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要捐助

听到杨浩异样的声音,林雪娇和赵小敏不约而同的看着他,知道他一定又想到了什么新的点子。

杨浩忍住兴奋的心情,尽量平静的说道:“木匠考试的小物件,我想到做什么了——”

“太好了!”“浩哥,你要做什么?”

听到杨浩有了对小物件的想法,林雪娇和赵小敏也是兴奋异常。

林雪娇忍不住跳了两下:“快告诉我们,你要做什么?”

“我要做一个弹射滑翔机!”杨浩说道。

“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快跟我俩说说。”林雪娇迫不及待。

左燕燕仰着小脸看着杨浩:“大哥哥,你说的这个滑翔机,是给我做的吗?”

杨浩笑着摸摸左燕燕的小脑袋:“是给你做的,我给你做一个能在天上飞的鸟!”

“能在天上飞?是用木头做吗?木头怎么能飞起来?”

林雪娇又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继续刨根问底。

杨浩不想跟她们解释滑翔机的事儿。

等做出实物来,再跟他们讲,实物教学,生动易懂。

杨浩心里这么想,便说道:“滑翔机的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等我做出来再和你们说。”

杨浩岔开话题:“金大庆他们马上就要到了,你俩抓紧时间把刚才说的事儿再好好琢磨一下,商量商量......我去找三叔,跟他说说我的想法——”

“哈哈哈——”

随着爽朗的笑声,左文正从后堂走了出来,刚好听见杨浩的话,接着话茬说道:“好啊!我也正想听听贤侄的奇思妙想呢!”

“三叔!”

三人急忙给做左文正行礼。

左文正边还礼,边说道:“贤侄,我们去后堂,我刚好泡了一壶好茶,我们边喝边聊。”

“好!”

杨浩和左文正进了后堂,刚刚坐下,小梅端着茶壶茶杯走了进来。

看到小梅给两人的茶杯里,倒好了茶,左文正说道:“小梅,这里你不用管了,去前面陪两位姑娘吧,多和两位姐姐学点东西。”

“小梅知道了。”小梅应了一声,退出后堂。

左文正指了一下茶杯,示意杨浩喝茶。

杨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称赞道:“果然好茶。茶汤透亮,醇厚甘甜,清新爽口。”

听到杨浩的夸赞,左文正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点头,很明显他在期待杨浩切入正题。

杨浩放下茶杯,开门见山:“我想干点事情,向三叔借二百两银子,不知可否?”

“借给你银子,自然不是问题。不过,三叔还是想听听你的计划,一饱耳福啊。”左文正说道。

“我想办个学工坊。”杨浩说道。

“学工坊?”

听了杨浩的话,左文正沉吟片刻,问道:“你的学工坊和国学乡学有何区别?”

不愧是老江湖,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实质,叼住软肋。

这时的大霁王朝,教育体系只有国学和乡学两种形式。

国学中的学生主要来自王子、诸侯、都城官员家庭的子弟。

乡学中的学生则是普通奴隶主和贵族的子弟。

“我办的学工坊不是学校。它和国学乡学完全不同,学工坊类似兼顾培养学徒和开发产品的小工厂。”

听到杨浩刻意强调学工坊不是学校,左文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大霁实行的是官办学校的制度,不允许私人办学校。

刚才,左文正问杨浩“学工坊和国学乡学有何不同”,就是担心杨浩是要办学校——这绝对不行。

私人办学就是在“培养势力、图谋不轨”,大霁律法将其定为叛逆大罪。

听到杨浩说“学工坊不是学校”,左文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点头赞许:“这样就好,与我大霁律法并不相悖。甚好。”

“正是这样。学工坊不是学校。”

杨浩继续解释道:“国学和乡学是为我大霁培养精英人才,为治理天下养贤育人。”

“学工坊则不同,它以传授手工技艺为主,为大霁培养手工业者,以图壮大发展天朝的手工业。”

看到左文正面带赞许之色,杨浩知道借钱的事儿已经十拿九稳。

“还有,学工坊的招生对象也和国学乡学不一样,我们招收的是庶民百姓家庭的子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聚集势力’之嫌,也就不会授人以柄。”杨浩说道。

“这个学工坊,也是像国学乡学一样不收学费吗?”左文正问道。

“学工坊不收学费,但是要考试,择优录取。”杨浩回道。

说完这句话,杨浩以为左文正会追问学工坊的收入从哪里来,或者至少要流露出担忧之色。

不料,左文正看着杨浩,神情平静:“不收学费,考试择优是必须的。”

左文正继续说道:“创办学工坊是一件好事。贤侄此举不仅造福于庶民百姓,更有利于强大我大霁手工业,利国利民,著千秋功业,必将获得诗人传颂,曲者讴歌。”

一心想赚钱赚到“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没承想先得到了一个功德无量的赞誉。

好吧,名利双收又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成了无私奉献之人,就要表现出高风亮节,心里这么想着,杨浩慷慨道:

“三叔过誉了。小侄受神明点拨,家父托梦,忽然增添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作为天朝子民,为我天朝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实属分内之事。”

“贤侄有此大志,学工坊必会聚集民间俊才,弘扬工学技艺,出精湛之品,垂名青史。”

杨浩看着左文正,说道:“借三叔吉言,小侄定会加倍努力,为天朝手工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好!”左文正看着杨浩,认真说道:“学工坊开办后,左某定会联络富商豪绅,为学工坊提供资助。”

“同时,邀请社会贤达联名上书,请朝廷参照技艺传承制度,给学工坊补贴。”

听到这里,杨浩终于明白了——

刚才,左文正之所以不问学工坊的收入,是因为他有这两个后手——从社会上获得捐赠及拿到朝廷的补贴。

杨浩看着左文正,坚定的说道:

“学工坊不能要富商豪绅的捐助。”

左文正愣住了,疑惑道: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