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五皇子李祐
地契有一百多万亩,银钱加起来有两千多万贯,快有一年的国库收入了。李泰这是才真正觉得他像个有钱人了。
当李世民知道此事的时候,一手拿着地契,一手捂着心口,他后悔死了,这么多钱干点什么不好,偏偏都被李泰搜刮走了,当初他是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这还只是长安城,如果全国……
全国?对啊!
他立刻召见房玄龄、杜如晦还有民部尚书戴胄、鸿胪寺卿唐俭。
长安城已经不指望了,那别的州府他要拿下,当初李泰说的时候也没说是全国都归他,长安城的已经够李泰花了。
听说有这么大一笔财富,房玄龄仿佛年轻了好几岁,比戴胄这个民部尚书都上心。一番商讨之后,工作就分好了,他们要在李泰动手之前把事情做完,先下手为强。
李承乾知道此事后暗骂李世民不要脸,以后搜刮来的财富可就跟他没有关系了,李泰只好安慰他那颗受伤的心。
李泰不觉得心疼,因为他也没有精力去对付全国的寺院,还得朝廷去做。
寺院将田地和银钱全部捐给朝廷的事,被贞观日报大篇幅的报道,对佛教的贡献不吝赞赏,百姓对佛教的印象也改观了,寺院正常开门,上香的百姓络绎不绝。
最高兴的莫过于玄奘,那些信徒更加虔诚了,护国寺的香火更甚以往。最重要的是,陛下下旨,命他西行,求取真经,通关文牒都送来了,不日就可启程。
长孙冲被封为泾阳县令,长孙无忌去见李世民,想让长孙冲留在长安城。但长孙冲与法雅交往过密,他求情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底气,李世民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
婚事保不住了,长孙无忌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孙思邈主动找到李世民,代表道教将道家的田产捐给朝廷,唯一的条件就是报纸上要夸一夸道家。
道家远没有佛家那么有钱,但蚊子腿也是肉,李世民来者不拒。
佛教的事情给了道家很大的压力,百姓心里都是佛教,道观都没人去了。而且,说不得哪天朝廷就对道家动手了,不如争取个主动,还能给道家宣传宣传。
登报纸的事情,李泰坚决不同意,最后李世民花了两百万贯,李泰才松口。
天气有些热,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李泰想着弄点冰块出来,但李恪的来访让他只得暂时作罢。
“四弟,那件事不是我干的。”还未等李泰打招呼,立刻就急忙解释。
李泰一时没反应过来,那件事是什么事?纸厂失火那件事?
“那日我回去后,马洪都跟我说了。”那天李泰让他带走马洪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回去后立马询问马洪,马洪原原本本的将事情说了。
李恪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生母杨妃,因为他母亲一直想让他去争那个位置,他不同意。这件事的很像是他母亲做的,她在逼他去争。
李恪去找杨妃对质,但杨妃矢口否认,李恪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因为这件事对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处,杨妃没有理由让自己儿子背黑锅。
他派人追查,最终查到了太原王氏,其他六家有没有参与,李恪也吃不准。
世家的出手,在李泰的预料之内,他们不出手才是奇怪。
“三哥,你确定没有其他人?世家没有理由利用你,他们和我是死仇,没有必要绕这么远。”
李恪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李祐。李祐一向与他不对付,嫁祸他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李祐。
李恪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李泰。
李祐是李泰的弟弟,皇五子,阴妃的儿子。
他的外祖父阴世师,隋末留守长安。李渊起兵后,李渊幼子李智云被阴世师所杀。
阴世师又让京兆郡访李渊家族的五庙墓葬所在并发掘;李渊入长安后,以阴世师拒义兵为由将其杀害,所以阴氏与李唐可谓国仇家恨。
李泰有些相信李恪的说辞,李祐确实有可能,李祐的舅舅阴弘智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李泰记起了关于李祐的记载,李祐喜好狩猎,结交奸邪之徒,李世民多次训斥。他的长史权万纪对他很严厉,时间久了,矛盾加深,权万纪被李祐射杀分尸,恐惧之下,李祐谋反了,最后被赐死在太极宫。
李祐只跟阴家亲近,对他的兄弟都很疏远,经常跟着阴家与李世民唱反调,栽赃李恪的是没准就是李祐干的,只是放火的事,李祐参与了多少?
李恪的疑点降低了不少,因为他确实没有动机,但要让李泰现在就完全信任李恪,他也做不到。
“三哥,先前是我过于武断,怀疑了三哥,请三哥见谅。”
“四弟,你这话见外了,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三哥我还有一事相求。”
“三哥请讲。”
李恪挠了挠脖子,不好意思的说道:“听说四弟的书院就要招人了,能不能让我也进书院学习?”
这个要求令李泰很意外,李恪来书院的目的是什么。
“我听说你这个书院与国子监不同,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不只是四书五经,我从小对奇奇怪怪的事物感兴趣,所以……”
居然是因为这个,李恪喜欢各种机械李泰也听说过,这样的人正好适合青莲书院,保不齐李恪就是一个人才。
“这是小事,你到时候来就行。”
李恪一脸喜色,非常地激动。
“那个,四弟,我能不能看看印刷术,我造就听说了,一直好奇。”
李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不怕李恪会把印刷术的秘密说出去,他的印刷厂最大的优势是纸的成本低,世家就算拿到印刷术,成本也比他高。而且那次李世民参观印刷厂的时候,有很多大臣知道了印刷术的秘密。
万一印刷术传了出去,对大唐的读书人也是好事。更何况,世家拿到了印刷术,也不会大量印刷书籍的。
送走了李恪,李泰心里有些不安,他来到了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