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置身事外

大雨下了一整天,狂风卷着雷电,格外令人心惊胆寒。

赵王府。

朱棣已经一天没露面了,所有的政务都是由自己的好大哥代为处理。

朱棣去哪了?

“殿下,不仅是陛下不见,就连太孙殿下也不见了,还有那和尚也不见踪影。”

三人齐齐消失,必有猫腻!

朱高燧把玩着一盏琉璃杯,若有所思:“如今出了这种事,他们却还有功夫玩消失。只怕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去找寻真相吧!”

顾晟笑道:“这件事情可插手不少人,专业的人都没办法,更何况是他们几个?”

“想必也找不出什么问题,最终只能坦然接受现实。”

“说到底,还是殿下高明,做事情够狠够辣,直接打的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管老百姓知不知道精盐真正的老板,可朱的心里清楚,这精盐是他的好圣孙造出来的。

出了问题,肯定也得由朱瞻基背锅。

这样一来,不仅能降低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老百姓的喧闹,就是对朱棣的二次打击,朱瞻基更会无地自容!

一个人站得越高,跌落的时候便摔得越惨,朱瞻基就是这号人物。

面对顾晟连连吹嘘马屁,朱高燧心里还是有些郁闷的。

“为了对付那小子,咱们可是内耗不少,也没必要那么得意。”

“罗有富是皇商,他心里清楚关于老百姓引起的退钱风波,恐怕对他们大明也是一种重创。”

于国而言有害,于他而言有利,自己的利益就只能大于家国利益呢?

所以总归来说,并不是个两全之策。

第二日清晨,朱瞻基租了辆马车,悄无声息的出去,又从后门悄无声息的回来。

太和殿,朱棣抖抖身子身上,余怒未消。

当踏步进去,却发现一个大块头,居然躺在一旁的书案上。

在他身边堆积着的,则是满满一摞子奏折。

他特地将脚步放慢放,轻缓缓落至朱瞻基身边,随手抓起几本折子查看。

都已经是批阅好的,无论是事情大小,事无巨细,无一遗漏。

一时间,朱棣心中感慨万千。

朱高炽除了体态圆润些,无论是品德还是能力,全部都是最佳的!

王忠端着水盆走进来,看到回来的朱棣,不由得面露欢喜,“陛下,您回来!”

朱棣连忙出声阻止,“别说话。”不过还是晚了一步,朱高炽被动静惊醒。

迷糊之间,看到面前的朱棣,流露出一副憨傻的笑容,“爹,您回来了吗?儿臣已经将这些折子都批好,等会您再过目一遍就行。”

说边起身,大概是有点脑充血,朱高炽晃悠着差点摔倒,好在被朱棣一把搀扶。

“你呀,就是太老实,明知自己身体不好却还如此尽心尽力,哪怕偷些懒看一半,朕也不会说些什么。”

“再说刚才你批的这些折子,朕都看了,所以说比朕处理的还好呢。”

此刻的朱棣,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以前她因为肥胖和身体问题,对朱高炽的确存有一些偏见。

可如今他看明白了,外界的因素和一个人的品质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自己生了个好儿子,好儿子又生了个好孙子,朱棣心里高兴啊。

“拍了拍他的肩膀,朱棣体贴道:“昨日一夜未眠吧,回去好好休息,朕回头让膳房给你准备些好吃的。”

“好吃的?”

听到这三个字,朱高炽瞬间眼前一亮,着实叫人哭笑不得。

“别想太多,最多一只烤鸭!”

朱棣说话的态度,带着几分宠溺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一时间竟有些受宠若惊,突然想到什么,连忙问道:“爹,关于那件事情,你们可有结果了?”

轻叹了口气,“足以证明清白,但罪魁祸首还没揪出来。”

“不过没事,朕还有姚广孝和好圣孙,他们两个的智慧加起来,都能抵得上半个大明朝!”

“当然,这其中有你一半功劳,你生了个好儿子。”

朱高炽离开时,还有些浑浑噩噩的。

不对劲!实在太不对劲了!

就刚才短短的半炷香功夫,老爹居然一次性夸了他四五句。

如果放在平时,绝对是反着来,指着他的大肚子,又开始说什么减肥之类的话。

怎么出去一趟,反倒转性了?

没想那么多,经历一夜疲惫,回到东宫朱高炽倒头就睡。

这一觉便到晚上了。

却不知中间发生了太多事,其是自己的弟弟朱高燧,气的火冒三丈。

“可恶,怎么会这样,哪些老百姓怎么不闹了,嚷嚷着退钱的呢!”

按照自己的计划,这一切应该无止无休,结果只一夜便风平浪静!

难道是和朱棣他们消失的那一天有关?

一时间的心慌涌上心头,朱高燧如石化般僵在原地,紧扣着而顾晟的肩膀,神色惊恐:“你说,该不会是他们找到什么证据了吧!”

“您先别着急,就算他们真的有所察觉,但也绝没查到您头上,否则……”

现在他就不会这么安然无恙的在这发脾气了!

“就连东厂那些人都没查出什么问题,他们居然真找到线索了?!”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都走到这种地步,难道要叫本王半途而废?”

朱高燧紧捏拳头,神色阴冷:“大不了我再给他们添一把火!”

“殿下,如今老百姓已经平息,陛下肯定会继续调查幕后真凶,这些日子要不安分些,免得引火上身啊。”

顾晟苦口婆心的劝说着,这种说法也非空穴来风。

东厂的那些人可不是吃白饭的,但凡露出一丝马脚被他们盯上,那可是什么都能挖出来!

朱高燧不以为然,“谁能够怀疑到本王头上?”

“作为一个父亲,我爹绝不会相信自己的亲儿子会在背后捅刀。”

“死去亲人的老百姓远离平息了时,可不明真相的其他群众还在犹豫不决。”

“因为他们不确定精盐是否真的有问题,只要罪魁祸手罗有富死在牢里,在外人眼里就是畏罪自杀。”

“这样下来,这场风波平息不了,他朱瞻基也别想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