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炎国的律法

“江月淼,鱼太多了,帮我一起搬回去。”

鱼实在太多了,钱阳鑫一个人根本搬不动。

“可以,不过在那之前,钱阳鑫你先借渔网给我,刚才我没补到鱼,我还有弟弟妹妹,我要捕一些鱼带回给他们吃,等我捕到鱼后我再帮你一起搬回去。”

刚才钱阳鑫没有出租渔网给江月淼,而江月淼今日手气差,没能徒手抓鱼失败了。

“天色已晚,现在一片乌漆墨黑,捕鱼也不容易捕,就没必要继续捕了。而且我有一渔网的鱼,足够我们拿回吃。”

沉默一会后江月淼道:“谢谢,谢谢,明日我捕到鱼后我会还你。”

于是二人各自提着渔网的一端,走在白光之路上,朝向家中方向而去。

“江月淼,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你。”

“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要还我鱼?”

钱阳鑫问出了他的疑惑,之前因为有温饱问题挡在前面,很多问题钱阳鑫都没去搭理,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自然要理会了。

而且钱阳鑫感觉在炎国,奴籍者似乎与他的了解有所不同。

“为什么?”江月淼愣了一下,“这些鱼不是你的东西吗?”

“像你是我的看管奴籍之人,你看管我,我在这期间所创造的产品不是归你所有吗?“

愣了一下,江月淼不可思议问道:“钱阳鑫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根据炎国的律法,看管奴籍之人,可免除三石粮食。至于属于奴籍者他本人的物品,全部归他本人所有。

“而我作为看管奴籍之人,我只是负责你的住食罢了。”

听完后,钱阳鑫满脸不可思议。

起初他对奴籍者的认知,是根据穿越前的知识来理解。在穿越前,看管奴籍之人和奴籍者就类似监狱的关系。

看管奴籍之人是狱警,奴籍者是犯人,奴籍者受看管奴籍之人监督看管。

看管奴籍之人负责奴籍者的吃喝拉睡,奴籍者则无偿为看管奴籍之人工作,并且这期间所创造的产品归看管奴籍之人所有。

在钱阳鑫所学的奴隶关系中,看管奴籍之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籍者;看管奴籍之人和奴籍者是**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籍者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看管奴籍之人的强制下劳动;奴籍者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看管奴籍之人占有和支配,看管奴籍之人只给奴籍者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然而根据炎国的律法,情况却恰恰相反。

奴籍者,仅是在身份上低人一等,且在服行兵役中的第一梯队,还有他本人所拥有的物品归他本人所有,他劳动创造的产品归他本人所有;看管奴籍之人,仅是监督不让奴籍者离开他所在地并监督他种地,同时要负责奴籍者的吃住,而看管奴籍者的好处,就是减少三石赋税。

出现这种名义上奴隶的关系,实则上是管理的缘由出自于历史。

炎国、乾国、梁国三个国家相邻,并且同属一个一个王朝,这就导致三国战争频繁,而打仗避免不了遭受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流民。

这些逃亡战争、流离失所之人,流亡到国家各地,他们无根无据,会给当地带来动**不安等一系列问题,抢劫、暴乱,甚至造反。

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解决流民带来的影响,就对流民进行军事招揽,招揽进入军队中,充当士兵。

或者民政接济,给流民分发食物,安排去处,再安排他们开荒种地以此来保证流民不造反。

然而战争如毛毛细雨般接连不断,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流民只会越来越多。

既然战争频繁,那么就送流民全部去当兵,这样既补充了军队,又解决了流民问题。

起初炎国就如此安排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人要吃饭。

流民遭受军队招募后,要给流民们吃饭,而战争本质上就是打钱,谁的钱多,谁胜利。

敌人还没打倒,自己就把自己吃垮了,就笑死人了。而且民政接济也不现实,粮食发得了一次,发不了二次。

官府实在无能力解决流民问题,于是就把他们贬成奴籍,当成牲口剥削他们。

原本计划是流民变成了奴籍者后,以为让他们变成牲口般,既无报酬的剥削又无需管他死活,似乎从而能以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就像陈胜吴广起义般,奴籍者曾在炎国历史揭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这场起义几乎要颠覆了炎国朝廷统治。

在炎国即将成为历史之际,因为奴籍者起义的领导阶层们活成曾经他们讨厌的人,最终在纸醉金迷下结束了起义。

有了这次经历,炎国的朝廷实施一个新的解决设施:把所有流民统一贬为奴籍,然后交由各地官府管理,各地官府再把这些奴籍者安排到各地的村子,由村长分给家家户户,让他们看管督促奴籍者种地。

奴籍者所创造的产品所有归他本人所有,看管奴籍之人负责奴籍者的吃喝拉睡并减少三石赋税。

理论上炎国这条律法,跟曹魏时期曹操大兴推广的屯田制有着大同小异之处,目的都是解决流民并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

稍微不同的是,奴籍者的籍贯依旧是奴,看管奴籍之人需负责奴籍者的吃住和看管奴籍者。

理清了奴籍者与看管奴籍之人的关系后,钱阳鑫恍然大悟江月淼如此公私分明的原因。

对于钱阳鑫给予的鱼江月淼只当“借”而不是,因为这些鱼是他弄到的,是属于他本人的鱼。

“江月淼,按照炎国的律法,除了刚才那些外,还有哪些?”接着钱阳鑫问道。

“嗯嗯,我想一想,还有就是奴籍者耕种他人田地,所耕种每亩田地主人就减少赋税二斗粮食,除此之外我就不知道了。”

钱阳鑫点点头,接着不解地问道:

“你门为什么非得种地不可?明明河里那么多鱼,而且你捕鱼技术了得,捕鱼不比种田强?”

“那因为,缴纳赋税满五年者,可以免除家中一人兵役。”

听到免除兵役,钱阳鑫恍然大悟,为什么天河两岸的村子,明明有一条河在眼前,放着大好资源偏偏不利用反而去种地,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免除兵役。

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下,底层百姓的愿望无非其他的,就只有一个不上战场,活下去,给家族留下香火。

而种地能免除兵役,那么他们自然首选的是种地,而放弃其他唾手可得的更好的生活。

至于为什么种地能免除兵役,凭对当下的形式分析,钱阳鑫猜测是为了举一反三也明白了,全都是为了和军队给养和税粮。

毕竟战争中彼此交战双方无法像二战德国闪击波兰般,一日之间分出胜负,那么一但进入持久战的僵持情况,比拼都是各自的物质准备,谁能抗到最后,谁就取得胜利。

在所有战争中,特别是古代,粮草更是重中之重,就像汉武帝能反击匈奴可是多亏了文景之治,还有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其中也是因为粮草供给不上,不得不宣布失败。

“你作为看管我的人,根据炎国的律法,你会对我怎么样?”钱阳鑫接着问道。

“提供食物住所,看管你,还有监督你种田。”

“根据炎国的律法,奴籍者能否不耕田?”接着钱阳鑫补充道,“是不是我一定要种地?是否我可以去经商?”

“啥,你说什么?你竟然不想种地?”

“怎么了?”

“根据炎国的律法,奴籍者耕种并一次赋税缴纳满五十石,可脱离奴籍升良籍。”

“种地能脱离奴籍?”钱阳鑫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万万没想到脱离奴籍竟然和种地有关。

既然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钱阳鑫自然要全心思思考怎么脱离奴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