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无解之题

一方面,反正都是上学,又不是从国子监出来就能直接当官。

虽然朱瞻基说的挺好听,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实际上也没什么优势。

一样的学习,一样的需要靠努力获得学分。

花了钱,除了特别进入国子监之外,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商人是最讲究利益的,他们会花大笔钱心甘情愿吃这个亏?

姚广孝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朱棣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两个人的目光再次落在朱瞻基身上。

考虑种种,他们不得不对此想法提出一些质疑。

朱瞻基忽然问道:“那我如果换个思路来说。”

“只要他们愿意投钱,就可以成为皇家供货商,你觉得这样他们会答应吗?”

“那肯定!”

“皇家的需求量大,而且顶上皇商的身份,就比普通商人身份高人一等,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如果真的这样,做或许效果不错,但是皇商多了也不是好事。”

朱棣回答的十分果断。

朱瞻基一拍掌:“那就对了。”

“皇爷爷您刚才强调道主要点上了,就是这个身份!”

“世人对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为达利益不择手段的狡诈层面。”

“士农工商四者,别看他们表面光鲜亮丽,地位却并不高。”

“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入国子监,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身份更放一层楼,这是脸面有光之事。”

“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绝对的尊敬,再有钱也得被官员牵着鼻子走。”

“商人有钱,他们的孩子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懂得的未必就比王公贵族差。”

“一旦进入国子监,就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觉得脸上有光,也会更加鞭策孩子努力学习,争取通往捷径之路,直接做官。”

“要是真有这么个人才,估计他家祖坟都得冒青烟~”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面子。

学不学,学的怎么样,主要就是看商人除了钱,还想不想要权!

姚广孝自己就是个清心寡欲的,他根本不看重钱财和权利,倒也没有往这方面想。

经过朱瞻基的提点,他突然之间就悟了。

“言之有理呀!”

看向自己的好圣孙,朱棣眼里的欣赏之意已经溢于言表。

“你小子真是处处给朕惊喜。”转念一想,朱棣继续道:“只不过你的主意,却只是要商人的钱,那些大臣呢?”

好你个朱棣,心眼子可真坏,鱼和熊掌你都想兼得!

不过他也本来没打算放过那些当官的。

拿了朝廷的俸禄,又不出谋划策,又不想为国效力,这不就等于白嫖?

朱瞻基作为皇太孙,江山有他的一半,白嫖朱棣等于白嫖自己!

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

他冷笑一声,意味深长道:“当人们尚前有突破口,那些大城市有钱又有钱,人家啥也不缺。”

“所以对待他们,就没必要这么温柔了~”

“你的意思是?”

朱棣看向他,这自信的小眼神,铁定是有主意了。

朱瞻基怎会让他失望?

“朝廷之中分两种官员,一种贪官,一种清官。”

“清官家里没钱我是信的,但是贪官家里没钱,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咱们想要官的钱,那就只能从贪官手中下手,而这些贪官为什么会有钱?”

话说到这里边,接下来就不用再继续详情描述吧。

贪官有钱,无非几点,要么私收贿赂,要么压榨百姓,要么在暗地里做了见不得人的买买勾当~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犯罪。

只要他犯罪,朱棣就有理由作出惩罚。

只要是不义之财,一个字,“抄”就完了!

抄家所没收的家产,就当做他们的捐款捐给淮安,也算行善积德。

听到朱瞻基的话,姚广孝都不由佩服三分。

朱瞻基是真的做到对人对事。

对商人施以怀柔政策,对贪官则是以权压权!

他们可以用权力做那些龌龊勾当,娟子就能以更高的权利,让他们为自己的作为付出恶果!

朱棣起身连连拍掌。

“但今日是彻底心服口服,不愧是朕的孙子!”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名有你才是真福气!”

朱棣这辈子没有几个看得起的人,也就只有他爹我大哥朱标。

但是现在,他居然对一个晚辈刮目相看!

朱瞻基离开之后,朱棣也立刻行动起来。

“纪纲!”

“臣在!”

“你即刻带人私下调查朝廷文武百官,纠察其中不良风气,列好名单,听候朕的发落!”

这招够损啊,既可以敛财,还能同时彻查贪官,起到一个肃清朝廷作用。

就算篡位又怎样,受尽天下非议又如何。

有这么个好圣孙,他何愁坐不稳这个帝位?

“臣遵旨!”

纪纲走后,朱棣又让人将国子监开放的事宣传下去。

如此举动,瞬间在整个南京炸开了锅。

老百姓除了惊讶便是惊喜,他们的孩子有机会入国子监,和皇子还有贵家公子一起学习?

这是何等荣耀?

光宗耀祖!

只可惜有门槛,普通老百姓是望尘莫及,只能规矩的却送孩子上学堂。

但是商人就不一样了,这是他们长脸面可通往权力的捷径!

在官府组织报名的地点,这些商人几乎都快挤破头,响应的很是积极。

“我出一万!”

“一万三!”

“一万五!”

这些人当时拍卖会呢,甚至还越交越高。

只要交了钱,签了字,就等于报了名。

登记的人都写到手软,一下子就是好几页纸过去。

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官员脸色都绿了。

几人聚在一堆议论纷纷。

“陛下在想什么?怎能有如此荒唐之举!”

“唉,让普通人进入国子监噱头罢了,是搞什么分数考核?!”

“你儿子还好,我儿子现在连孔孟之道都没背下来,就指望着国子监混到时间,也有个官当,谁知……”

几人接连安身叹气,可真命令是朱棣下的。

谁敢去反抗?谁又有理由去反抗?

朱棣的目的是什么?

人家是为了给淮安受难百姓募捐钱财,他们不出钱,还不允许朱棣想办法?

再说了,朱棣是打着学习竞争,培养人才的旗号。

他们抽烟反对啥意思?

不想让朝廷有人才?

这题压根无解,有气只能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