。

西溪文化

南宋、明朝以后(元、清二朝)不少遗民、志士仁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迫害,隐居西溪。这些人赋诗作词,产生了具有着独特内涵的“隐逸文化”。

西溪的另一个特色,寺庵道观相望,尤其是在晚清与民国时期,西溪已经扩展成为杭州城郊的一个游览胜地,才出现了“西湖为正,西溪为副”之说。

众多名人学士到此游览,出现了西湖名胜之外的二个景点“西溪芦雪、西溪探梅”,也产生了一种有别于西湖风景的另一种文化形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溪成为杭州的粮食、副食品与淡水鱼的供给基地,人称“杭州鱼塘”,杭州市场上供应的淡水鱼类大多产自西溪地区。

这些内容正是林的研究成果,为西溪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林的开发思路

在林看来,未来西溪的旅游开发,应当有别于西湖景区开发思路。

他采用了通俗的比喻方法,西湖犹如小姐,一个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而西溪应当是一个朴素美丽的“村姑”。因此,西溪景观与特色应突出一个“野”字,也就是将杭州西湖旅游的“雅”与西溪旅游的“野”区分开来。

林认为,西湖为“雅”趣,西溪有“野趣”,二者各有千秋,成为游客到杭州旅游的不同韵味。说白了,西湖所展现的是“雅文化”,而西溪所表现的则是江南的乡村文化”,一个字,“俗”,也就是风光及建筑形式表现的应当是乡土特色,或者说,西溪原生风貌、俗文化。

他说,在西溪湿地的开发建设中,要充分挖掘、体现生态型朴素的江南乡村之美,把握“湿地文化”这个要旨,加大文化规划、包括建筑风格与园林布局的乡土化。

具体到西溪开发中的地名、船名、桥名、路名,亭台楼榭中的诗词楹联。

在开发中,林并不主张将原住民悉数迁出,因为只有原住民才沉淀了西溪的传承文化、民风民俗,他们的建筑特色,他们的传统喜庆活动,诸如,划龙舟、比武、戏曲、打渔、船拳,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农耕活动。如果将他们全部搬迁到城里去,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市居民”,就会失去西溪原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

西溪旅游的目的,让客人“下江南”,不仅感受到西湖的秀山秀水,繁华锦绣,更能真实地领略到江南所特有的那种地域特色与民俗文化,用一字来概括,即,“野”。

他的这些西溪开发思路,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西溪开发

一九九九年,为了理顺新世纪浙江旅游发展趋向,省委书记张德江约见了几位专家,林正秋也在其中,会上他将自己的西溪开发设想作了汇报。张德江在总结中说道:“正如林教授所说的,只有不断发掘文化,坚持文化创意,浙江才能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二00二年七月,市委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澳大利亚H.R.P集团以及杭州园林设计院共同规划设计西溪湿地景区。

二00二年年末的一天,林正秋接到蒋村乡(后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副乡长赵梨萍的一个电话,她说,我们(西湖区)区委书记与区长想约你谈谈。

林如约来到西湖区委,与区领导有过一次坦率的谈话。

区委书记说,西溪开发正在紧锣密鼓的筹措之中,区里成立了西溪湿地工程指挥部,由黄春雷副区长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区委很想邀请林担任指挥部的顾问。

听他们一说,林非常兴奋,开发西溪也是他多年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林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西溪湿地工程指挥部”,听名称,只是一个从事土建工程项目的单位,而林所从事的是西溪文化与景点布局及人文挖掘,觉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他建议,可否在指挥部之下设立一个文化部,专门从事这些工作?

区领导赞同林的想法,在指挥部下果真建立一个文化部顾问小组,任务是,凡是西溪指挥部相关文化内容的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均需林正秋签字才行。

文化顾问组由赵梨萍任组长,成员有蔡云超,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单金发,《西湖报》副主编;俞宸亭,一个作家。

在那些日子里,林正秋在原来积累的西溪素材基础上,再到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查找新的资料,在各种古代文献中,将有关西溪内容的文字、图片全部加以摘录、抄写、复印,整理出三大箱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民国时期周庆云辑录的《西溪奉祀两浙词人的姓氏录》以及历代以来,西溪有许多名人隐居,他们的诗文绘画,他写出了《西溪名人调研考证报告》。

林将西溪名人分四大类,一是居住在西溪与历代帝王将相有关人物;

二是西溪贤人,也就是在西溪土生土长的乡贤;

三是曾经客居西溪的名人,这些人或有著述,或做了好事或善事流传下来的人;

最后一类,虽没有出生或居住在西溪,但过世后,有墓葬在西溪的名人。

林在报告中提出,建议设立西溪名人馆,将他们的著述与事迹或图片(如有),放在名人馆中。如有遗址,最好,如果遗址与遗物均缺乏的情况下,可以放块大石头,刻上名称,或者,立个碑,作为标志。例如,康有为游西溪写的联句碑等。

对于有影响的名人且有遗址,可以恢复,例如,秋雪庵及两浙词人堂等。

在西溪二期开发中,又提出了恢复蒋相公祠堂、章次白的梅竹山庄、高士奇的西溪山庄、冯梦桢的西溪草堂等。同时,整理出版相关西溪的古文献,诸如,《西溪百咏》、《西溪梵隐志》、《西溪秋雪庵志》、《西溪联吟》、《南漳子》等。

编撰出版《西溪名人录》、《西溪名人画集》等。对于一些品位较高的名人或遗址,建议设碑建亭,亭上有匾额,柱子有对联,不仅表现这些名人在西溪的活动,也可以让游客避雨或休息,可说一举两得。林正秋的这些主张均得到上级部门的采纳与支持。

二期编写审核的书

二00七年西溪二期工程启动,对西溪的建设与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整理与挖掘,林作为文化专家组组长,较突出的成果是参与审定及编写一套西溪丛书与评审了一份报告。

他提出,在西溪湿地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名人大约有一、二百人,建议将这些人挖掘出来,既丰富了西溪文化内涵,又扩大了西溪旅游的感召力。

那份报告书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正文共分八章,1、帝王将相与西溪;2、西溪本地名贤;3、历代西溪名人;4、近代名人与西溪;5、名僧高道与西溪;6、名人风水墓地;7、古代名人与西溪;8、西溪文化名人资源的应用与建议。

每位名人既介绍他的生平事迹,重点是他们对西溪的贡献,如有关西溪的著述、绘画、诗词或书画等。根据这个建议,编撰了一套《西溪系列丛书》,编篡主任为市委书记王国平,副主任是市长蔡奇,林为编委会副主任。

此套丛书分别为《西溪历史文化探索》、《西溪的动物》、《西溪的植物》、《西溪沿山十八坞》、《西溪历史诗文选》、《西溪胜迹与历史遗迹》、《西溪寻踪》、《西溪传说》、《西溪书法联集》九本书,其中《西溪历史文化探索》由林正秋主编。

二00七年九月,这套丛书由杭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讲的是贡献,而非酬劳

林正秋最早提出西溪开发,又得到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直接为西溪工程指挥部做文化策划,可说对应了他的理想。

那些日子,林正秋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图书馆古籍部从开馆开始一直呆到闭馆为止,忙得头晕眼花,遍揽了馆中现存的所有与西溪相关记载的古籍,诸如,《西溪梵隐志》、《西溪志》、《西溪百咏》以及杭州地方志书中有关西溪的部分,将它们摘录下来,融进西溪开发的理念中。

他说,我只是一名义工,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在西湖景区之外,打造另一个“副西湖”。

他常挂在口上的一句话:“人们看得起我就好,对于个人来说,看得起我,并能采纳我的主张就好。”林又说,我当西溪建设顾问,没有固定的工资,但是每次开会与别的专家待遇一样,有专家费,开一天会,多时可拿到五百元,少时也有三百元。我做的是贡献,而非酬劳。我已经有退休金了,吃穿不愁,还愁什么呢?”

二00五年四月三十日(西溪湿地公园开园)以来,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内幕呢?也应验了林自己说的一句话:“我的‘市级劳动模范、省级劳模’,这可不是吹出来的,是多少年来,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讲的是贡献,而非酬劳。”

三期(余杭区五常)西溪开发

整体西溪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大致上分为一、二期与三期工程。

“一、二期”指的是在西湖区范围内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三期”地域则在余杭区五常镇境内,同属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

林已经担任一、二期工程(西湖区)顾问,一、二期结束后,继续参与了三期(余杭区)的开发,负责三期所有与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指导工作。

余杭区领导有点担心,会不会“顾此失彼”?

林告诉他们,我是一个研究历史的学人,必须要秉承公正,否则,就称不上是专家。想想司马迁,就是受到刑罚,也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他的作品才能历千年而留传至今。

他们听了,说道:“林老师,我们是相信你的,你一定会帮助做好开发工作。”

在三期开发上,林认为,三期五常西溪湿地开发的文化建设不宜照搬一期、二期西湖区的建设,需要体现五常西溪的特色与风格,重点在彰现钱塘洪氏家族文化。

旧时,五常有洪氏宗族祠堂,但是已经消失多年了。据考证,西溪的洪氏族宗祠最早应当始自明代的洪钟(注1)。可是,明代的祠堂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林从古籍查找到明代宗祠的样子,告诉他们,明代宗祠是有等级的,在都城的宗祠应有七进开,州府一级为五进开,至于说,镇、乡级,宗祠相对要小一些。

林到过安徽省的一些地方,实地考察过当地仍保存着的老宗祠,并在古籍中找到了明代宗祠样式与内部结构。他说,将洪氏家谱挖掘出来,须要延续洪氏文化脉络。

又说,西溪三期开发的建筑,须沿用西溪地区老房子的式样,并注入西溪原生文化。游客来到三期(余杭区范围的西溪)看到的是西溪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建筑、原有的喜庆活动,各种传承习俗等等,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近代以来,老旧房子已经拆除得差不多了。于是,人们从浙西、安徽引进了几十幢传统式样老屋,初时没有注入文化,将老房如兵营一样排列起来,多少失去了古村落韵味。

扩展“大西溪”的旅游概念

在三期评审会上,他们请林正秋参加评审。

林看了规划文本,说道:“你们三期的西溪湿地开发,究竟与一、二期的西湖区的西溪公园有多少差别呢?”说白了,林希望三期工程能够走出西溪一、二期的框架,找到新路径,为西溪旅游,甚或,为杭州旅游带来新理念,也使余杭区的经济开发更上一层楼。

他认为,古人对“西溪”的概念,应当指的是宋帝由临安到洞霄宫进香的“十八里辇道”(大西溪),十八里辇道前面一段在西湖区的西溪,后半段在余杭区。

洞霄宫就在余杭区境内,如果将南宋的夏都洞霄宫在继三期以后开发出来,作为西溪湿地公园旅游的一部分,连同已经开发的一些老余杭景点,诸如,径山寺(南宋著名寺院)、章太炎故居、仓前羊肉节、杨乃武小白菜宅第、老余杭镇的双塔等,融会贯通,就可以创立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将西湖游客分流到老余杭(大西溪)去,带动那里的经济,其中的商机不可估量,同时也走出一条与西溪一、二期(西湖区)相互扶持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分流“西湖游客”,振兴大西溪的旅游与各行各业的经济。

今西溪已经被评为国家五A级景区,成为游客杭州西湖旅游之后的另一个新兴旅游区,林正秋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林参与了西溪湿地从规划设计到建设,以文化角度为西溪建设工程所做的贡献,参加了评审把关,为表彰他对西溪建设所做出的努力:

二00七年,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0二0年末,当林听说,次年(2021)将出台新的杭州区划调整方案,西湖景区与西溪景区将合并为“双西景区”,并将西湖区北部与西余杭区部分地块合并...。

林听说了,特别兴奋,说道,这样的划分,使得西溪地区旅游开发更加顺畅,也为城区西部发展注入了活水,蒋村西溪与五常西溪,已经合二为一,此举可以将早年大西溪概念的宋帝“十八里辇道”与洞霄宫连成一线,西溪旅游就可以完整的呈现给游客了,为老余杭区的旅游事业插上新的翅膀,也为当地居民带来福音,真正发挥了杭州“副西湖”的功能。

注释:注1,洪钟(?-1523),明代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正元七年(1512)告老还乡。嘉靖二年(1523)逝世,赐葬于钱塘西溪东穆坞(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