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未雨绸缪

齐天奎重重的一拳砸在桌案上,怒不可遏道:“他们这是在找死!”

说罢,他好像反应了过来,看向萧齐奇怪的问道:“此事尚未有任何风声传来,殿下又是从何处知晓的?”

萧齐将小满推了出来,让他给齐天奎说明了情况。

听完事情的经过后,齐天奎久久未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在原地打转。

他相信萧齐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他敢大鸣大放的带着人来到皇城,必然是确有其事。

可为何时间过去大半个月了,朝廷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难道真的如萧齐所说,整个蜀地的官员都在刻意隐瞒此事?难道他们不知道,隐瞒事情的真相乃是罪加一等吗?

要知道,蜀地除了一众大小官员之外,还要蜀王萧锦和自己留下戍边的几千名将士。发生了这种事,蜀王和那些将士们会毫不知情?

齐天奎深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这种大规模的天灾怎么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齐天奎越想越不对劲,恼怒的摘掉自己的帽子,不停的挠着头皮,他实在搞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

见他如此烦恼,萧齐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水渍,说道:“老国公不必心忧,你我这就进攻面圣,将此事尽快禀报给父皇,请他决断便是。”

齐天奎砸吧了两下嘴,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龙体欠佳,今日的早朝仍旧是陈尚书代理主持,想要见陛下恐怕还得等到明日。”

已经熟悉大周政治生活的萧齐,已经没有了当初刚来时的莽撞,他知道即便是自己硬着头皮闯宫,很大程度上也见不到皇帝,甚至还会把事情弄砸。

可灾情紧急,耽搁一天就有可能多一分的变数,于是他一脸正色道:“既如此,还是请老国公先将此事告知三省,好在明日早朝时有相应的对策。”

齐天奎没有拒绝,送走萧齐之后,他一脸凝重的坐在椅子上发呆,哪还有精力去处理公文,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回到宅院之后,萧齐立马下达了命令。

“拿本王的手令,去征用西市上所有的牛车。务必要在明日早朝之前,把灾民送到长安。”

“府里所有的亲卫都出动,要保证灾民的绝对安全。”

一连串的命令,听得绿萝有些不安,她紧张兮兮看着萧齐,小心问道:“殿下,可是出了什么事?您把护卫们都派出去了,那您怎么办?”

萧齐一口抽干了茶水,眼见府里的人都动起来了,才缓缓说道:“今天齐老国公的表现,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蜀地的灾情很大可能是那些官员刻意在隐瞒。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过去这么久了,长安依旧没有收到半点消息,极有可能是朝廷里面有人截留了来自蜀地的所有书信。”

“整个朝堂,有胆子、有能力做到这点的,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他们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隐瞒灾情,恐怕这件事情背后还潜藏着更大的秘密!”

“回来的路上,我想了很久,如果我要是既得利益者,肯定会把事情做绝。而抑制消息蔓延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知道真相的人全都杀掉。”

“所以,我担心朝廷里的那些人,会对这群灾民动手。”

萧齐语速越来越快,心里那股子焦躁的情绪也越发浓烈。如果说回来的时候,他觉得此事有五成的可能,那现在就有了九成的概率。

他背着手在大厅里来回踱步,好半晌才停下来冲门外大喊:“备马,去鸿胪寺驿馆。”

驿馆内,阿史那敏儿也在和邱玄聊着灾民的事情。

说起灾民怎样怎样可怜,邱玄的脸上就变颜变色。

二十年前的齐州大旱,他可是亲身经历者,自然能够体会此时蜀地的百姓是何等的绝望。

当听说,周国朝堂至今不知蜀地的灾情后,邱玄愤愤的一拳砸在椅子上,喝道:“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二十年前如此,现在依旧如此!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国家,留着有何用?”

虽然老师不肯多说自己早年间的遭遇,但阿史那敏儿还是从平日里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当时老师是何等的绝望。

被族人算计,被国家抛弃,恐怕才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体验。

看着老师愤愤不平的样子,阿史那敏儿想要出声宽慰几句,就听侍卫禀报萧齐来访。

正琢磨他来做什么的时候,萧齐就迈着大步子走了进来。

他也不客气,直接找个椅子坐下,然后说道:“把你的侍卫都给我,我需要用人!”

阿史那敏儿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觉得萧齐的做派有些可笑,斜了他一眼便回绝道:“姓萧的,你别太过分了,昨天已经是破例了,凭什么你要人本公主就得给你?”

邱玄倒是好说话很多,看着萧齐的眼睛问:“庆王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蜀地的事情迟早都会捅出来,萧齐也没打算将此事隐瞒,于是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阿史那敏儿听完之后,却是一脸的不屑,“你就那么相信自己的直觉?万一你猜错了怎么办?”

萧齐摇摇头,“不是直觉,是推测,此事有九成的可能。”

一旁的邱玄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老夫倒是觉得庆王所说在理,殿下可以答应他的请求。”

“老师,你忘了他是怎么欺负我的了?怎么还帮着他说话?”阿史那敏儿气得跳脚,她没想到老师也不站在自己这边。

邱玄干笑了两声没有解释原因,在他心中对这个民族还是有着极强的认同感,他憎恨的不过是朝堂上的鼠辈,和那个荒**无道的昏君。

只不过他身处的阵营变了,没办法和任何人说道。

不过他的心思自然瞒不过萧齐,这也是他为何第一时间想到要来突厥这边借人的原因。极少数人在经历过苦难之后,见到别人正在遭受自己以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变得冷漠。但绝大多数人,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刻在这个民族骨子里的古道热肠。

他坚信,在这个时候,邱玄一定会摒弃仇恨,和自己一起去拯救自己的同胞。

“但有所求,必有所应!”

这便是萧齐离开驿馆时,邱玄对他说的话。

也是从这一刻起,他对邱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