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挂于城门上的尸首
宋绍鼎本来就打算推辞离开的日期。
而惠廷拱审出来的结果,不过是给了他更好的理由罢了。
他决定再来一次剿灭倭寇的行动,让百姓们和那些暗中窥探的人看明白他的决心。
宋绍鼎说到做到。
当即便让惠廷拱按照他的吩咐,把事情安排好。
不但是惠廷拱,就是屋子里其他的人,听完宋绍鼎的打算后,脸上都有一瞬间的僵硬。
皇上刚才说的话,他们没听错吧?
用余光去瞟其他人的反应,跟自己一样大惊失色,便知道自己没有听错了。
惠廷拱和许准都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能做出这么狠的事情?
而徐明孝心里已经对宋绍鼎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他倒是三个人当中最为镇定的那一个。
许准和惠廷拱不是没想过劝一劝皇上,这么做,是不是会对他名声不好。
但抬头一看宋绍鼎的神情,就知道皇上是不可能改变主意了。
两人心中一想,也罢,既然皇上拿定了主意,他们做臣子的只能遵命。也许这样的雷霆手段,说不定能起到几分奇效呢。
于是,次日天亮不久,城门口便聚集了不少来自城里城外的百姓,大家有致一同地仰头看向高悬于城门上的那十几具尸首。
除了一具新鲜的,剩下的尸首表面都有了腐烂的迹象。
城外的百姓们,是为了赶早进城卖菜、做工,没想到一到城门口就看到了这么刺激的场面。
而城门口的消息像一阵风似地快速刮到了城里的各处角落。城内的百姓们,一听有这种百年一遇的热闹,纷纷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不约而同地向城门口的方向跑去。
等到城门下聚满了人群,胡实之给手底下的一个士兵递了个眼色。
小兵立刻清了清嗓子,放开喉咙,冲着人群大声喧读:“四日前渔乐村百姓被一十三名倭寇侵袭,侥幸得皇上救下。如今所有倭寇的尸首悬于城门,皇上说了,日后,只要是敢侵袭我大燕百姓的异族都是如此下场。”
看热闹的人群方才反应过来,原来死后还被吊尸的是作乱的倭寇啊。
近十年,东南沿海没少被倭寇骚扰,不知有多少百姓丧命于倭寇刀下,又有多少粮食银两被倭寇抢去。
城门下的百姓当中,就曾有人亲眼目睹倭寇的凶残,更有甚者有亲人被倭寇杀了。
因此,小兵的声音刚刚落下,就有人大声欢呼。
“倭寇死得好!”
“皇上圣明!”
“天佑我大燕!”
有细心的百姓伸着手指头,从城门左边数到右边,纳闷地高喊出心里的疑问:“官爷,您不是说有一十三个倭寇么,怎么城门上一共吊着一十四具尸首啊?”
经他一提醒,大家都瞪大了眼睛仔细看去。
方才他们的视线只是随便在尸首上扫过,再喜欢看热闹也不会有人想要瞧个认真的,因此还真没人注意到多了一具尸首。
但这人这么一说,大家也顾不得害怕和恶心了。
他们数过之后,发现的确是一十四具尸首。
不但如此,这一回他们注意到了细节。
有一具尸首明显比旁的新鲜很多,身上的衣服料子是新的,表面上也不见任何腐烂迹象。
而另外一十三具,一看就死了有些时日,衣着样式也跟他们的不同,那些头颅还在的分明梳着倭寇的发式。
胡实之站到高台上,亲自回答百姓们的疑问。
“你们没看错,除了倭寇的尸首外,还有一人是我大燕官员,昨夜由皇上亲自下令实行了绞刑。”
他的话音一落,人群中一片哗然。
大燕的百姓对倭寇可谓是恨之入骨。十几年前最开始有倭人坐船到大燕的时候,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对逃难而来的他们很宽容。
有一个小村子,里长宽和良善,见到倭人衣不蔽体面黄肌瘦,长相上又跟大燕百姓无甚差异,便好心地收留了他们。
几个倭人在取得当地村民的信任后,竟然于某天夜里放火烧村,要不是当时恰巧有一商队路过,只怕全村的村民都会丧命。
后来经过官府审讯,才知道那几个倭人只是排头兵,他们还有几十人在海上不远处的小岛上,只等这几人把这个偏僻村子里的人都杀光后,他们冒名顶替原先的村民,在慢慢地把自己人一点点地迁到大燕。
审讯的结果一出来,让当时的官员吓了一身的汗,实在是倭人的计划做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
他们有非常详细的部署,等成为大燕百姓后,要如何一点一点地成为当地富商,参加科举考试,让他们自己人成为大燕的官员。
他们的首领,甚至还妄想重新掀起战乱,好让他们的后世子孙成为中原土地的所有者。
也正是他们所图实在是狂妄至极,而当时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审案的时候满城的百姓都听到了。
当地官员不敢隐瞒,写下了一篇详尽的奏折上达天听,先帝得知后本就虚弱的病体更是雪上加霜,但还是不顾徐皇后和徐国舅的反对,下达了圣旨。
以后大燕的百姓和官府绝不可收留倭寇。
他们是寇,非人!
自从先帝去后,徐家人慢慢控制了朝廷,有不少地方政府竟开始慢慢对倭寇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百姓们,却是对倭寇无比地痛恨。
所以,当他们得知另外一具尸首是朝廷官员时,有聪明的百姓立刻反应了过来。
皇上杀了这些倭寇,而能被皇上下令跟倭寇的尸首同时挂到城门上的,一定是跟倭寇沆瀣一气的贪官。
“官爷,上面挂的是哪个贪官的尸首?”
“他到底做了什么恶事?是否跟倭寇有关?”
“对,到底是哪个贪官?他又做了什么残害百姓的恶事?”
胡实之眯着眼睛,心中暗暗点头,惠大人果然神机妙算。
他只需要强调倭寇和官员的身份,百姓们自会联想到官员的恶行与倭寇有关。
胡实之双手虚空往下按了按,百姓们立时便静了声。
大家齐齐抬头看向高台上的他,目光殷切地等着他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