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楼是情报中心

潼关外,押送崔直的囚车停了下来,一个老者骑着马缓缓靠近马车。

“崔大人抓紧时间,莫让小的们难办。”押送的军士说完便远离囚车去望风了。

“儿啊!”崔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大声号哭起来。

囚笼里的崔直也成了个泪人。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些嚣张跋扈的世家子弟,唯有到了家道中落,性命难保时才知道后悔。

“你到了那边将这封信交给你的伯父。”

崔佑从怀里掏出一封严密封装的信封交给崔直。

“他看到信肯定会好好照顾你的,长安你肯定是回不来的,我有空便去看望你。”

“都怪那个柳公明还有那个戴着斗笠的神秘人!”

这话让崔佑有了思路。

“那神秘人拿着东宫的腰牌,想必是东宫的亲信,太子什么时候有这号门客。”

崔直表示不知,自己当天喝了很多,完全就是一个醉汉。

“你的事件案发,获益最大的还是太子。”

崔直不解,问道:“他一个太子和我们有啥好争的?”

“从圣人继位开始便紧锣密鼓地筹划削弱世家贵族的力量,只不过这些家族都十分庞大,圣人也没有办法,然而帝王者总是找到机会去削弱世家贵族的权力。”

这样一来,崔直岂不是成了太子削弱宗族势力的牺牲品。

崔直重重地拍了一下牢笼“父亲放心,等孩儿在边关建功立业,定当杀回长安,咱不受这个窝囊气!”

“你疯了!”崔佑厉声喝到。

“你有几个头够砍的?”

没想到了经历了这件事情,崔直还是如此莽撞,崔佑也无可奈何,事事谨慎的自己,为何生出这么一个儿子。

“既然他主动冒犯我们,崔氏家族和众多亲戚团体也不是好惹的!”

这时崔直却没有那么强烈地希望父亲替自己报仇,而是担心父亲在这场斗争中落得和自己一样的下场。

“父亲切莫逞强,要懂得知难而退,太子阵营中必定有世外高人,当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崔直再次点醒了崔佑:“世外高人,那日戴着斗笠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恐怕就是太子幕僚当中的领头人深得太子信任。”

查清了这神秘人的身份,崔氏家族说不定能搬回一城。

“崔大人,我们该启程了,请回吧。”

负责押送的军士守着时间回来了。

父子二人就此告别,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崔佑心中早已有了报复的想法,这长安城今后可能便波澜四起了。

百花楼里,状告崔直的名妓杨妙儿正替几个有钱的客官弹奏琵琶。

百花楼里的人各色各样,他们有时会谈国家大事,有啥会谈具体的战争,反正来到这里便无拘无束。

宋二是这里的老板,这一日他照例巡视自己的产业,他把平日里端茶倒水的小妹妹叫到里屋。

“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有。”

“工部尚书监理宫殿的修缮时,不慎滑倒,差点被压死。”

“下一条”

“东北高句丽下月中旬将要进犯”

“还有吗?”

倒水的丫鬟压低了声音说道。

“还有个人说圣人危在旦夕。”

宋二连忙制止了那个丫鬟。

“这些人是真的敢说。”

“杨妙儿在哪呢?”

“妙儿姐姐正给客人们弹琵琶呢。”

丫鬟边说边指着舞台那边,可舞台那却除了几把琴以外便没别的东西了。

“坏了,杨妙儿出事了。”宋二连忙起身往巷子那边追去,结果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当年崔直杀死李烟儿的时候隔壁的杨妙儿听得一清二楚,当时杨妙儿吓得连忙报告给宋二。

宋二认为他要想保住性命,就不要联系任何人,直接蛰伏到版本更替。

崔直被大理寺追查一事,便是杨妙儿作证的。

如今杨妙儿失去了踪影,肯定是有人怀疑到自己头上来了,宋二处处都提高了警惕。

东宫这边,张知易和李治一封封地拆开从百花楼带来的信件。

“这仅仅一日便这么多达官显贵谈到收购土地。”

李治问道:“收购土地怎么了?”

“这就是早期的土地兼并。用价格买下农民的良田,让农民无田可耕,于是变成了地主家的佃户,能不能吃饱饭就全靠地主施舍了。”

“为何农民要把好好的地卖给贵族?”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天灾人祸没有收成也有可能是家里人丁稀少,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去耕作,所以把可以跟着自己一辈子的土地低价卖给地主。”

李治点点头:“其实每个朝代都是贵族过得最好,普通老百姓要是想存活,只能依附于强大的世家贵族。”

“小心了,这种现象要是不遏制,贵族的势力会越来越壮大。”

“这次是崔家,下次又找哪一家呢?”李治心里好像有一本给他判刑的笔。

张知易摇了摇头:“要是别人不主动进攻,我们也不可冒进,容易过早成为众矢之的。”

“听宋二哥说,杨妙儿已经失踪了,说明外界已经注意到了东宫的力量,这到也无妨,只不过要在世家贵族反应过来前将一切事情都准备好。”

李治十分担忧,原本只是明面上的唇枪舌剑,如今却涉及到了许多人的生命。

自己不想再让生灵涂炭,也不想让过多的人成为牺牲品。

“不必担心,以她的身手想必已经安全了,只是没法联系。”

二人继续察看从青楼寄过来的信件,这些信件里面很有可能就是某个官员的把柄。

这长安各处的青楼都有宋二的眼线,要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东宫这边便会处理。

然而张知易并不打算长期利用这个酒楼,严格地监听百姓的交谈只会让王朝越来越封闭。

二人看完了信件,李治掐指一算:“这殿试的日子快到了吧,也不知道柳公明准备得怎么样了。”

“圣人的身体能举行殿试吗?”

这殿试乃科举的最后一关,进入宫中,直接朝圣人跪拜,便根据圣人给的选题快速创作,过了殿试才是真正的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