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三 恭:做事的标准与内涵

第六章 谦而不卑: 不矜不伐低调做人,不低不媚拒绝卑微

为人低调内敛,不可锋芒太盛

中国人做人做事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内敛、谦虚和低调。低调是为人的修养,也是成就大事的智慧。真正的大智慧者,往往不显山漏水,不张扬炫耀。

山从不炫耀自己的高度,但并不影响它的高耸入云;海从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却也不会影响它的深不可测;地从不显露自己的势力,却没有谁能忽略它的厚度;天从不浮夸自己的空阔,却被尊为囊括之首。我们要从中领悟做人做事之道,摆正姿态,保持谦逊的言辞,不显山,不露水,风度自现,智慧自成。

低调,绝不是一种懦弱和无用;相反,低调才能保全自己、成就大事。低调,绝不是自卑和退缩,而是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低调就是一种显示为柔弱,但是比刚强更有力的策略。

综观历史,历代那些有功的大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不令主上怀疑、位极人臣而不被众人嫉妒、尽享富贵而不被别人非议,实在是少之又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低调做人,不明白放低姿态是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深谙低调行事之道的人,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重,周围有多少妒贤嫉能的人,他都能在危机四伏、人性复杂的丛林中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

晚唐时期功勋卓著的朝廷重臣郭子仪,因政绩显赫而被封为汾阳郡王,王府就建在长安。自从王府落成,郭子仪下令每天都打开府门,任凭人们自由进出。

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意到王府来辞行。他早就听说王府中鲜有禁忌,便直冲冲一路往前走。当他走进内宅时,恰巧看见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夫人和爱女梳妆打扮,一会儿递手巾,一会儿端水,如仆人一样,在堂前厅后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

这位将官虽然当时忍住讥笑,但刚出王府就乐个不停。回家后,他忍不住把这个情景告诉了家人。不曾想,一传十、十传百,几天的工夫,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这个茶余饭后的笑话。

如此,郭府上下的人也不免有所耳闻。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听后,感到父亲的颜面大大地被羞辱,便相约一起劝说父亲关上王府大门,禁止闲杂人等出入。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甚至还搬出商朝贤相伊尹和汉朝大将霍光,以此说明古今上下没有人像父王这样“透明”的。

郭子仪含笑听完儿子们的抱怨,之后收起笑容,语重心长地说:“我之所以敞开府门,任人进出,并非为了追求那些浮名虚誉,而是为了保全自己,保全我们全家的性命啊。”

儿子们听了,一个个都被父亲的这份郑重吓倒,忙问其中究竟。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仅仅看到郭家显赫的地位和声势,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是会随时丧失的。正所谓月盈而蚀,盛极而衰,人世同自然,不妨做到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又倚重我,断不肯让我归隐脱身。在这样进退两难之时,如果我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那麻烦可就大了。你们想,我打了那么多仗,仇敌会少吗?如果有一个人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人落井下石,那些嫉贤妒能的小人也会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又如何得以保全?”

儿子们听后默不作声,仔细掂量着父亲这番话的重量。

低调,是位高者的原则,是藏锋守拙的一种智慧。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强者,总是喜欢藏锋守拙,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甚至为了低调,设计假象,掩盖真实。郭子仪位高权重,难免被人忌惮,视为眼中钉,这时若是不低调、不藏锋,恐怕难逃身败名裂。

同样的道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若想在混杂繁乱的关系中时刻享有内心的平安,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还要注意做人做事的智慧与分寸。我们也许做不到古人所说的“无欲则刚”,但也不能像李白所畅言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必须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张扬炫耀,只会害了自己”。

换句话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低调内敛,不可锋芒太露。要做到内敛含蓄,得意而不忘形,时刻在内心画一道警戒线,明示哪些是可以逾越的,哪些是不能触碰的。做到这些,不仅可以培养我们不争不夺、淡泊宁静的心态,更让我们拥有胸怀大志的视野,成就一番大事业。

做事要有弹性,留下进退余地

中国人信奉一句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句话虽然说得简单,但是隐藏着非常深奥的哲理。处处争先,看似主动,其实非常被动。自己的意图是明显的,行动更是明显的。别人对你做的事看得一清二楚,经常是争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如果适时地退让一步,暂时不争了,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以退为进。

因此,人生在世,做事应该有张弛,更应该有弹性,留下进退的空间,让自己能够进退有据,伸缩自如。当然,退不是懦弱,更不是放弃,而是一种宽广的胸怀和格局,更是一种大智慧。很多时候,成功往往就在这退让中向自己走来。

战国时的蔺相如就是一个既能进又能退的成功者。

蔺相如是一个文官,他在渑池会上立了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而且还成功地将国宝和氏璧带回赵国,因此成为朝中的重臣,官居相国之位。

廉颇是赵国大将,屡次攻城略地,威名远播。他在战场上是常胜将军,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强大的秦国就是因为廉颇的存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

廉颇的功勋都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在他看来,蔺相如不过就是耍耍嘴皮子,可官职却在自己之上。廉颇心怀不满,扬言有机会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此事以后不以为然,他不想与廉颇争高低,而是采取退让的态度。蔺相如为了在上朝时不使廉颇觉得位列自己之下,总是称病不去。即使出门,蔺相如乘车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索性引车躲避,让廉颇的车先过。

蔺相如再三地退让,使自己的门客都看不过去了。门客们都劝他说:“我们因为仰慕您的品德才来侍奉您,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他对您恶言相加,您却一味躲避,这实在有背您相国的身份,就连我们这些门客都感到耻辱!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他竭力挽留说:“我不是畏惧廉颇,秦王如此凶残狠毒的人,我都敢当庭呵斥,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我所担心的是,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他惧怕我们这文武二人啊。如果我们相斗,必有一人受伤,我之所以回避他,完全是考虑赵国的安危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他如梦方醒。原来蔺相如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直不与自己计较,廉颇深感惭愧。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廉颇**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上请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廉颇自恃功高,喜欢处处争先,这与他身为武将,一生都在带兵打仗有关,不能完全怪他。但是这种处处争先的行为,也存在很多弊端。相比之下,蔺相如的智慧与姿态就高人一筹。他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进”,为国家争得尊严;在必要的时候还能“退”,为大局着想,宁愿委屈自己,避而远之,实在是难能可贵。

做事有弹性,做人多谦退,表面上是给他人留空间,实际上是给自己留余地,让自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当然,进与退之道,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学会审时度势,审视自己的处境,从而做到知进识退、进退有节。这样一来,才可以挥洒自如,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真正看得远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短长,有时候需要高歌猛进,有时候就要暂时退让,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张良是汉朝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韩国的相国。秦国灭了韩国以后,张良变卖了所有家产,用来收买刺客,为韩国报仇。结果行刺失败,张良不得不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

张良由于国破家亡,整日抑郁难以舒展,于是经常到附近散步。一天,他闲逛漫步,走到一座桥上,迎面走来一个穿布短衣的老者。张良谦虚有礼,侧身让老者先过,没想到老者走到张良跟前时,竟然将自己的鞋子丢到桥下,还喝令张良:“小子,去把我的鞋取上来。”

张良很是气愤,正想转头就走,又一想,看在老者年纪很大的分儿上,就做一次好事,走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张良正要把鞋递给老者,老者却说:“既然捡上来了,就给我穿上吧。”张良听了更加气愤,可是转念一想,好人做到底吧,于是就跪着替老者穿好了鞋。

老者穿上鞋,笑了笑,抬腿就走了。可是还没走多远,他又拐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天后的早上,还在这里会面。”

张良心中感觉莫名其妙,但也没有多想,就满口答应了。5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没想到老者来得比他还早。见到张良,老者生气地指责他:“和长者相约,你怎么能迟到呢?5天后,早点过来。”

又过了5天,张良前往赴约,这次他来得比上次早多了。可是等他赶到桥上时,老者又站在桥上等他。老者生气地说:“你的架子好大啊,又迟到了,过5天再来。”

5天后,张良半夜就出发了,终于赶在老者的前面到了桥上。老者来了以后很高兴,笑眯眯地说:“这次你没有失约,这样才能够成大事呢……”说完,老者送给张良一本书,让他回去苦读十年。

这本书就是兵家奇书《太公兵法》。此后,张良苦读这部兵书,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军事家,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打下汉室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张良确实是一个深谙进退的高手,该退的时候退得很到位。正是因为他懂得做事的弹性,知轻重,懂进退,才练就了一身外软里硬的功夫,从而助他成就很多大事。事实上,那些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往往都能看出进与退的时机。所以,该退的时候,他们能欣然后退,甚至一退再退。

人生在世,我们做人做事要如山一般,望万物而容万物;也要如水一般,能进退而知进退。懂得进与退的分寸,把握进与退的时机和火候,做事才可以轻松自如,同时让自己提高一个层次。

过刚者容易折,善柔者能克刚

人生在世,刚强的人,会勇往直前,宁愿拼尽全力,也不愿意屈服,绝不希望后退和妥协。在他们看来,放弃刚强,就是自己的耻辱,就意味着永远站不起来。事实上,如果过于刚硬,容易招来祸患,过早失败和衰亡。相反,懂得适当“软”一些,用柔代替刚,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善于用“柔”,才是聪明人。我们遇到难题,明知道硬磕也磕不动,便不再坚持硬碰硬,而是选择“柔”的方式,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过于刚强,针尖对麦芒,只会两败俱伤,而选择“柔”的策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并让自己占据上风。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便告诫人们:“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殷商时期有一位贵族,叫商容,是当时一位很有学问的人,老子就曾向他求过学。在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说:“我的学问你已完全掌握了,而且你还有了自己的思想。现在我只想问你,人们经过故乡时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说:“我想这大概是表示,人们没有忘记故乡的养育之恩吧。”

商容点了点头,又问道:“走在高大茂盛的古树之下,人们总要低头恭谨而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老子回答说:“那是因为大家仰慕它顽强的生命吧。”

商容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张开嘴让老子看了看,又继续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还在啊。”

商容又问道:“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已全部掉光了。”

这时商容睁大眼睛看着老子,说道:“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想了一会儿说道:“我想这是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能长存不坏吧!”

商容欣慰地笑了,“你能悟出这个道理,我死而无憾了”。

坚硬的牙齿象征着刚强。有时候,你不小心咬到柔弱的舌头,舌头破了还会长好,而牙齿破了,是不能自己修复的。舌头虽然柔弱,但是它的寿命要比牙齿长得多。正是刚则易折,柔可保身,一时的厉害未必是真的强大,能活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看上去软弱的柔要比看上去强大的刚要强,这是事物发展深层次的道理。那么,柔是否能战胜刚呢?答案是肯定的。水滴石穿就是这样的道理。

水滴为什么能够穿透石头,关键在于“水滴”的韧劲。水滴之量很微,之力又小,但能把坚硬的石头滴穿,是因为它有锲而不舍的韧劲。韧者,柔而固也,水滴柔软而牢固的特征最为集中地揭示了意志的坚毅品质。

在这个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只有用柔软的东西才能化解,因为已经没有比它更坚硬的东西了。正所谓“以柔克刚”,这个“柔”,是智慧与修养的结晶,需要长时间修炼才能拥有。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谋臣。和其他大臣不同,他不仅能治国安邦,还能带兵打仗。他与诸葛亮的斗争持续了几十年,最让他引以为豪的就是祁山之战。这场持久战整整打了6年。

一次,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司马懿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所以决心闭门休战,对蜀军不予理睬,准备拖延时日以消耗蜀军的实力,等待取胜的良机。

诸葛亮多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一直按兵不动。骂阵不见成效,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件女人的衣裳,并修书一封:你身为大将,统率数万中原大军,却不敢应战以决胜负,每天躲在土巢之中,这完全是女人所为。所以,我派人送给你一套女人的衣服,希望你穿上以后比较合身。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但表面上还是故作镇静,笑着对使者说:“孔明把我看成妇人了吗?”司马懿不仅当时接受了礼物,还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件女人衣服穿了起来,并且下令好好招待前来送衣的蜀国使者。

魏军众将得知此事,无不气愤,纷纷来到司马懿的大帐前请命出战。但是马司懿却说:“众将有所不知,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只是天子早有命令,让我们坚守不战。如果大家执意要出战,待我奏明圣上后再行决定。”

司马懿随后上疏魏明帝,假意愤恨难平,请求出兵。魏明帝看完后有些不解,便召集众大臣商议:“司马懿之前要求坚守不出,为什么如今又上表求战?”

大臣卫尉辛毗说:“司马大人想必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番侮辱,众将愤怒,才故意上了这道表章,目的是希望陛下重申坚守不战的旨意,以平复众将之愤怒。”

曹叡认为十分有道理,便下了一道圣旨:“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司马懿的手下只好服从命令,不敢再提出请战的要求。

后来的事态发展也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长期的积劳成疾而旧病复发,不幸病逝,蜀军因为没有军师坐镇,而且补给不足,只得悄悄退兵。这一战,司马懿不战而胜。

诸葛亮有勇有谋,率领数万大军攻打魏军,这样的行为算得上刚中的强者了,但是最后却落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千古遗憾。司马懿面对强者的威胁,不硬用刚强,而是选择以柔克刚,用“柔”化解危局,最终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机会,扫平蜀、吴,统一天下。

就像古代民间英雄打虎,极少有人直接与老虎正面肉搏。人们都是在老虎扑向他时,灵活躲避,避开锋芒,几个回合后,老虎元气大减,体力和智力大打折扣,这时再向它发起致命的进攻。这难道不是以柔克刚吗?

所以说,刚有时候代表着强,但不意味着长久;柔有时候代表着弱,但不意味着失败。刚者的弱点就是易折,不能持之以恒。只要我们针对刚的弱点,更好地利用“柔”,巧妙地以柔克刚,就可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没有人喜欢寂寞,但是每个人又不得不面对寂寞;没有人喜欢坐“冷板凳”,但是每个人又难免会坐“冷板凳”。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难以摆脱的事情,如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般,可能时时伴随我们。再加上现在生活的喧闹、社会的**,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是一种考验。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保持心态的平和,经得住**与考验,做事的时候尽量稳健、谦和、不浮夸、不急躁。我们需要明白,人人都渴望“一朝成名天下知”,渴望功成名就,拥有辉煌事业。然而,成功的机遇并不会经常出现,它就像夜幕中一闪而过的流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我们还籍籍无名的时候,在我们还没有遇到好机会的时候,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放低姿态,平和心情,等待或者寻找机会,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期盼的成功。

李欢是一名重点大学经济系的高才生,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里当职员。李欢专业知识扎实,也很有才学,人长得也很漂亮,进公司没多长时间,人际关系处理得也很到位,同事都很喜欢她。

但不知为什么,进了公司快一年,老板从未问过她的情况,也不交给她重要的工作,更没有与她有过沟通,每天只是让她做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她简直是可有可无。

李欢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因为自己是专业上的高才生而向领导讨个说法,而是认为自己是个新员工,做不起眼的工作、坐“冷板凳”是应该的。一年后的一天,老板终于找她谈话了,一方面肯定她在这一年中的任劳任怨,另一方面表扬了她做出的很多成绩,最后依据她的实际能力为她晋升了职位。她的耐心等待总算得到回报。

李欢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各种考验。如果李欢没有耐心坐“冷板凳”,心浮气躁,或者太过张扬,就没有机会获得领导的赏识,一年后也就不会有领导的肯定与提升。“冷板凳”不一定都那么难坐,一旦把“冷板凳”坐热了,机会很可能就来了。

人生漫漫长路中,难免会遇到低谷,一旦坐上“冷板凳”,当务之急就是调整心态,与其怨天尤人地抱怨,不如趁机会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机会。

当然,想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需要有大局意识,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只想着快些成功,心浮气躁,最终难成大事。同时,要有坚定的态度,真正静下心来,低调做事,踏踏实实。如果内心不坚定,受到干扰和**便放弃,也无法成就大事。

明朝万历时期,有一位德才兼备的首辅叫张居正。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首

席内阁学士称首辅。首辅张居正的仕途人生就是从屡次做冷板凳开始的。

张居正是湖北人,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所以未让他中举。16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23岁中了进士。

进入仕途没多久,张居正被选为庶吉士。它是一种见习官员,按例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后可升为编修。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门道,只是他的满腔政治抱负一时还发挥不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坐冷板凳。正是这段时间的磨炼,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大明王朝到了嘉靖年间,朝廷内外已是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嘉靖皇帝幻想长生不死,整天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辞藻中,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由于世宗皇帝昏庸无能,张居正一时得不到皇上的重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得忍耐,并且还要与严嵩周旋。这次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几年。终于,严嵩专权l5年后倒台,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才得到重用。

就在张居正入阁以后,他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高拱是个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对手。张居正的才干还是没有机会发挥,他只得再次忍耐,又坐上了冷板凳。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来应对。这是张居正再次坐冷板凳,也是最后一次。

终于等到高拱下台的一天。由于张居正资格最老,他被诏回当了首辅。这次张居正发挥才能的机会到了。他掌权以后,立即改变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实行改革,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他执政期间,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的冷板凳坐了三次,这是一般人比不了的。面对时不利己的形势,他能受得住寂寞,也能坚持本心,不放弃追求。正因这样,每一次的“冷板凳”都是不同阶段对他的磨炼:做庶吉士的时候是初级磨炼,为他将来进入官场做准备;进入内阁后是中级磨炼,为他进入高层做准备;当了宰辅以后就是高级磨炼,为他成为首辅做准备。

因此,我们想成就大事,必定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修炼和性格磨砺,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不断战胜自己、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人生在世,机会出现之前都是一段磨人难熬的日子,而忍受寂寞、坐“冷板凳”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时刻不忘初心,时刻保持谦逊,才能在迷茫寂寞、充斥**的环境中更为淡定和从容,做成大事情。

学会自嘲,保持鲜活的做人态度

中国人善于自嘲,是因为骨子里有着谦逊、低调的本性。谦逊是一种社交姿态,也是一种做事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自嘲的人,胸怀是宽广的,格局是博大的。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过错,也能坦然地拿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博得别人一笑。

可以说,嘲笑他人是一种道德低下的表现,但有时自嘲却体现了一种美德。一个善于自嘲的人,往往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情趣的人,也是一个勇敢和坦诚的人,更是一个将自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看得很明白的人。

当然,自嘲是一种鲜活的做人态度,它可以使原本颇为沉重的东西刹那间变得无比轻松,从而让人能时刻保持平衡的心境。有这样一则故事,不管是传说也好,还是演绎也罢,善于自嘲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我们看到了他为人的幽默与豁达,以及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人生态度。

据说,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个性格彪悍粗暴的女人,生活中时常对他乱发脾气。苏格拉底逢人便自嘲道:“这样的女人为妻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可以锻炼我的忍耐力,还能提升我的人格修养。”

某天晚上,他的妻子无缘无故地又发起脾气来,大吵大闹,无论苏格拉底怎样劝说,她都不肯罢休。

无奈之下,苏格拉底只好退避三舍,去外面走走。没想到,他刚走出家门,那位怒气未消的夫人就从楼上突然倒下一大盆冷水,恰好全部浇在苏格拉底的头上。瞬间,他浑身上下就湿透了,俨然一只落汤鸡。

这时,只见苏格拉底打了个寒战,不慌不忙地自言自语说:“我早就知道,响雷过后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所料。”

纵使苏格拉底有万般的无可奈何,但他带有自嘲意味的讥讽,使自己从这一窘境中超脱出来。化怒气为“糨糊”,给自己一颗“宽心丸”的同时,也让乏味枯燥的生活重新恢复弹性。

自嘲,可以给人带来欢笑和轻松。我们以自嘲的方式笑看自己的狼狈处境,笑谈自己的遭遇、缺点乃至失误时,看似显得愚钝轻视,实际上是一种对生活释然、对命运达观的大智慧。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面对凄风苦雨的侵袭,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抱有感恩而知足的心面对生活。适时地自嘲一番,表明我们有一种谦逊和包容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同时,不将这些东西看得太重,还可以让我们获得快乐、自信,心胸宽阔,进而在面对困难、挫折以及困境时更加有韧性和适应力。

因为乐观、坦**,我们便不会为了失败和困境而沮丧,而是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成长。因此,善于自嘲的人,更容易找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人生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目标,人生也过得达观而坦**。

古代有一个叫梁灏的文人,一生都心心念着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而报效国家。他从小就立下誓言,不中状元,誓不为人。

然而世事难料,梁灏从少年考到青年,又从青年考到壮年,寒暑冬夏十余载,却屡试不中,受尽别人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这一次考完后如果没中,就是离状元又近了一步。

在这种自嘲的心理状态中,梁灏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终于考中状元。

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归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在漫长的坎坷中,梁灏就是凭着鲜活而轻松的自我解嘲终于走向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长寿,活到古代难以逾越的九旬高龄。

事实上,让我们陷入难堪的,往往是自身原因,如外貌缺陷、自身缺点、言行失误等造成的一些“话柄”。陷入尴尬之境的,大都是自卑而执拗的人;拥有自信的人,大多能较好地化解,于无形处维护自尊。对影响自身形象的种种不足大胆而巧妙地自嘲,不但不会降低我们的人格,反而能出人意料的谦逊、自信,让我们越来越豁达。

因此,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中,我们要学会以自嘲的方式面对自身的不足与缺点,面对随时而来的挑战、困难乃至困境。放下自大与自夸,学会谦逊和自嘲,逐渐练就更为豁达的心性,这样一来,便可活出洒脱坦**的人生。

得志切莫失态,得意切莫忘形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最难的事情不是获得成功,而是成功之后依旧保持谦逊之心,得志切莫失态,得意切莫忘形。

一个人获得一定的成就,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人逢喜事精神爽,有成就之后欢欣鼓舞是人之常态,亦是人之常情。但是成功之时,最容易招来嫉妒,引发他人内心的不平。如果我们不能收敛自己的得意,保持低调和谦逊,很容易因为失去理智而做出错事,或者因为树大招风而遭人陷害。

然而,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人,一旦成功就会得意忘形,甚至略有小成就得意卖弄,最后反而深受其害。老舍的《断魂枪》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神枪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学得一点本事,就倚仗师父“五虎断魂枪”之威名,自视甚高,十分得意。一天,他在土地庙前边拉开场子,摆起架势,虽干的是卖艺的营生,吆喝口气却相当傲慢:“老少爷们,我王三胜,虽在此摆场子,却不是耍把式卖艺,师承神枪沙子龙,学的是真功夫,练的是好拳脚。”然后,放开身板,绕场子周遭练了一圈,市井看客,也没几个懂真功夫的,只觉得是“神枪沙”的徒弟,就一阵接一阵地叫好。

这时候角落里一个老头冷冷地来了一句:“还会点功夫。”

对于一个老者,本该谦逊以待,可这话传到了得意上头的王三胜耳中,却如沙迷眼,十分刺耳,当即就让老者下场比试。

选武器之时,老者谦让后选,王三胜先选了自己最拿手的枪,想着要给老者难堪。可结果却让他始料未及。连着三回合,老人将他手中的武器打掉。王三胜不仅损了师父威名,连自己也颜面扫地。

人们在自觉得意之时,更应该提醒自己按捺住得意之情,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收敛不仅会减少别人的比较和嫉恨,还能让你赢得更多的尊重。有些人沉不住气,稍有得意就喜形于色,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必须让他人时刻高看自己,常常听不得半句“逆耳之言”,只要别人的言辞稍有不恭,就会大发雷霆或者极力辩解,使得别人对自己产生距离感,渐渐地被人疏远。这时候必然会有比你更有实力的人,让你的得意黯然失色。

所以,人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得意之时,要不被他人吹捧所动,不要听不进与自己对立的言论,坦然处之,避免心情浮躁而扰乱思绪,在纷繁的社会中让心宁静。得意之时,也要泰然处之,把过去的成功收进你走向未来的行囊,忍一时得意之兴奋,除内心自我之羁绊,这样才会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著名演员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得意时不忘形,成功时不自傲,谦逊前行,才是更上一层楼的捷径。

在霍夫曼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就获得了学校主办的“卓别林模仿大赛”的一等奖。高兴至极,他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得奖的事情讲给妈妈。光讲还不够,他还粘上小胡子,拿着雨伞,迈着标志性的八字步,给妈妈演起了自己在比赛中模仿卓别林的样子。

他得意扬扬地说:“妈妈,大家都夸我是卓别林再世呢,没有人比我更像卓别林了。”他等待着母亲的夸奖。不料,母亲却问道:“你是谁?”小男孩一下子愣住了,好久才回答母亲:“我是您的儿子啊,妈妈!”他的母亲冷冷地说道:“噢,原来你不是卓别林啊!”母亲的话像冷水一样泼下来,浇熄了男孩的扬扬得意。这也让他冷静下来,仔细地揣摩母亲的用意。

过了几年,这个曾以模仿卓别林出名的男孩,以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出现在大家面前。2006年3月5日,他因在《卡波特》里成功地扮演了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一角而问鼎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后来,他在回忆的时候说:“今天的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母亲。当年在我得意之时,她的提醒让我冷静下来,告诉我,我要当霍夫曼第一,而不是卓别林第二。”没错,如果不是他在得意之时能冷静下来,以谦虚的心态对待,哪能在后面的人生之中超越自己呢?

可见,得意之时要学会“忍”,忍住自己的飘然之心,忍住自己的骄傲之情。如此,对外才能以谦虚的面目示人,为他人所看好;对内则能以认识不足的心态继续前进,超越自我。

世界上没有长久的失意者,也不会有永远的得意者,超越得意有时比超越失意更难。因此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有的人得意的时候往往喜气洋洋,满面春风,抛头露面,到处张扬,因而招致人们的不满和不屑,毁了自己的形象不说,还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低调和谦逊,得志时切勿失去警惕,得意时切勿忘乎所以,以坦然、平常之心来看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