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这天,孔玉爱在和两个老师吃早饭的时候,就把老家里的喜讯告诉给了两位老师。老夫人听了说:“太好了,改庭说要考上县城里最好的中学,真就考上了。你们家的两个孩子跟你和成跃山一样,都有志气。”
老先生有些感慨地说:“贫家出好子,一般农村的孩子都比城市里的孩子懂得人生的艰辛,知道用功,他们只是外部条件不如城市里孩子们优越,所以获得的知识要比城市里孩子少一些。他们一旦有了好的外部条件,进步会比城市里的孩子们快。”
老夫人赞同说:“是的,像我们家的彩虹,不用考试就升到中学了,没有经过艰辛,对学过的知识一定不像改庭和杏花他们记得牢固。”
老先生就接着问孔玉爱,凤翔中学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怎么样。孔玉爱把她知道的说了一下。她说她没有在那里上过学,有几次回去,去县城时打问到了她说的这些情况。老先生欣慰地说:“一个县城的中学,能够有那样的教学条件应当是不错了。改庭能够去那里上中学,以后会有出息的。”
孔玉爱谦逊地说:“凤翔中学和北京的中学没法比,像彩虹要上的中学是清华附中,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老先生连连摆手说:“错!错!错!好学校只是个外部条件,上中学的孩子有没有出息,不在这个,主要要看自个的努力。”
孔玉爱又说:“改庭倒是给我发过好多次誓,说他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来北京。”
老夫人夸赞说:“改庭有这样的志气,一定就能成。”
老先生唱反调说:“我要给你们泼点冷水了,我不赞成家长给孩子总加码,逼孩子发誓,那样会实得其反,甚至会出问题的。难道非要考上清华北大才是好吗?考到别的大学就不好吗?不是的。学校只是个外部条件,学好学不好,关键在学生自己。作为家长,不能给孩子不断地加码,而要给孩子减压。只有孩子心情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记得住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
孔玉爱觉得老先生说的道理很重要。她赶紧说:“我有老师所说的毛病,我要赶快地改。”
白文侠得知改庭、麦霞考上凤翔中学的消息,就为她的立业着急了。昨天晚上她在电话上对立业和立业的爷爷奶奶说了很长一番的话。今天到了“迷您”美容美发店,还是放不下心来。她向明明诉苦说:“我大嫂的儿子和二嫂的女儿今年都考上县城里的凤翔中学,我儿子立业明年要考不上凤翔中学可怎么办,我的脸往哪儿搁呢?我真恨不能把儿子叫到跟前,给他再好好地说一说啊。”
明明表示理解,对她说:“那就回去一趟吧,我准你的假,快回去,现在就走吧。”
白文侠反而不急了,高姿态地说:“我怎么能随便请假回老家呢?春节已回去过了。”她说着,看了眼电话机。
明明明白了,说:“你现在给儿子再打个电话,用店里的机子打,快过去打吧。”
白文侠不打,说她晚上回去再打吧。明明一定要她现在打,叫她去里屋打,好好给儿子说。白文侠还是坚持不打。
明明最后把她拉到里屋,摁到电话机跟前,看着叫她拨通了电话,才离开。
白文侠苦口婆心地对儿子说:“立业呀儿子,你妈我,昨天晚上一夜没有睡着觉。你妈我,现在是坐卧不安呀儿子!改庭和麦霞都考上凤翔中学了,以后考到北京来上大学肯定没有问题。你要明年考不上凤翔中学,考到北京来肯定就没有戏了。这叫一步落了后,步步会落后啊儿子!你妈我,着急得不得了,你着急不着急呢,儿子!?”
立业闷声说:“我也着急。”
白文侠问他:“着急怎么办?”
立业还是闷声说:“昨晚我给妈说了,好好努力,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白文侠的声调一下子拔高了,急切地说:“不行!你光说好好努力,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那是两句空话。妈和你爸不在你跟前,你爷你奶没文化,不懂得学习,学好学不好,就要全靠你了呀儿子!你得具体给我说说,你怎么好好努力,怎么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怎么把该学的都学好了,保证一定考上凤翔中学?”
立业不知怎么才是具体的,就在那头想着。
白文侠等了会儿,见儿子没有话说,就说:“不知道怎么具体是吧?妈给你说,一会放了电话以后,你就想,想出个详细的计划来,比方上课的时候怎么办?下课以后怎么办?回到家里几点做什么几点做什么等等,等等。想好了,明天晚上给妈打电话,咱娘俩一起研究。好不好?”
立业答应说好。
白文侠叫住儿子又说:“光有计划不行,还得有决心。你现在就给妈表决心,发誓!”
立业想想说:“我决心明年一定要考上凤翔中学,以后一定要考到北京去,如果做不到,我就不是人,我就是小狗,我就……”
白文侠挡住了儿子的话说:“行了行了,就这样吧,先去想计划吧。”她挂上电话,得意地笑了。
这天晚上,孔玉爱一回到筒子楼家里,就给老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改庭。她叫杏花接电话。
孔玉爱给杏花说:“你哥考上凤翔中学,千万不要给你造成压力,还和过去一样学习就行了,一定要注意休息,要叫自己的心情和精神轻轻松松,愉愉快快的。不要去想明年升中学会考到哪里去,考到哪里是哪里。只要自己爱学习,在哪里都是能够学习好的。比方妈,没有上高中,现在不也拿上大学文凭了嘛。”
白文侠和杨桂淑在旁边听着,感到很奇怪,因为孔玉爱今天晚上打电话说的话和昨天晚上打电话说的话,有很大的不同。白文侠在孔玉爱打完电话后,就好奇地问:“大嫂,您今天是怎么了?给杏花说的话,为什么变了呢?”
孔玉爱便将刘老师说的话,给白文侠学说了一遍。孔玉爱说:“我认为刘老师说的特别有道理,所以特意要给杏花说说,把昨晚说得不对的纠正过来。”
白文侠赶紧表示赞同说:“是啊是啊,刘老师说得太对了,总给孩子加码,会实得其反,甚至会出问题的。我做了错事了,我上午给我儿子立业打电话,说了好多好多不该说的话,还要儿子表决心发誓,逼得儿子说,明年要考不上凤翔中学,他就不是人,就是小狗,还要说是什么被我挡了,该不是说要去跳崖吧。”白文侠说出了最后的话,马上就打自己的嘴,说她要马上给立业打电话,纠正她的错误。
立业正在家里想计划,他妈打来了电话,吓得他拿电话的手都有点哆嗦。想不到他妈在电话里说:“儿子,妈给你承认错误,妈上午犯糊涂了,给你打电话说的话是胡说八道。不要想着做计划了,不要非要考上凤翔中学了,要放松,要快快乐乐的。”以及如何,如何,说了很多。
孔玉爱和杨桂淑在旁边听着,偷着笑。
杨桂淑小声给孔玉爱说:“这文侠,纠左偏右。”
孔玉爱也低声说:“她就这样,等明天再打电话,就不左不右了。”
暑假很快就要过去了。假期里,杏花和立业都没有很紧张,也没有很放松自己。每天都把时间抓得很紧,不但反复复习了本学年的功课,还预习了新学年的功课。两个人在一起多次讨论了明年升中学考试如何不紧张,好考出他们实际的学习成绩。
这天晚上,改庭、杏花吃完了饭,洗刷了锅碗盆勺,刚想坐下来学习,妈妈打来了电话。改庭很快接了起来。
孔玉爱对儿子说了几句话以后,叫儿子把电话给爷爷,她要和爷爷说话。
爷爷接起电话以后,孔玉爱说:“改庭他们快要开学了,有个事我想跟爸商量一下。这事是在北京的几个人一起商量的,我们想,趁着改庭和麦霞去县城上学,让三家的四个娃和六个大人一起去下县城,主要是送改庭和麦霞去上学,三家老小顺便到县城里转转看看。我们知道,三个爷爷去过县城,但没有在县城里转过。三个奶奶都没有去过县城。现在的交通比过去方便多了,长途汽车通到前山沟了,翻过前山坐上长途汽车,一直就到县城了。你们提前两天去。到了县城,学校里能住,就住学校里。学校里不能住时,就去县城的旅店住,花不了多少钱。这样,爷爷奶奶们看看改庭和麦霞上学的学校,就放心了。也和娃们一起在县城里转转,娃们还能给爷爷奶奶们,说下县城里的景致和故事。爸您觉得怎么样?”
改庭的爷爷觉得都去,要吃要住,花费太大,不大同意。孔玉爱就给他做工作说,他们去,对娃们也是个鼓励,对娃们的学业有好处。改庭的爷爷听孔玉爱这样说,不便反对,但他说,那两家能同意吗?
孔玉爱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您答应,您挑头,那两家肯定就同意了。当年我们出来时,不就是您挑头,那两家才同意了的呀。”
改庭的爷爷听了孔玉爱这话,答应了。
孔玉爱接着又嘱咐改庭说:“妈刚才给爷爷说的事你都听到了,爷爷答应了。爷爷奶奶们去了县城以后,你们一定要带爷爷奶奶们,去我们带你们去过的地方,转转,看看。改庭你负责给爷爷奶奶们好好地讲讲。”
给改庭说完后,孔玉爱嘱咐杏花说:“三家大人和娃们一起去县城的事,妈给你哥都说了,我叫你哥给爷爷奶奶们讲解讲解我们带你们去过的地方,你要注意听,如果你哥哪里讲得不对,你要及时纠正他。记住了吗?”
杏花说她记住了。
孔玉爱是想通过他们三家爷爷辈和孙子辈的六老四小十个人的这次县城之行,一方面让老的到县城游玩游玩,享受享受脱贫以后的好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树牢娃们的远大理想,使一家人都能感受到农村融入城市的美好前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两天后,三家老小十口人在改庭的爷爷带领下,出发了。他们天蒙蒙亮离开了成家山村,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前山沟长途汽车站。
改庭对几个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们,我听我麻老师说,这长途汽车路,要从这汽车站那边的山底下钻洞子,钻到成家山去,再从成家山后山钻洞子,钻到很远的地方去,以后去县城,就能在家门口坐上车了。”
爷爷奶奶们听了都咋舌说,那么大的山能钻透吗?四个娃都说能,好多地方的高速公路都是钻透了山修成的。
去往凤翔县城的途中要经过山区和平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爷爷奶奶们是第一次坐着速度很快的汽车经过,看得目不暇接,心情愉快。
凤翔县城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连几年前来过的改庭、麦霞等人都惊喜得高呼,爷爷奶奶们更是觉得县城美,县城大,大开了眼界。
改庭建议说:“爷爷奶奶们,我们先去学校吧,安顿下来,再出来好好地看县城。”
他们到了凤翔中学。学校虽还没有开学,但好多老师已经到校了,正在做着迎接学生的各项准备工作。改庭向传达室的老师说明了他们早来两天的用意。传达室的老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老师热心地说:“趁着新生入学,早来两天非常好,可以先熟悉熟悉学校的环境,爷爷奶奶们看看也放心,还能就便到县城和县城周围游玩游玩。在这里上学的,已经安排好了宿舍,报了到,就可以到自己的宿舍住。不在这里上学的和爷爷奶奶们也可以在这里登记住宿,一个人一晚上只需要交20块钱。”
几家老小都觉得太好了,决定就住在这里了,于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办了手续,住了下来。
稍加休息,他们就开始转悠着看开了。先看学校。改庭他们领着爷爷奶奶们一边转看,一边给爷爷奶奶们讲解凤翔中学的历史。杏花紧跟在哥哥后边仔细地听着。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哥哥说得有什么错,杏花在妈妈嘱咐她后,多次回想妈妈给他们说过的话,还看了一本介绍凤翔历史的小书以及一本介绍苏轼的书。
转看完了凤翔中学,接着到了东湖。爷爷奶奶们都没有到过东湖,想不到他们所在的县城里还有这样好看的地方。看完东湖里的风景,改庭就给爷爷奶奶们讲东湖的历史和东湖的故事。这些历史和故事都是爷爷奶奶们不曾听过的,他们听得很认真。
杏花在哥哥讲完之后,补充说了说苏轼其人。
改庭很是惊讶地问杏花:“谁给你说的?”
杏花故作神秘地说:“是书给我说的。”
改庭听了,无话可说,因为他没有看过介绍苏轼的书。杏花在哥哥面前露了一手,感到很高兴。
看完说完东湖,天就黑了。改庭对爷爷奶奶们说:“今天就转看到这里了。别的地方,明天再接着转看。明天就由杏花给爷爷奶奶们做介绍吧。”他说完之后,看着杏花。
杏花想,她哥是嫌她显示自己了吗?是有意要考验她吗?她也不示弱,对哥说:“介绍就介绍,错了你纠正。”
“为啥要错了呢?”改庭问。
“我是说,如果我错了。”杏花说。
“明天要看的地方多,也重要,会涉及一个大人物,你知道吗?”改庭说。
“哥要是想说,还哥说,别考验我了。其实明天要说的那个大人物,爷爷奶奶们最熟悉,别看他们不知道苏轼,对秦始皇比咱们娃娃熟悉得多呢。”
爷爷奶奶们马上争着说,明天要说秦始皇呀,秦始皇他们知道,他们都是秦人嘛,秦始皇是秦人的骄傲,全国没有人不知道的。
孔玉爱、杨桂淑和白文侠在筒子楼家里,眼巴巴地等着孩子们的电话,电话就打来了。
电话是从凤翔中学里打来的。改庭在电话里汇报说:“在学校和县城里的游览活动结束了。爷爷奶奶们转看得都很高兴。我们几个孩子玩得也很开心,不但重温了学校、县城和家乡从前的历史,巩固了知识,还增强了好好学习,报效家乡和国家的自觉性。明天就到学校正式报到的时间了,爷爷奶奶们和杏花立业他们明天早晨搭车回成家山。我和麦霞明天早晨送他们上车走了以后,就回学校投入学习了。”
孔玉爱听后,充分肯定了这次活搞得好。她叫把电话给杏花,她要和杏花说话。
杏花在与妈妈的通话里向妈妈说了她完成任务的情况。杏花认真地说:“我哥讲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地听了,我哥讲得很好,没有讲错的地方。在她哥说完苏轼以后,我做了补充,说了我看的一本书上关于介绍苏轼的内容,弄得我哥当时大瞪了眼,因为我哥没有看过那本书,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哥心里不高兴,就要我第二天给爷爷奶奶们讲解,我讲了,我哥没有挑出我的错误来。”
孔玉爱表扬了杏花。她要杏花叫麦霞的爷爷奶奶和麦霞他们,下边让他们家里人说话。
杨桂淑和白文侠分别和家人通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