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九宫石画1

青石板边缘上,盘绕着一圈圆形的链状虺纹。纹路上的虺一身二首、蛇躯龙头,据说是化生龙的幼崽,蛇还未蜕化成龙的一种过渡形态。

小迪把手电筒的光圈移开虺纹,照亮石板中央一个巨大的正方形九宫格。

标准的3×3“井”状格局,每格里都刻着一幅石画,且每幅石画上的图像都不一样。

海蛎灰也把手电筒转过来,和小迪不谋而合地将亮光集中到右上角的第一幅石画上。

因为台湾大部分书籍还保留着古书竖版排列的模式,所以形成了一种从右到左、自上而下的阅览习惯,像这种老旧的东西应当也不会例外。

右上角的第一幅石画上刻着一座山和一个水潭。在山与潭之间,一条张着大嘴、半截身子还泡在水潭里的巨蛇,正在吞食一条虺,虺只剩下一半身子,挣扎着往山上爬,另一半身子和另一颗头都已被巨蛇吞入腹中。

右中的第二幅石画上只有一座山,画中出现了很多毛不拉碴的人形怪物。这些怪物身似猿猴,却长着一个四方形的脑袋,为了方便称说,我暂且把它们叫做“猿方”。山顶的四只猿方正在搬运物料,建造一座高大的庙宇,其中一只猿方身旁站着两个人,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猿方个个都有一人半高。山顶与山脚之间的山坡上,还有三只猿方栖栖遑遑,一条蜿蜒的石径已渐渐成形。

右下角的第三幅石画里仍然只有一座山,山体上似乎卧着一条虺,只是一个模糊凹陷的轮廓,跟画中其它事物采用的阳刻手法不同,这条只有轮廓的虺独用了阴刻的技法。山脚下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人,仔细看过,和上幅石画中与猿方一起站在山顶的两人十分相似。

接下来是中上的第四幅石画,这幅石画上雕刻的内容貌似是我们所在的这座山,龙王庙和石径也大同小异,只不过画里多了很多房子,山脚下也马水车龙,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中间的第五幅石画跟周围的石画有些不同,其它石画都是正方形,而这幅石画则在正方形的石格里圈出一个最大的圆,只在圆中作画,是一幅“方中圆”画。上面雕刻着一条龙,它吞云吐雾、极天蟠地、回首遥望、不怒自威!不过看起来有些古怪,似乎缺了点什么,又多了些什么。

我正准备仔细察看,两束手电筒的亮光却移到了别的石画上。

连忙按住海蛎灰的手电筒,我拿在自己手上,重新照在第五幅石画上面,没多久便看出了一些端倪。

原来这幅石画上的龙并没有雕刻龙爪,而且龙尾的造型也十分怪异,虽然没有龙首的显著特征,但形状看起来极似一颗龙头,好像还有两只用阴刻手法雕上去的龙睛藏在尾巴里,不注意看怕是看不出来。

一想大概就明白了,其实这幅画上雕刻的也是一条虺,只不过用了些美化的手段,让它看起来更像一条龙而已。

若不是事先看到过虺纹,知道虺的存在,可能就真把它当成一条龙了。

海蛎灰拍了拍我,示意我继续往下看,我把手腕一压,将手电筒的亮光向下移了一格,照在石板中下的第六幅石画上。

这幅石画又出现了先前的水潭,潭里盘着一条巨蛇,看样子应当是前面那条正在吞食虺的大蛇。

此时我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按理说内容看得越多应该越明白才对,就像看电影一样,一般看到三分之二处时,基本就能猜到结局是怎么回事儿了。

可这些石画却越看越糊涂,已经看了六幅了,连什么意思都没琢磨出来。

后面还有三幅,怎么办呢?要不索性学学石画中的巨蛇,不管什么都先吞下去,然后再慢慢消化整理。

移动手电筒的亮光,我照在左上角第七幅石画上。这幅画看起来有些凄凉,只有一座寸草不生的秃山和山坡上躺着的一副骨架,不知道是大蛇的骨头,还是被大蛇吞食后又吐出的虺骨。

接着是左中的第八幅石画,上面雕刻着一条盘在山顶的虺,这条虺的体态很是奇怪,有点肖似瑜伽中的某种动作,而且身上的鳞片还闪着金光,仿佛在打坐修行一般,不知是不是为了几百年后化蛟而做的功课。

最后一幅石画,也就是左下角的第九幅石画上,雕刻着一条石径和一座龙王庙,每个石径的台阶上都刻着一个人影,这些人影麻木地排成一队,不断向山顶的庙宇进发,有如野鬼孤魂一般,用的都是阴刻的手法。

看完这九幅画后,虽然还不能明了其中的深意,大概也有了点儿眉目,如果猜得不错,这些石画应该是在讲述龙王庙和石径的事情,只不过石画的次序是错乱的,并不是由上而下、从右到左的排列顺序。

我又把手电筒的亮光移到左上角,从那幅刻着骨架的石画开始,按照横排从左到右的顺序把石画的内容重新过了一遍,显然也是驴唇不接马嘴,无法将九幅石画的内容串连在一起。

“兄弟,你看……”海蛎灰忽然把住我的手,控制手电筒的黄光,先绕着石板顺时针转了一个圆圈,又描出九宫格的方形轮廓,最后把光圈落在石板中央那幅方中圆画上,“兄弟,这块石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圆相藏、阴阳相抱,似与上古星图河图洛书一理;河图外方而内圆,体圆而用方,是谓方中藏圆,洛书外圆而内方,体方而用圆,是谓圆中藏方,况且九宫图也是由河图洛书演变而来,这九幅石画的次序,会不会也得了河图与洛书之妙呢?”

海蛎灰这么一说倒提醒了我。

河图和洛书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誉为宇宙魔方,其中蕴藏着玄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是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周易术数、六甲九星、风水堪舆等诸术之源头。

相传三皇时代,伏羲得了天下之后,有一匹身披龙鳞的马从黄河中一跃而出,它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上长着一些很有规则的旋毛,这些旋毛显现出来的图案即是河图。

伏羲把龙马背负的河图记在心里,回去潜心研究,后又仰天观象,俯地观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终将河图演化成先天八卦。

又传五帝末期,大禹建立夏朝之前,有一只神龟自洛水而出,龟甲上也驮着一些很有规则的旋纹,这些旋纹便是洛书。

大禹得到洛书的启发而治水成功,在渐定天下之后,又根据洛书的规则,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还制定了九章大法来治理天下。

后来周文王也依据洛书,将伏羲用河图创造出来的先天八卦推演成后天八卦,九宫图便是由后天八卦的方位转变而来。

其数字结构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4 9 2

3 5 7

8 1 6

这组数字从一到九排列,不论是横向、纵向,还是斜向,各方向的三个数字之和皆为十五,是一套很神秘的数字魔阵。

青石板上的九宫格正好与九宫图对应,又包含方与圆之间的河图洛书之理。

海蛎灰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成功扳回了一局,看样子是憋疯了,终于表现了一把。

不过“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正所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罢了。

“呦呵,灰子,这会儿怎么这么机灵了?都学会抢答了。”鱼腥水说,“你当画麇和大妹子都没看出来吗?还跟我拽什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中藏圆、圆中藏方,有用吗?想知道下面盖着什么东西直接搬开来不就得了!”

鱼腥水说完用手抠住石板边缘,使足了力气往上搬。我心说这家伙刚才还滔滔不绝地拽什么龙生九子呢,怎么一下子就转了武行了?

可能海蛎灰让他喝尿变龙,他在这儿等着给海蛎灰穿小鞋呢。这俩欢喜冤家,一来一往地互怼,倒是笑料百出,让人乐祸幸灾,岂不快哉?

鱼腥水话说得挺硬气,可没搬几下就服软了,因为这块石板根本搬不动,好似一扇被锁死的石门一样,不知下面暗连着什么样的机关。

他拍拍手上的土,喘了口气道:“画麇,还是你的思路对,要不咱就再给老海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先按九宫图的顺序,看看画上有没有打开石板的线索?”

海蛎灰撇嘴一笑:“哼,漏屎马,搬呀,你这厮不是力气大吗?怎么蔫了?”(漏屎马指拉肚子的马,比喻无能的人。)

“嘿!老海,别不识抬举嗷,这是为了让你弥补之前轻浮的言行,才采纳了你的拙见,你得感激涕零,最好是泣不成声!现在还敢在这嬉皮笑脸、出言调侃,简直愚谬至极!不过本大爷到底是大人有大量,不然哪有你这种鸟人进言的机会!好好反省,将功折罪,本大爷也是通达情理之人,要是献计得用,我也会替你计功补过的,下不为例嗷。”

鱼腥水一阵嘚啵嘚,把没理说成有理,把有理说成没理,把方的说成圆的,又把圆的说成方的,可谓方中藏圆,圆中藏方,深得河图洛书之妙。

看来石板上的秘密,也须以河图洛书之理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