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门讨债造抵赖,下笔成诗真惊人

风月楼一层场地很大,除去正中央宽阔的圆台,仍可容纳数千人。

此时圆台上正有几个绝美的女子,长袖挥舞,扭着腰肢,十分卖力地跳舞,不时会传来看客们的掌声和欢呼。

而二层上面都是雅间,如同后世的贵宾席,凡是有头有脸、有钱有权的人,都会坐在那里。

与此同时,一个青年正端着酒杯,醉醺醺地扶着二楼的栏杆,道:“跳的真是…不错,赏!”

紧接着那青年随手掏出一把碎银,直接往圆台上扬去,可见其财大气粗。

见此一幕,小六连忙指着那青年,对王朝道:“五少爷,就是他,刘家大公子,刘仁。”

嚯,王朝大为惊讶,欠别人钱赖着不还,败家起来倒是毫不犹豫,这他娘的都什么人呢?

“走,找他去。”王朝目光微凛,朝二楼而去。

片刻,王朝来到刘仁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仁转过身,醉眼迷离地看着王朝,不悦地说道:“你特么谁啊,敢拍本公子?不要命了!”

王朝指着自己的鼻子,“我,王家五公子,来找你讨债的,连带利息正好是四万五千两。”

“你找错人了,滚开!”刘仁一把推开王朝,就往包间走。

哎呀我擦,王朝一看这是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啊。

倒也是,刘仁连王有为的面子都不给,更别说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了。

王朝立马上前挡住刘仁的去路,说道:“刘大少,没找错,你父亲年前确实跟家父借了三万两,这你可不能不认账吧?”

刘仁是个流氓纨绔,只有他挡别人的路,还没有人敢挡他的路,所以脾气也上来了。

“我爹借的钱,跟我有什么关系?”刘仁戳着王朝的胸口,一字一句:“我爹一个月前西行了,你要真想要,去找我爹要去啊。”

王朝心里其实已经忍不住火了,他生平最恶心的就是别人戳他胸口。

但他现在没有用暴力的资本,如果能和平解决那是最好,所以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王朝微微一笑,说道:“刘大少,你看你这话说的,刘老爷已经入土为安了,我怎么也不能去打扰他不是?”

要是别人,刘仁的几句话,早就识趣地走了。

可是王朝仍然软磨硬泡,不肯走,就是死皮赖脸想要讨债,这让刘仁十分火大。

刘仁脸色一沉,怒道:“靠,给你脸了是吧?”

他怒吼这一声,顿时有数十道人影,从旁边的包间里走了出来,个个虎背熊腰,将王朝围在中间。

不过王朝仍然没有慌乱,反而坦然自若。

他摸了摸鼻子,道:“要不这样吧,我们来做个交易,我帮你赢得今日的魁首,抱得美人归,然后你还我银子,怎么样?”

闻言,刘仁都笑喷了,看傻子似的看着王朝。

七夕诗会,县城诸多文人墨客聚集,没有两把刷子想得魁首不亚于白日做梦。

“你特么当我傻呢,还赢魁首。”刘仁满是不屑地打量了一下王朝,冷笑道:“就你这副德行,就别痴人妄想了,识相的就赶紧滚,本少懒得理你。”

王朝双手一摊,望着前方的刘仁:“刘大公子,你惦记这风月楼的花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吧,而今天的诗会可是唯一的机会啊,不过以你那点微末的才学,花魁与你无缘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你为什么不能让我试一试,就算最后不成你也不搭什么,而且还能揍我一顿出气,但万一成了呢?”

“左右你都是不亏啊,三万两放平时也就能博花魁一笑,现在交给我,换与花魁同床共眠,血赚。”

听王朝一席话,刘仁揉着下巴开始思索起来。

他是个聪明人,权衡利弊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刘仁点了点头,看着王朝,“好啊,可以啊,那就你代我写一首诗文,如果赢不来魁首,就打爆你的狗头。”

“取笔,取墨,现在就可以写。”王朝双手背负,越过所有人,走进了包间。

刘仁也跟着王朝回到包间,然后让下属,给王朝递上笔墨。

王朝拿起笔故作高深地思索了起来,但于旁人看来,王朝这是根本写不出来,所以才装神弄鬼。

刘仁冷冷一笑,嘲讽道:“怎么?写不出来了?我就说你一个庶子根本不可能会写诗,你要是能写出好诗,我叫你爹!”

刘仁话音也就刚刚落下,王朝的笔便开始动了。

之前王朝是社会流氓不假,但后来有钱了,为了提升自己的气质附和自己的身份,将琴棋书画学一个遍。

所以他写得一手飘逸的毛笔字。

王朝笔走龙蛇,很快一首诗,便跃然纸上:

《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清欢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见此诗文刘仁的眼睛顿时都瞪直了,下巴都掉了下来,傻傻地看着。

虽然刘仁纨绔,但以前也是被强迫读过几年书的,再加上多年流连风月场所,自然也分得出诗文的好坏。

刚刚王朝写的,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佳作了。

有了这首诗,赢得魁首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刘仁吞了口口水,对王朝竖起大拇指:“牛,不过我刚刚的意思是,等你夺了魁首,我就管你叫爹。”

说完,刘仁拿着那首诗,匆匆跑去楼下。

此时,七夕诗会已经井然有序地展开,既然是七夕,这诗题自然也就是七夕。

诸多文人墨客有的已经上交了诗文,有的还在蹙眉沉思。

审核诗文的是两个在文坛德高望重的老者,还有一个脸遮面纱的女子,据传是风月楼背后的掌舵人。

两位老者和女子的脸上,尽是失望之色。

今日诗会开展也有一会了,但却几乎没有一首能看过眼的。

与此同时,一位老者不耐烦地拿起刚交上来的诗文,看了起来。

刚开始还不太在意,但看到最后,直接震惊的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宛若铜铃。

“这…乃千古佳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