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制作氮肥

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张雪莹在招待着他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

男人身穿绸缎,头戴玉冠,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夫君,你可算回来了,我爹带着二表哥来了,等你半个时辰了。”张雪莹迎了上来。

“见过岳父,见过二表哥,有失远迎还望莫怪。”李响作揖道。

“无妨无妨,有真才实学的人,吴某愿意等。”说话的正是张雪莹的二表哥。

“姑爷,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长姐家的儿子,吴书峰,前年刚中了举人,很了不得啊。”

听到是举人,李响也很震惊。

举人可是从秀才里面考出来的,三年一场考试,明年要是这个吴书峰能中进士,那可真就前途无量了。

“原来是吴举人,失敬失敬!”李响恭维的说道。

他可没有什么金手指,也没有系统。

穿越过来只能凭借一些超前的经验罢了。

人际关系该维持的还是要维持,尤其是能当官的,在这种社会下,权可通天。

“客气客气,听表妹说,你去采药了?”

“对,贴补点家用。”李响笑着说。

“李兄弟还懂草药?”

“略知一二,刚不久从益禾堂回来,跟坐馆的李郎中相谈甚欢。”李响笑着说道。

“李郎中?可是那个名医世家的传承人,李荣?”

“吴兄认识?”李响问到。

“只闻其名,未曾一见,不过李兄弟能和名医相谈,必有过人之处。比如,李兄弟所说的秸秆还田的处理方法,为兄颇感兴趣,可否详细说一说?”

李响见吴书峰步入正题,他也没在寒暄,指了指残破的桌椅:“吴兄,咱们坐下聊。”

“请!”

“请……”

二人落座,李响端坐着问:“不知吴兄是什么时候有了用秸秆来增加产量的想法?”

“是我中秀才后的第二年,我偶然间看到了一本农经,里面提到过只言片语。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实践,情况好的时候,产量的确倍增,但如你所说,这种方式很不稳定。

你让舅父转述的什么细菌,氮肥,磷肥这些是什么意思?还请李兄弟解惑。”吴举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见到吴举人的态度,李响还挺意外。

当然,他也不确定这是装出来的,还是说这个人,真的是个谦谦君子。

“这个细菌说起来就太复杂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能感染的东西,比如前线的战士受了伤,就容易细菌感染,一旦感染了,身体状态会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庄稼也一样,一旦细菌肆虐,就会毁了这片地,而氮肥和磷肥这些东西,就是药,是治疗庄稼地药!”

吴举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大致是听明白了,但这具体是何物呢?”

“您还真来着了,我刚从镇上买了一些农具,现在就可以做出来给你看,不过兄弟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兄弟但说无妨,吴某这次是带着诚意来的。”

吴书峰说着拍了拍手。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后面的随从,提过来一个木匣子。

匣子刚一打开,白花花的银子呼啦啦的就落了下来。

杨蜜、杨籽,张雪莹等人眼珠子顿时瞪的溜圆。

“这……这么多银子?”杨蜜不敢置信的说道。

在她看来,可能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不多,区区一百两银子,这只是见面礼,如果李兄弟真能解决秸秆还田的弊端,吴某还有厚礼相赠!”

一百两银子。

李响要说不动心那是骗鬼呢。

但是他不会被眼前的这点利益,蒙蔽了眼睛。

他的技术,何止区区一百两?

“银子的确是好东西,但是,我不稀罕!”

李响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包括他的老丈人张庆。

“姑爷,你想啥呢,一百两银子你还不稀罕呢?你看看你家都穷成啥样了?”张庆急切的说道。

“人活着,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银子不过是吃喝拉撒的附带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李响露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

实际上,他是想图更大的财富。

忽的。

吴举人竟然对李响抱了拳。

“李兄弟两袖清风,不为五斗米折腰,明明有惊世才学,却视金钱如粪土,吴某自愧不如!”

李响心中差点笑岔气。

他没想到这个吴书峰这么好骗。

真是一忽悠一个不吱声。

“吴兄快快请起。”

吴书峰直起身,紧跟着问道:“既然李兄弟不要银子,那所说的不情之请是什么?”

“不急,兄弟这就去把氮肥做出来,供吴兄观赏,若是信的过在下,到时再说不迟!”

“好!”

李响迈步走了出去。

透过篱笆院,看到外面依旧围着不少乡亲。

“乡亲们,谁家有瓜果皮,废菜叶,鸡屎牛粪什么的也可以,甚至是一些霉变的食物都行,如果有的拉到我家来。”李响吆喝了一嗓子。

“响儿啊,你要这些东西干啥啊,臭烘烘的!”一个村民问道。

“自然是有用。”

李响抱着拳:“各位乡亲帮帮忙,不看僧面看钱面,不过咋说,昨儿个我也报答大家了,以后有好事还会想着各位的。”

众人这么一听也有些动心了。

“你等着,钱我家没有,牛粪多的是。”

“我家也有,烂菜叶子都没地方扔……”

说话间,乡亲们一哄而散,纷纷回家取东西了。

吴举人一脸好奇的走到李响的旁边:“李兄弟,这些东西跟你说的氮肥有什么关系?”

“单拿出来的确没关系,如果合在一起,那就有关系了。”

李响微微一下,随即拿起了刚买的锄头,又道:“吴兄,劳烦一下,让你的这些随从,帮我个忙,拿着这些刚买的农具,到后院挖个坑。”

“好!”

吴书峰虽然不知道李响要干什么,但还是痛快的答应了。

一群人来到了后院。

李响亲自动手,开始挖坑。

人多力量大,随着吴书峰带来的随处参与,没一会儿就出现了一个深度有80厘米左右的土坑。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乡亲运来了牛粪和瓜果皮废菜叶等原料。

李响先在土坑下面铺了一层牛粪,又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填了进去。

臭烘烘的气味,让不少人退的远远的。

唯有吴书峰,忍着刺鼻的味道,目不转睛的看着李响的每一步操作。

这一切,李响也都看在眼里。

他心中也算明白了,这个吴书峰可不是个书呆子,而是一个能干实事的人,有实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