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降大喜
就在辽东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北京城内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魏忠贤除了提督东厂之外,还一跃成为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而王承恩则是成为了首席禀笔太监。
至于像孙云鹤等人,那也是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
而先前那些炙手可热的太监们则是全部一撸到底,全部都打发去了诏狱!
毕竟这些人都是先前王德化的亲信!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众人心里也是议论纷纷。
毕竟内廷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朝野的变化。
他们都猜测这事多多少少和钱谦益以及王德化关系。
一时间,他们都赶紧和先前有关联的人切割干净,免得到时候皇帝把怒火撒在他们头上。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到这里似乎就终结了。
除了最主要的那几个人受到了处罚之外,其他人竟然一点关联都没有,简直就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那洪世杰原本是受了大处分的,可是洪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连五天下来,似乎早就过去了。
别说是惊涛骇浪,一点浪花都没有掀起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文华殿内。
“我都说过了,这些弹劾韩爌和钱谦益的奏折就不用再逞上来了。”
崇祯看着桌子上的奏折,忍不住皱了皱眉,开口道,“先前他们得势的时候,也没有看你们如何弹劾他们!现如今他们不行了,你们反倒是一股脑的上了?这种见风使舵的人,朕可不喜欢,明白了?”
“是。”
李标闻言,赶忙行了个礼,躬身道,“以后再呈折子,臣等一定认真勘察。”
“行了,这件事说到底跟你也没多大关系。”
崇祯挥了挥手,不以为意道。
对于这位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崇祯还是比较满意道。
至于这些人心向背,身为帝王的他哪会不明白?
“对了,还有件事你们最近要注意一下。”
崇祯摸着下巴,缓缓开口道,“川陕那边的流民是越来越多了,户部发点粮食,让他们老老实实的耕作,不要再啸聚山林闹事了。”
这件事也不得不防啊,当初表哥可提到了。
“圣上英明!”
温体仁当即回道,“臣等也是如此认为的。”
毕竟当初他和杨嗣昌争吵,也就是为了如何处理难民一事。
“报!报!”
就在此时,突然看到一名小太监双手捧着折子,快步冲了进来。
“怎么了?”
崇祯帝看到这一幕,立马有些神经紧张地站了起来。
看那折子就是军报,如果在此时地上来的是个坏消息,对他而言,打击不小!
“启禀陛下,大喜啊,大喜!”
小太监赶忙跪在了地上,跪爬着说道,“锦州又传来捷报!捷报啊!”
“什么?当真!”
崇祯闻言立马离开了御案,就想下去拿折子。
王承恩见状,赶忙跑下了金阶,将折子给收了上来!
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份天大的喜报啊!
想都不用多想,肯定是他当初依着胡云卿的计谋卖出去的空包弹有了收获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到时候如果论功劳的话,也有他的一份好处。
“好!很好!”
看着王承恩递过来的折子,崇祯忍不住喜笑颜开,“来送军报的人呢?赶紧让他上殿来,快!”
他一屁股坐在了主位上,神情得意地看向了底下的大臣。
只见大臣们各个也是眉开眼笑,如果加上去年,那就是三次大捷了!
完全摆脱了当初面对建奴时的困境,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莫将吴三桂拜见陛下。”
就在此时,却见吴三桂穿戴整齐,冲着皇帝跪了下去。
“吴三桂?”
崇祯摸了摸胡子,他自然也从表哥那里听说过这个名字,算得上猛将,可说到底也不能重用,实在有些可惜。
“很好,你将锦州大捷的军报,好好的跟这些大臣们说说。”
皇帝仍旧兴奋不已。
“是!”
吴三桂听闻此言,立马就站了起来,一脸兴奋的说道,“二月初四,匪首皇太极突然带兵奇袭锦州,我军在大帅袁崇焕的带领下奋勇杀敌!”
“这一次大胜!总共斩首两万三千六百人,俘虏敌军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战马三万多匹,缴获粮食四十万石!缴获红衣大炮二十门,缴获金银财宝拢共一千余万!”
“多少!”
崇祯帝听到金银财宝可就忍不住了,立马就站了起来,开口询问道,“你再说一遍,多少?”
“启禀陛下,一千多万,具体的数量还没有来得及清算。”
吴三桂拱了拱手,态度恭敬道。
“很好,很好!”
崇祯乐的都咧开了嘴,兴奋地不行,“继续说下去,继续说下去。”
“这一在最主要的地方就是,我军不仅大胜!而且还斩杀了建奴的头领,多尔衮和多铎!还俘虏了十几位主要将领!”
吴三桂神情激动道,“当然了,这一次我军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主要还是因为此次由王公公写信,告诉我们敌军的炮弹是空包弹!还是王公公卖给他们的!此战,公公可谓是功不可没。”
他之所以要提这一嘴,也是为了卖皇帝表哥个面子,因为袁崇焕隐隐约约觉得,那个家伙必定不简单。
“那都是陛下指挥得当,奴才可不敢居功。”
王承恩赶忙开口说道,毕竟这可是胡云卿的功劳,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争。
“好,非常不错!”
崇祯哪里会听不出这里面的意思,当即一脸正色道,“吴三桂,你先去好好歇歇,明天中午整亲自宴请你!”
“谢陛下!”
听闻此言,吴三桂顿时感动不已,转身就离开了大殿。
“各位爱卿,立马传旨下去!”
崇祯兴奋地站了起来,“天佑我大明,如今三战三捷,不仅仰赖祖宗之德,更是将士们用命!朕要大赦天下,而且还要从内帑拿出三百万两赈济天下灾民!”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听了这话,纷纷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