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工具书

掌柜的一听张知易要印自己写的书,便警惕起来。

“爷,您印四书五经,大家名著都可以,可你要印自己的书那可就有风险了。”

原本以为掌柜的是给钱就行,什么都愿意干,可他还终归是害怕印了不该印的书因此获罪。

古往今来,书籍的发行大多数是被朝廷掌握着的,未经朝廷批准发行的书,大多被称为异端邪书,这下场便是书烧了人定罪处斩。

掌柜的可不敢冒这个险。

张知易冷笑道:“想不到你这样贪财的人胆子还挺小,知不知道书的内容越敏感书越贵?”

“嘿嘿,您才是做大事的,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当然是小命重要。”

“看把你吓的,我写的可不是什么危险言论。”

张知易从怀里拿出了三本书摆在桌面上。

这三本书分别是《算学》、《农学》、《工学》。

李治和掌柜的各自拿了一本来翻看。

掌柜的确认了这三本书写的仅仅是一些可以被当做**巧技的民间经验。

士农工商,所以这三本书的地位都不如四书五经。

掌柜的合上书但脸上没有一点高兴的表情。

“你说这种书能卖出去吗?”

“我银子都付给你了,你只管印便是,别管卖不卖得出去。”

掌柜的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张知易的要求,他觉得这些书只有工匠和农民这些干苦力的才需要用得到,但是这些人连字都不认识,又何谈读书?这些书印出来,可能大多数被当成草纸了。

眼看着挣大钱的机会溜走,掌柜的长叹一声便转头去吩咐手下的工人刻雕版了。

一旁的李治倒是拿着那本《农学》看得津津有味,他一个从不事农桑的太子,看着这些记载的民间耕田养桑工艺的书。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师这些书都是好书啊,你是怎么写出来的?”李治兴致勃勃地问道。

“小时候耕过田,又去农间地里去问了一下农民,去各种工坊问了一些工匠,收集整理编纂成书,这可都是老百姓的智慧。”

“我懂了,与四书五经那些用来致仕的书不同,这些书籍呢,便是用来发展生产力。”

“正解。”张知易没想到他这个学生学起这些匠人技术,反而更加兴致盎然,要放到现在这李治妥妥的是个理科生啊。

“这些书记载的是民间十分先进的各项技术。老百姓能通过这些书上的技术来指导生产。”

一旁的掌柜的却不以为然:“古往今来,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读这些有何用?读得再多也是一个工匠农民当不了大官,没出息!”

掌柜的是结合亲身经历说这话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印书匠。

“你们看我啊,一介印书匠人,春去秋来没歇过几天,银子也没挣多少。过年去丈人家里老丈人都看不上我这个工匠,倒是我那个当秀才的小舅子,天天被家族的人夸赞。”

掌柜的一边摆弄着印书雕版,一边诉说着自己心中的不平。

李治宽慰掌柜的说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今天卖出去的这些书可以帮助多少读书人求知。”

掌柜的摆手道:“您说的对,读书人考科举当官才是有出息。”

李治摇摇头,看来掌柜的心中的刻板印象是难以改变的。

张知易问道:“你对这些有关技艺的书籍很有兴趣吗?”

李治翻看完《农学》,又捡起一本《工学》来看。

“种出粮食的是农民,建造宫殿的是工匠,打造兵器的是铁匠,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又创造了什么呢?”

“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尽管如此,当官才是读书人的梦想,所有人都想做官,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现象。”

“所以老师才打算印发这些书籍,大力发展民间的工匠和农业技术?”

“也算尽些绵薄之力。”

张知易心里清楚他一个人的力量十分薄弱,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与掌柜的交代了印刷的事宜,张知易和李治也离开了书坊。

李治还从书房那里顺了一本没卖完的书在路上看起来。

“这雕版印刷的书比人工手抄的要精准清晰得多,排版也十分精美。”李治对这一批新印出来的书赞不绝口。

“以后这书坊,必须要由朝廷掌控。”张知易语重心长的说道。

李治抬起头,望向张知易:“这小小书坊有必要动用朝廷的力量进行监管?”

“十分有必要。”

“书坊便是思想的作坊,朝廷想要百姓学到什么知识,都可以通过书坊印成书籍传播出去。”

李治停下脚步沉思了一会儿。

“老师的意思是要把书籍印刷的业务给垄断起来?”

“没错,商人垄断往往是为了暴利,而朝廷垄断往往是为了掌握知识的话语权。”

“这小小书坊,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

“书坊本身没有力量,但是经营他的朝廷却有力量,我且问你为何到现在,读书人一般都读的是儒学经典。”

“是因为从秦朝开始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是如此,你要是想让百姓学道家学法家都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张知易和李治来到了长安繁华的闹市区。

张知易指着这闹市里的芸芸众生说道:“人的肉体可以被控制,而精神同样可以被控制。书籍就是控制思想的一个重大的工具。”

李治迟疑了,脸上挂着一丝忧郁。

“若是我不想控制别人的思想呢?”

“那你就是长远目光的国君,但是在你治下的朝廷将会十分的动**不安。”

“老师的意思是,百姓有了思想便会造反吗?”

“那就要看思想引导的如何了,百姓可以有的是反抗帝王的思想,也可以有是反抗世家门阀的思想。”

李治恍然大悟:“我懂了!不管有没有控制思想这个决定,但是把能控制思想的工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便获得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