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放水

听到衙役喊出“25号南陵县高强”。

徐监考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至极,几近疯狂的对衙役怒吼道:

“你是不是看错了号牌?!”

“没有看错呀!就是25号啊!”

衙役有点蒙了,急忙把号牌正面冲着徐监考,惶恐道:

“25号,南陵县高强。没有错呀!”

号牌上,数字25的下面写着——南陵县高强。

徐监考一时无语,满脸怒气。

六个监审面面相觑,也是满脸困惑,不知道徐监考为何变得如此愤怒。

徐监考马上意识到自己失态,他冲着念号牌的衙役摆摆手,衙役带着满脸疑惑退到一旁。

徐监考想了一下,目光扫了扫那六个监审,有意问道:

“诸位监审,对我们给的分数,有何意见?是不是给高了?”

徐监考现在只能寄希望这六个监审提出反对意见。

这样一来,他们三个评审就可以顺势修改分数,给高强一个中通,把三个大通留给禄琪。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禄琪得到唯一的高分,顺理成章获得“卓越”称号。

否则,禄琪和高强同时都得到最高分,事情就会变得棘手。

看见六位监审不吱声,徐监考强调道:“如果你们觉得给高了,可以提出来——”

六位监审彻底被徐监考整糊涂了。

按照惯例,历年的木匠考试评分,从来没有过评审问监审的意见。

监审们也都是木匠出身,考生的作品他们一搭眼就知道好坏。

还有,只要作品不是特别糟糕,他们从心里希望评审们高抬贵手,让这些晚辈通过木匠考试——这就叫做惺惺相惜吧。

现在徐监考突然征询他们的意见,而且还反常的问“分数是不给高了”,这让六位监审真有点发懵。

没弄清状况就不能出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六位监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看到六位监审不说话,徐监考有点后悔了。

在考试前,他曾想拿点银子给南陵县的两位监审,说一下禄琪的事。

后来一想,禄琪本身木工技术就很高,作品得到高分不会产生什么异议。

往年在评审过程中,监审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很少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些木匠出身的监审,很多人都是一根筋,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只认作品不认人。

只要是作品好,你想让他们说坏都难。

给他们银子,告诉禄琪的事,弄不好,就会烧香引出鬼来,反而坏了大事。

可是现在银子省了,麻烦来了,有可能真要坏了大事。

徐监考心中懊恼,表面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清了清嗓子,再次问道:

“六位监审,对我们三个评审给的分数,有何意见?是不是给高了?”

见六位监审仍然不语,徐监考只得求救似的看着身边的张监考,寄希望他能有什么高招救场。

张监考当然明白徐监考的意思,他清了清嗓子,看着本县的两位监审,有意问道:

“李监审,赵监审,你们二位作为我们关口县的监审,对南陵县这位叫高强的考生获得如此高分,真的没有意见?”

看到两位监审一脸不解,张监考继续说道:“你们可要想清楚,这位高强有可能获得卓越,这个荣誉可就要被南陵县摘走了,你们对此真的没有想法?”

“那好,我说两句——”

李监审沉吟片刻,郑重道:

“对于南陵县考生高强的作品,三位评审给的分数非常准确!南陵县高强的作品获得满分,乃是实至名归!我本人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李监审说到这里,有意顿了顿,扫视一眼众人,接着道:“要说意见嘛,我倒是想借这个机会,谈点我个人的看法——”

李监审招了招手,示意县府的衙役把木梳递给他。

手里举着木梳,李监审兴奋道:

“各位,你们看,这把木梳,其榫卯之间,严丝合缝,足见匠心独运。”

李监审用手边比划边说:“梳齿与柄部之间,衔接自然,无隙可寻。榫卯之构造,技艺之高超,世所罕见,实乃高手之精作。”

“我完全同意李监审的意见——”

赵监审插话道:“这个高强堪称木匠巧手,其匠心之独运,手艺之精湛,足见匠人精神——”

“好了。好了。”

张监考打断了赵监审的话,“溢美之词我们就不说了。你们对高强获得高分有没有异议?”

“没有异议!”

李监审和赵监审说道。

张监考又看向高田县的两位监审:“你们二位呢,对高强获得高分有没有异议?”

“这把木梳可称得上是美轮美奂——”

“好了!进行下一个!”

看到高田县的监审又要赞扬高强,徐监考急忙喊道。

衙役立马喊道:

“下一个!”

紧接着,又抬进来了一个大密封袋。

检查火漆,拆封——

木板平整度评审,打分。

拼接木板评审......

在接下来的评审中,三个监考明显放低了对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的要求。

只要能看得入眼,水平稍高一些的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三人几乎都给了大通。

这样做,主要是怕其中有禄琪的作品。

尽管他们知道,禄琪的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水平,肯定与高强不相上下。

但是,为了把握起见,尽量对水平稍高一些的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都给了大通。

随后的小物件评审,只要小物件不是木梳,三个人有一个人给中通就可以了。

六位监审也看出了,这三个人明显加快了评审的节奏,而且对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开始放水,几乎都给了大通。

酉时发榜的时间就要到了,加快速度,也无可非议。

往年也是这样,评审到最后,也都放松了要求,评审官打分时,“不通”和“小通”几乎都没有了。

三位监考望眼欲穿,希望早点看到禄琪的密封袋。

只有把大司建的事办妥了,他们心里才踏实。

当然,张监考心里还挂念着一件事——杨浩的密封袋。

终于,随着衙役高喊“检查火漆,拆封——”

从一个大密封袋里,拿出的平整木板和拼接木板,让三位监考眼睛一亮——

这一定是禄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