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公子”入信阳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长达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时代从此结束,中国进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然而,战争并未因此结束。

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纷杂,国民革命军内部四分五裂,在北伐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各地方实力派,对于南京政府的“统一军政”,明里暗里实施抵制,在1929年1月全国编遣会议召开之后,新的战争便在国民革命军内部拉开序幕。

首先打响的是蒋桂大战。当时桂系首领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总部设于武汉,李宗仁以“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的名义,越权将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湖南省省长鲁涤平免职,同时派两师兵力由武汉进入长沙,将鲁涤平赶往江西,桂系随即控制了湖南省。

“湘案”,成了蒋桂战争的导火索。

蒋桂战争,亦成为1929年国民党内部各军事集团之间一系列战争的导火索。

在桂系败北之后,蒋冯(冯玉祥)战争、蒋张(张发奎)桂战争、蒋唐(唐生智)石(石友三)战争相继爆发。在这一系列战争中,戴笠以“军事杂志社记者”的公开身份,带着贾金南,深入战争前线以及交战各方防区,秘密搜集军事情报。

在这一年的情报生涯中,戴笠提供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情报,莫过于唐生智所部的异动及军事部署;最惊人之笔,亦为策反唐部周伟龙。

唐生智,字孟潇,湖南东安人,生于1890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湘军将领,北伐初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宁汉对立时期作为汉方军事实力派人物,出兵讨蒋。蒋介石下野后,桂系为占领两湖,打通南京至两广的通道,出兵讨伐唐生智。唐生智兵败下野,所部被桂系收编。

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起用唐生智,助其收回所部,并任命唐生智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率部参加蒋冯战争。然而在蒋冯战争尚未结束之时,唐生智谋变倒戈,悄然加入反蒋阵营,与叛冯投蒋的冯部旧将石友三,约定举兵反蒋。

唐军发生异动时,戴笠正远在潼关,得到消息后,为掌握第一手情报,探清叛军虚实,侦察唐部兵力部署和内部情况,旋即从潼关出发,日夜兼程赶往信阳。

信阳为河南军事重镇,在唐生智所部控制之下,设有军警督察处,由第五路军总指挥部宪兵营营长周伟龙兼任处长。戴笠在启程之初便已做出决定:会会周伟龙。

周伟龙,字道三,湖南湘乡人,生于189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北伐时加入唐生智的第八军。

戴笠与周伟龙并不相识,但有一个人与周伟龙私交甚好,这个人就是曾在胡靖安的情报联络组工作的东方白。胡靖安的情报联络组存在时间不长,却由于情况特殊,每个成员也都处于特殊时期,相互之间都相处不错,戴笠与东方白也建立了较为深厚的个人感情,因此透过东方白,戴笠对周伟龙的情况略知一二。

贸然登门拜访,打的就是东方白这张“王牌”。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赶到信阳城外时戴笠才发现,信阳城已经实施戒严,城门口军警林立,逐一盘查每一位过往行人。

此时天近黄昏,戴笠没有冒险进城,而是带着贾金南来到城外小李庄,找到李庄小学。

贾金南很是不解,进不了城应该先找个地方住宿,然后再想办法,跑到城外的小学堂干什么,难不成戴长官在这远离沪杭的中原偏远小村,还会有同乡故旧、结拜兄弟?

戴笠在这里自然不会有同乡故旧,更不会有结拜兄弟,但却不乏新交契友,李庄小学的李校长,就是他前不久在徐州新结识的朋友。尽管尚无深交,戴笠对李校长却是非常信任的,那是因为李校长同样“忠蒋”。当然,李校长的“忠蒋”与戴笠不同,李校长的观点极为朴素,即反对地方军阀争夺地盘,占地为王,希望他们归顺中央,熄灭战火,让老百姓过太平日子。

李校长正在油灯下批改作业,忽听门扉轻轻响了一下,蓦然回首,发现戴笠悄无声息地走进来。

戴笠原本面色偏黑,又经年风吹日晒,皮肤愈发黝黑。屋里灯光昏暗,戴笠笑吟吟地站在面前,面黑齿白,令李校长错愕良久。

“雨农兄,你这样像幽灵一样,胆子小的真让你吓死了。”看清是戴笠后,李校长不无嗔怪地说。

“你老兄不信神不信鬼,想必吓不到你。”戴笠嘿嘿笑着,接着话锋一转,“听说信阳城里到处都在抓奸细。”

“岂止是城里,连城外都在挨家挨户清查户口,搜查过往旅客、行人,悬赏捉拿蒋军密探。”

“哦,有这么严重?”

“道路已经封锁了,你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还是先在这里避避风头吧。”

“避风头?等风头过后,再有价值的情报也是废纸一张了。”

“不管怎样,我先安排人给你们准备晚饭,有什么打算,吃完饭再计议。”

李校长说话干脆,办事利索,很快为戴笠准备好晚饭。当晚,戴笠与贾金南就住在了小学堂,并与李校长商量出一个混进城去的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戴笠打扮成在京城读书的富家公子模样,穿上绸面皮袍,戴上金丝眼镜,胸前别一枚清华大学校徽,坐上人力车,由贾金南拉着,直奔信阳城门而去。

李校长则先一步进城,化装成大户人家管家的模样,从里面接应。

在城门口,李“管家”对把守城门的士兵稍作打点,又与回家过年的“大少爷”一唱一和,“大少爷”便顺利通过了城门。

进得城来,发现气氛果然非同一般,四处军警林立,戒备森严。如果仅仅是侦察敌情,搜集情报,倒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风险,偏偏戴笠要去会见周伟龙,这毫无疑问增加了危险系数,甚至吉凶难测,凶多吉少。

做过一番侦察后,戴笠叮嘱贾金南:

“天黑前不见我回来,你立即设法出城,连夜返回徐州,报告信阳城内部署情况与我的殉职经过。”

安排好后事,戴笠径直来到军警督察处,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东方白的名片,交给卫兵进去传报。须臾,里面传来兴奋的喊声:

“快请!快请!”

不等卫兵跑过来通报,一位身披大衣、与戴笠年龄相仿的军官已迎出门外。

军官看到戴笠,猝然止步,倏地拔出了插在腰间的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