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纪委书记的眼药水 1

作为县委办公室的主任,李大为的身份有点儿微妙,这么说吧:如果把县委机关比作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他李大为就是衔接这架机器的一根必不可少的链条;如果把县委机关比作一个人的躯体,那他李大为就是这具躯体上的咽喉部位……怎么说呢,重要吧,好像挺重要;不重要吧,好像还真不怎么重要。反正,他的主要职责是给县委领导们搞好服务,尤其是要给书记耿天明搞好服务,上传下达,左右搞协调,头上虽然有一顶正科级的帽子,但实际上,就是一小跑腿的。

李大为是书记耿天明多年的铁杆跟班。耿天明在临江县当了八年县委书记,李大为就当了八年的县委办主任。这中间,有过几次提拔的机会,但县委把李大为推荐上去以后,最终都石沉大海,了无消息。李大为曾经在书记耿天明面前抱怨过,眼看着年龄就要过窜了,头上还是一顶正科级的帽子。往往这个时候,耿天明就默默无语,并不搭腔,偶尔,很用力地拍拍李大为的肩膀,叹息一声。李大为就知道,自己的提拔没戏,书记耿天明也没戏。

大多数时候,当领导的并不会明确地告诉你什么,他的心事和想法,是要手底下人去猜的。李大为当了多年的县委办主任,他清楚耿天明的性格,书记耿天明的沉默,有时候也是一种回答,而且是含义丰富的回答。算起来,耿天明是雎州市下辖区县里面资格最老的县委书记,但年龄却不怎么老,才四十二岁;李大为比耿天明小着几个月,四十一。

耿天明在来临江当县委书记之前,原本是雎州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正县级。当时的市委书记姓杨,叫杨百槭,跟耿天明的父亲是战友,在朝鲜战场上同生共死过,两个人是过了命的交情。杨百槭很喜欢耿天明,一直把耿天明视为自己的子侄,当做亲人一般对待。后来,区县班子换届,杨百槭亲自跟耿天明谈话,让他到基层去当一把手。杨百槭说,天明是自己人,我可以跟你实话实说,你下去,等一届干满,我会安排你回来当组织部长——在我手里,只能把你送到副地的份上,往后的路,得靠你自己走了。

耿天明就来了临江,那一年,他才三十四岁。

只是后来,事情起了些变化:先是省上的班子大换血,原来的老人手一个不留。紧接着就有了传言,说杨百槭是原省委书记的的左膀右臂,铁杆,“四大金刚”之一,估计要换下来。

时间不久,市博物馆于某一日忽然坍塌,侥幸的是未有人员伤亡——恰好那日参观者寥寥无几,工作人员耐不住性子,索性锁了大门去逛商场,这才躲过一劫。省上派了调查组,一查,该博物馆还是杨百槭当市长时经手的工程。只有五十三岁的杨百槭就提前歇了,调去省人大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当主任。虽说是平调,却是彻底闲了下来。

杨百槭卸任以后,市上又换了两茬市委书记。第一位是省上空降下来的,秘书出身,据说跟新任省委书记沾了点瓜葛。新来的这位市委书记,虽然没有把耿天明的县委书记撸掉,但也不怎么待见他,反正,其他区县,该市委书记去得勤些,呆得久些,唯独临江,爱来不来,来了也是走马观花,不吃饭不住宿,紧着往邻县赶。

后来就换了梁子懿当市委书记。之前,梁子懿在某地级市当市长,调来雎州当书记,虽说是平调,但市长是二把手,书记却是一把手,含金量大不相同。梁子懿来雎州以后,有一次市上开会,见耿天明非常年轻,就问他的年龄,得知他只有三十七岁,很是惊讶,说,雎州还有这么年轻的县委书记?梁子懿当场表态:“如此年轻的干部,我们得重点培养!”一边说着,还一边拍了拍耿天明的肩膀。只是后来,又没了下文,每次推荐和提拔副厅级干部,耿天明都没戏。

这段历史,李大为是知道的。他老婆林巧儿跟耿天明的妻子庞淑英是大学同学,一个宿舍的,还曾结拜过,认了姊妹。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放在那里,耿天明才放心让李大为跟了他这么多年,而且每次调整干部的时候,也是先让李大为拿个方案出来,再跟组织部长张庆海具体商量,然后开书记碰头会,最后才提到常委会上研究。

财政局长位子出缺的时候,耿天明征求过李大为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干一届财政局长。李大为摇摇头。他清楚耿天明的意思,财政局长是个肥缺,同样是正科级的职位,财政局长要比县委办主任实惠得多。有耿天明在临江县罩着,李大为如果去当财政局长的话,偶尔伸个手,占点儿小便宜,估计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但他不想去。他李大为也不想要那样的实惠。

抛开妻子林巧儿和耿天明妻子庞淑英的私人关系不说,在李大为的心底里,一直固执地认为:耿天明是一匹黑马,这匹黑马迟早会杀出一条光明前途来的,目前只不过暂时被困在了临江。李大为的这种心理,跟股民投资股票是一个原理,只要认准了一支优质的股票,就会一跟到底。

李大为不止一次盘算过,耿天明就是绩优股中的绩优股,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天。他知道,耿天明是那种有大抱负的人,绝对不会老是呆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就像他李大为,对大部分人认为的肥缺——财政局长一职——并不特别在意一样。

耿天明的沉默,至少说明了一点:耿天明这个县委书记,跟市委书记梁子懿之间的关系,尚未变得融洽起来,或者说,耿天明尚未站到市委书记梁子懿的行列中去。

说起来,耿天明的仕途之路,成也杨百槭,败也杨百槭。在官场上,派系之争历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但你只要在官场上混,就绕不开“派系”这两个字。杨百槭倒了,耿天明前进的步伐立马失去了方向,虽然县委书记的帽子还戴着,但要上个副厅级,就显得异常艰难。

李大为的遭遇也一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是耿天明这条线上的人,所以,每次市委研究干部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让李大为适时地出局。好在耿天明有自己的手腕,硬是让临江变得铁板一块,市上领导想要插手临江方面的事项,也得看耿天明心里高兴不高兴。

书记耿天明的心思,李大为有时候猜得出来,有时候,也是颇费思量。比如,在姬小江的任用问题上。

姬小江是耿天明一手调进县委办的,闲暇时,耿天明经常让姬小江陪他下围棋。鉴于这层关系,姬小江在县委办干了没多长时间,就提拔了个副科级,过渡了一半年,又落实了个县委办副主任的实职。后来,姬小江主动提出要去乡镇上任职,央李大为在书记耿天明面前提提。李大为就提了。他看得出来,耿天明比较喜欢姬小江,那么,提早培养培养姬小江,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年轻人嘛,前途还远大着哩。

谁知,耿天明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有一次,县委打算调整各乡镇班子,耿天明让李大为先拿个方案出来。李大为在考虑方案的时候,就把姬小江考虑进去了。名单拿给耿天明,耿天明却提笔把姬小江的名字勾掉了。

这让李大为大惑不解,但又不好明着问。身为县委书记的大管家,有些事情,是可以问的;有些事情,对方不打算告诉你的时候,则是坚决不能问的。姬小江这边,李大为还得瞒着,他不能告诉姬小江说,是书记耿天明不打算提拔他。李大为细心地注意过,看是不是姬小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惹书记耿天明不高兴了。注意了一段时间,也没发现不对劲儿的地方,耿天明对姬小江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亲和。

揣度不出来,李大为就不揣摩了。或许书记耿天明有另外的考虑,认为安排姬小江的时机不够成熟也未可知。现在是四月份,“五·一”长假快到了,耿天明交代过,准备长假之前去一趟省城,然后直接飞北京,去看望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耿一帆。李大为得提早做些准备。去北京看儿子嘛,庞淑英肯定也会跟着去,自己和妻子林巧儿是不是陪同前往,耿天明没有说,李大为也不好问,他只是给妻子林巧儿安排了一下,让她抽个时间,专门征询一下庞淑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