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楚王莫不是消遣我等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天后。

朱桢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挣钱法子。

那就是,发行报纸,进而筹钱。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也要一步一步做。

先得把报纸发行起来,后续才有可能筹到钱。

说干就干。

朱桢立马行动了起来。

要发行报纸,首先就得需要人手。

当然,文盲不行。

必须得是识人断字的文人。

虽说这个年代,有文化的人不多。

可是,身为楚王,想要招募一批文化人出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他立马把消息散发了出去。

说是需要一批识人断字、会写文章的文人。

眼下,朱桢的名声在武昌城内正如日中天。

因此,很快就有许多文人响应,来到楚王府。

这一天,朱桢把登门的文人都集中在一起。

他决定,先要考验一下这些人。

大殿上。

朱桢环视诸人,声音中带着一股浓浓的**力:

“诸位,本王打算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如若成功,定会名流千古,不知你们可愿加入?”

此话一出,顿时犹如一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中,惊起了无数涟漪。

文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楚王说的究竟是什么事情?”

“如果成功,就会名流千古,这是真的假的?”

“楚王身份尊贵,应该不会骗咱们。”

“那便加入,搏他一搏。”

“说得对,加入!”

听到一众文人表示愿意加入,朱桢并不感觉到意外。

因为,这些文人有一部分是官员。

但更多的,只是没有官位的读书人。

所以,能与堂堂亲王拉上关系的事情,他们当然非常愿意。

“好了,既然大家愿意加入,那本王便说第一件事情。”朱桢清了清嗓子,道:“现在,随本王出来。”

很快,一干人来到院中。

院内,地上摆放着一块块石头。

石头体积颇大,看起来有些分量。

“这些石头,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众人不由疑惑。

朱桢板起脸,眉目肃然:“你们的任务就是,每个人搬起一块石头,送至府门口,接着,再返回这里,如此往返十次,才算完成。”

听到这,一众文人顿时感到非常疑惑。

楚王的葫芦里,究竟卖得是什么药?

“搬石头?这是要做什么?”

“读书人去做这些粗活,当真是有辱斯文。”

“楚王莫不是消遣我等?依我看,还是趁早离开!”

看到众人如此,朱桢仍旧板着个脸。

他声音微沉,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如果有人不愿意,就立刻离开!”

话音方落,就有一个人站出来,大步离开。

紧接着,陆陆续续有人相继离开。

一炷香的时间后。

场上站着的人,已经剩下不到原来的一半。

朱桢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他大手一挥,道:“现在,开始搬石头。”

剩下的文人卷起袖子,吃力地搬起石头,朝府门口走去。

其实,朱桢这么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其一,报纸是一个新生事物,发行起来一定会是困难重重。

所以,他要筛选掉那些眼高手低,自视清高,吃不得苦的人。

其二,办报纸这件事,只有他懂。

他需要一批完全听自己话的文人。

才能没有阻碍,顺顺利利地将报纸办起来。

时间飞速流逝。

搬石头往返十次的任务结束了。

一众文人累得大汗直流,站在原地大口地喘着粗气。

稍事休息后。

众人回到大殿内。

就座后。

朱桢双手一拍。

侍女鱼贯而出,将笔墨纸砚送到一众文人各自的桌案前。

朱桢面无表情,徐徐说道:

“诸位,纸张上写了一篇策论的题目,需要你们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文章,作出解答。”

顿时,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文人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人确实有真才实学,写得一手好文章。

可有的人却是滥竽充数,只想投入楚王门下,这才屁颠屁颠的赶过来。

答题开始。

有些人奋笔疾书,争分夺秒,生怕写不完。

可有的人左顾右盼,迟迟却下不去笔。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

“写上你们的名字,收卷!”朱桢沉声说道。

侍女把文人的卷子收上来后。

朱桢当庭批了起来。

对于交空白卷的人,立马将其淘汰。

对于思想不正的人,也立马淘汰。

最终筛选下来,一共剩下十五个人。

作为创办报纸的第一个团队,应该也足够了。

大不了后续缺人,再慢慢招就是了。

此刻,大殿内只剩下这十五个人。

他们面色忐忑,同时又带着一丝激动。

楚王口中,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究竟是什么?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朱桢沉声说道:“欢迎你们加入‘大明日报’团队!”

这十五个人顿时蒙圈了。

大明日报,是什么鬼?

怎么没有都没有听说过?

“听本王跟你们说。”

朱桢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大明日报,是我为即将所要创办的这份报纸起的名字。”

“至于报纸,它是一种纸质出版物,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

“你们想想,如果手上拿着一张大明日报,便能尽知天下之事,是不是非常神奇?”

听到这,这十五个文人顿时眼前一亮。

现在,取得外界消息最大的地方,那便是茶馆。

里面天南海北的人都有,消息灵通。

可是,里面的消息大多真伪不明,需得仔细分辨。

如果在楚王的带领下,这个大明日报真能创办起来,着实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王爷,我们该怎么做?”

“只需听我的安排就是了。”朱桢微微一笑。

接着,他先将报纸的相关知识通通讲了一遍。

这些文人很聪明,不一会儿就掌握了。

然后,再把这十五个人分为两批。

十个人当编辑。

五个人作记者。

至于朱桢,则自封为大明日报的主编。

当然,这些文人并不明白。

编辑的职责是什么?

记者的任务是什么?

不过,这不重要,以后再慢慢跟他们说。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为大明日报选择一个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