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除夕夜宴

贞观二十二年除夕夜,整个长安城是一片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

然而这一切的热闹和欢乐都与柳公明无关,此时的他正借着屋外绚烂的灯火在看书,为的是在开春的科举上一举成名。

大明宫里也是一片庆贺新年的景象,李世民在宫殿里宴请皇亲国戚和一帮功臣。

大唐最有权势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这场国宴。

尽管李世民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可他还是坚持出场说了祝酒词,回顾了上一年政务上的得失,并接受大家的祝福。

象征性地喝了一杯过后,李世民暂且离席回到寝宫去歇息。

李世民一走,这皇家宴席便是王公贵族的舞台了。

李治与自己的舅舅坐在一桌,大家在座位上各吃各的,相互认识的大臣和贵族们纷纷离席交谈。

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这时,陇西崔氏家的老爷端着酒杯朝李治的座位走来。

“微臣崔佑给太子爷拜年了。咱是看着太子长大了,今日辞旧迎新,太子便长一岁,他日便可成为我大唐的顶梁柱。”

这种奉承的话李治听着十分不自在,放在以前李治肯定是不想理会。

如今已不是当初的无知少年了。

李治也端起酒杯,恭敬地回礼道:“李治是晚辈,应该是我给崔伯父拜年才对。”

这位崔爷见当朝太子对自己毕恭毕敬,心里已是乐开了花。

“太子爷这孩子,打小就机灵。”

这近乎套得好像李治就是他带大的一样。

其他的贵族见状也没有傻坐着了,纷纷拿起了自己的酒杯便来给李治敬酒。

旁边的长孙无忌在一旁座位上坐的正正的,一言不发。

也是,此时宴会的主角是太子,在恭维完太子之前,谁去管长孙无忌的脸色。

李治的业务水平是越来越熟练了,面对大臣和世家的道贺,李治应对得十分得体,堪称完美。

如此谦卑知书达礼的形象也在向他们表达:李治是个规规矩矩的好少年。

这对世家贵族来说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贵族都乐于和李治套近乎的,原本支持废太子李承乾的一帮氏族和支持李泰的一群人已经借这次宴会在有意无意的拉近关系。

他们在角落里商量今年要不要通婚或者一起做点生意。

这些人李治都暗暗观察,记在了心里,看似简单的国宴,其中的人情往来,关系走动却十分复杂。

唯独一人却没有任何举动,这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长孙无忌,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关注着长孙无忌的动向。

应付完了一群贵族,李治这才空出时间。

只见李治满上一杯酒,来到长孙无忌面前,直接跪下,郑重一拜。

“治儿给舅父拜年了,感谢舅父的教导。”

此举一出,整个宴会的人纷纷夸赞李治有孝心,其实心里想的是长孙无忌这人以后必定大权在握。

长孙无忌挤出一丝笑容,也拿起了酒杯客套道:“辅佐太子殿下是老臣的职责,不必言谢。”

这宴会里看向李治的目光,有奸险的,有恭维的,还有羡慕的。

李治猜不透的事长孙无忌的态度。

而在长孙无忌心中,李治早就不是先前那个软弱的少年,要是李治羽翼渐丰,第一个要处理的恐怕便是权倾朝野的自己。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可长孙无忌的野心又不会让他就此放下权力,告老还乡。

酒过三巡,按照惯例,诸位官员要总结一年的得失,以往都是李世民起头,如今他因病提前离场,有人就提议让李治来起头。

“太子殿下协理朝政,德才兼备,就给大家伙起个头吧。”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应和。

而李治并没有就此站出来主持大局,他看向了长孙无忌,拱手作揖说道:“要论国家大事,还是舅父比较操劳,以李治所见应当由我大唐的柱国良臣来起头。”

台下众人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人群中终于有人表示赞同。

“好,长孙大人日夜为政务操劳,论功劳谁也比不过长孙大人。”

有人带头,那剩下的人便也纷纷附和。

盛情难却,长孙无忌终究还是带领大家回顾一年来的大小事件。

上一年,便是贞观二十二,王玄策大破中天竺军队,生擒国王阿罗那顺。剑南道动乱,朝廷派兵镇压。卿州大疫,百姓因病丧亡......

李治听着这些大唐帝国各处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心中那股野心便高涨起来,他也时常想起要是他独揽大权会不会做得比现在更好。

过了一个时辰,这个总结一年得失的环节才落入尾声。

大臣个贵族们都好像意犹未尽,在座位上交谈起来。

李治自然很想与人细细讨教,然而他想与之讨论的人并不在宴会当中。

不过这场宴会的目的,李治已经办到了,在大臣和贵族的眼中,李治还是事事都唯长孙无忌马首是瞻。

氏族豪强自然是看不上长孙无忌的,那李治对他们来说就连长孙无忌都不如,自然没有过多地忌惮。

等李治继承大统,世家贵族继续在地方或者朝廷上作威作福,为自己的家族谋求利益。

渐渐地,已到子时,宴会也该散去,大臣贵族们要回到各自的府上守岁。阖门守**,燎火到清晨,来年的大唐希望是一个好年。

正当大臣有序离去时,李治在门口左顾右盼,像是在等什么人。

当礼部侍郎走到门口时,李治叫住了他。

“侍郎大人,李治这里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将要参加科举的好友所作。”

礼部侍郎一听便懂了,连忙接过太子手里的文章。

“既然是太子殿下的好友,那文采肯定没得说,下官过完年便细细品读。”

科举前的行卷可以大大提高考生的通过率。

而李治交给科举考官礼部侍郎的文章,正是出自那寒窗苦读的柳公明之手。

李治听从张知易的建议,将文章带给有话事权的官员传阅。

柳公明算是遇到了天大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