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排衙议事

等众人走后,吕政咕嘟咕嘟接连喝了三盏茶才缓解了口渴的感觉,长舒了一口气头靠在椅背上瘫在椅子上。

吕赵氏、吕翠云母女直接将刚刚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客厅,看着一脸疲惫的吕政,吕翠云一脸心疼的说道:“十一郎,你今天才刚到任,何必这么辛苦呢?休息一下明天再开始处理政务不可以么?”

虽然吕政已经考中进士当了官,自己也是被族长派来照顾吕政的,但对吕翠云来说,吕政还是那个同村的,从小被人在耳边夸的都快耳朵长茧子的同族哥哥,没有外人的时候说话还是很随意的。

相较于女儿,吕赵氏对吕政就多了一些敬畏,听到女儿这么随意的和吕政说话,顿时扬眉瞪了吕翠云一眼,如果不是顾忌吕政在,恐怕直接就上手去掐了。

吕政叹口气端起手边的米饭说道:“我们可以等,可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却一刻都等不了,湖洲虽然富庶,但百姓手中的财富终究不会太多,且受灾之后他们还有多少可以支配的财富?

早一刻完成救灾、复产,百姓们就能少遭一点罪。

当然,我的功劳也就越大,官升的也就越快。”

说到后面吕政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吃完饭来到书房,关上门孤身一人坐在书桌前,提笔在手边的纸上写下一行行文字。如果有外人看到这一行行文字,要么惊骇莫名把吕政当神仙供起来。

要么……把吕政打晕藏起来,然后严刑不停地逼供,让吕政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只因吕政此刻写出来的是接下来三十年,大周所发生的所有大事,以及一些看起来不大却影响深远的事。

确定自己是重生之后,吕政知道自己脑海中三十年的记忆将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利用好这三十年的记忆,自己定然能走上前世想都不敢想的那个位置。

所以每隔十天半个月,吕政都要把脑海中这三十年所发生的大事都写出来一遍以加深记忆。

虽然现在脑子里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但十年二十年以后,如果不加深记忆的话,吕政可不敢保证自己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而此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把总督谭维从决堤放水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虽然决堤放水这件事实际上和谭维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他下的令,事前他也不知道。

可是,谁让之前的岳阳府尹赵楷是他谭维的人,真正下令让赵楷决堤的湖洲布政使李嘉,和他谭维都是当朝宰相牛德的人。

当查出湖洲布政使李嘉是下令决堤之人,谁会相信谭维和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相信这么大的事李嘉在行事之前敢不和谭维商议?相信作为谭维铁杆亲信的府尹赵楷会不请示谭维而直接行事?

没有人会相信的!

不过有宰相牛德的庇护,谭维虽然一时间被弹劾的很是狼狈,却还是保住了湖、南总督的位置。

可是当明年谭维即将平定海贼之乱,结束大周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能解决的顽疾立下大功的时候,“忠良”们急了。

用尽各种手段,栽赃、陷害、污蔑、诋毁,甚至连民谣箴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为的就是阻止谭维立功!

因为谭维立功就等于谭维背后的宰相牛德立功,已经当了十一年宰相,压的“忠良”们抬不起头,如果让他再立功,在宰相的位置上多坐几年,朝堂上还有他们“忠良”的位置吗?

当然,谭维也并不是清清白白两袖清风,自身以及家族都有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最终成为了谭维倒台的原因。

说谭维冤枉吧……吕政觉得并不算,虽然是个能臣,却也是一个贪官。但谭维不应该在那个时候以那样的手段被搞掉。

想要把谭维从决堤之事中摘出来,自然是一件无比麻烦的事,既要尽可能的查出真相,还要不牵扯到总督谭维。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势必会得罪一大群的“忠良”,从此成为“忠良”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还要有一个既不怕得罪人,又有能耐查出“真相”的人。

巧的是,此刻岳阳府还就有这么一个人,岳阳府刑狱司李闵!一个眼中只有黑白对错,绝顶聪明、世事洞明却又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

前世查出决堤“真相”的就是他,当然实际上他是被“忠良”们给利用了,李闵只是查出了岳阳县、虎山县两县是被府尹李嘉下令掘开,而南通、临溪等六县另有蹊跷,想要继续查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查案的权力。

直到谭维身死十六年后,李闵才彻底查清了当年的真相,李闵也彻底对官场的污浊、黑暗绝望,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辞官归隐。

现在,吕政依旧是要利用李闵,不过吕政觉得就算日后李闵察觉了是自己利用了他,应该也是能体谅他的……吧?

毕竟自己这么做并没有私心……嗯,私心不大,更多的还是为了能让海贼之乱早点平息,让大周不要损耗那么多的财富,让百姓少受一些罪。

拿起桌上的一叠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一张张点燃,看着纸张在自己眼前化为灰烬之后,吕政才走出书房,让吕翠云去打扫卫生。

地方官说我爱京官有牙牌,京官说我爱外任有排衙。

所谓的排衙,便是地方主官高座大堂之上,皂班衙役分列堂下两侧,下属官吏登堂拜见然后左右分坐,开始向主官汇报、禀告各项事务。

整个过程和皇帝、百官上朝类似,只不过规模、规制小了很多。

当然排衙不是每天都有,勤快些的三五天一次,懒散一些的十天半个月一次也是有的。吕政刚刚上任,自然是要排衙议事的。

至少也要让府衙上上下下所有的大小官员、小吏全部都认识,知道新来的知府长什么样子。

重生回来已经一个月时间,之前在天麓县的时候,各种事多且急,根本等不及排衙来商议、安排,都是谁有事就直接来找吕政,吕政想到什么事也是直接找负责的人,所以从来不曾安排排衙。

今天再次排衙,让吕政不由得有些恍惚,不禁想起他任西北行省总督之时排衙的光景。虽然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吕政来说却已是二世为人。

吕政心中的感慨外人无法知晓,那一丝恍惚也只是被众人当成了兴奋、得意。

任是谁从一个县令直接成为一个上等大府的知府,都会兴奋得意到忘乎所以,吕政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能够如此的沉稳,早都已经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转运司赵赫第一个起身,将手中的文书递给站在吕政身边的主簿慕寒,拱手道:“知府大人,昨日您所说向下属九县拨粮之事,卑职昨日回去已和司中官吏做好分配,只等大人用印之后便可分拨各县。”

吕政接过慕寒转递过来的文书,浏览一番,看到分配给天麓县的份额不由微微皱眉,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天麓县的救灾实际上已经结束,县里虽然有些困难,但熬一熬还是能过去的,这些米粮给到其他受灾更重的县,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提笔准备将天麓县的名字划掉,将分配给天麓县的米粮分到其他县去。

“转运司赵赫这么做是为了卖我好,如果我直接拒绝了却是有些得罪人。而且我现在的本职依旧是天麓县令,若是直接把分配给天麓县的米粮给砍掉,不仅会让天麓县吏民抱怨不近人情,还会让别人觉得我沽名钓誉。”

思索一番,吕政提笔将天麓县的赈米数量减少一半,就剩下的这一半实际上已经快要有上次府尹赵楷发下来的八成了,对天麓县来说已是绰绰有余。

砍下来的一半,吕政则分配给了两个受灾最重的县。

修改后的文书到赵赫手中,赵赫看了一眼说道:“还是知府大人考虑周全,卑职有些孟浪了。”

吕政说道:“赵大人只是根据报上来的数据做出判断,难免会有所疏漏,本官刚从天麓县过来,自然更清楚天麓县的情形。所以赵大人不必自责。

接下来的事和赵大人关系不大,可直接离开去主持赈米运输之事。

钱将军,你可和赵大人一起前去,分派一些兵卒一起押送赈米,一定要保证赈米安全送到各县。”

赵赫、钱安同时起身应诺,转身离开府衙前往常平仓。

提学司阎安起身将他连夜做好的府试策划递交上来,吕政看后直接说道:“阎大人所做之策划缜密、详实,府试之事就按照阎大人所想而行。”

阎安轻捋颌下长须面有得色。

刑狱司李闵面目方正不怒自威,起身说道:“知府大人,昨日回去之后,本官便让刑狱司官吏分赴除天麓县之外的八县,监察欺凌灾民之事,将知府大人从严、从重、从快的指令传达下去,想来很快就会有战果呈上。”

“如此甚好,我大周的百姓历来都是勤劳肯吃苦的,只要人心安定,再大的灾难我相信也难不住他们,一定会平安度过。”

吕政刚说完,就见李闵再次拱手道:“现在有一事需请知府大人定夺。”

“哦?能让你这位刑狱司不敢擅专,看来犯事的人来头不小啊。那就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看看谁敢在这个时候作恶。”

“这两天岳阳、虎山二县来了一帮人,为首者自称总督谭大人的三公子,趁着百姓受灾大肆压低田亩价钱。更是强买强卖,但凡他看上的地,其他人就不许出价,短短三天时间就引得民怨沸腾。

还请知府大人示下此事该如何处置。”

话说完,不仅李闵双目灼灼如同两柄利剑一般盯着吕政,大堂上其他官员也都偷偷摸摸的斜眼看着吕政,想要知道吕政如何处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