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杨开怀的小秘密

林卓自袖中拿出两封信,双手呈上。

姜堰未看,扔给司马军。

司马军略疑,打开信后,当即大惊!

第一封信署名乃是漠北名字,名叫脱脱,信上言明,杨开怀先前所赠后军都督府之部署其已收到,并依此重创萧羽,特意写信表示感谢!

第二封信署名乃是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赵越,信中言明萧羽一举一动,分明是杨开怀眼线!

原来,姜堰本就未想将宝全部押在高毅身上。

因而故意刺激杨开怀,见其上当,便将计就计,命林卓率人偷偷潜入杨府。

彼时杨府被围,四面火起,杨府上下一片慌乱,林卓手下飞鱼卫便趁机从杨开怀屋里偷了两封信。

其中信件颇多,杨开怀暂时无法发发觉!

“司马大人不是很能猜本宫心思么,这次怎的失算了?”

司马军释然一笑。

“殿下雄才大略,哪里是在下能比?”

“那杨开怀做梦都没想到,高毅一事乃是幌子,比起杨开怀诸般罪状,不值一提!”

“杨开怀虽说老谋深算,到底眼界不如殿下,自然败给殿下!”

姜堰将信收好,言道:“此事事关机密,不可透露!”

“你二人速去安抚百姓,之后本宫亲临现场。”

司马军与林卓异口同声道:“遵命!”

姜堰此举看似轻浮,实则能收买人心,二人自然不会阻拦。

来到偏殿,姜堰敲响房门。

连日来,萧蔷一直住在此处。

听见敲门声,萧蔷问道:“何人?”

姜堰道:“是我,林卓。”

萧蔷便放下心来,给姜堰开了门。

姜堰拿出点心,萧蔷便开心吃了起来。

吃完,萧蔷问道:“昨夜我见周围皆是火光,发生何事了?”

姜堰叹气道:“不过是太子与首辅争权,百姓因此受苦罢了。”

萧蔷忙问具体细节。

“后军都督府的军粮一直是由兵部控制的,杨开怀为加强与令尊联系,命令兵部尚书高毅断了军粮。”

“近日令尊服软,太子殿下有心争权,杨首辅为防止萧羽投靠太子,便要假借姜堰之手杀人灭口。”

“姜堰已然察觉,并未上当。杨开怀便狗急跳墙,伙同禁军将流民放进来,利用他们干掉高毅。”

见萧蔷并不惊讶,姜堰好奇道:“莫非你早已知晓了?”

萧蔷摇头,“我哪里知晓,是姐姐说的!姐姐说利大者疑,尽管杨首辅一再解释军粮之事与他无关,可获利者是他,谁能不疑?”

姜堰明白过来。

想不到未来的太子妃竟如此聪明伶俐。

如此看来,自己反倒省了许多事。

“还好太子殿下棋高一着,趁乱从杨家找到了两封信。”

“信?什么信?”

姜堰便将信拿出。

萧蔷伸手去拿,被姜堰闪开。

“万万不可!这是要呈给太子殿下的!”

“有什么嘛,我又不会泄密!再说了,你我乃是朋友,难道你竟信不过我?”

姜堰为难了一番,终将信递给萧蔷。

萧蔷看脱脱之信时并不惊讶,毕竟这信真假难辨。

可当看到赵越之信时,当即不淡定了!

因为她认得出赵越字迹,此必是其亲笔信!

“这该死的赵越,竟与杨开怀沆瀣一气,怪道他极力劝说我父亲将姐姐嫁到杨家,原是如此!”

姜堰忙把信收回来,“你可不许胡说,到时候再害了我。”

萧蔷表面答应。

见鱼儿上钩,姜堰借口有事离去。

正要出东宫时,杨衫月跑过来叫住姜堰。

“殿下,您已一夜未睡,不必如此操劳。”

“无碍!”

姜堰上前过了把手瘾,撩拨的杨衫月意乱情迷,却忽的停手,趁机离去。

杨衫月红着脸,一时无语。

姜堰来至西城,飞鱼卫正在帮助百姓。

见姜堰来了,纷纷行礼。

姜堰忙道:“大家快起来!昨夜喧嚣,不想禁军、衙役纹丝不动,全靠诸位,本宫方才能稳住局势,本宫在此谢过诸位!”

姜堰不卑不吭,却于无声处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衙役、禁军皆出自杨系,只有飞鱼卫隶属姜堰,平叛之功,自然要归他所有。

百姓们见状,忙跪下,异口同声道:“谢太子殿下!”

姜堰忙道:“大伙快起来,身为一国储君,竟令尔等遭此大难,本宫有罪!”

百姓们忙摇头。

姜堰把林卓叫来。

“如今青黄不接,大家所储粮食尽皆被抢,本宫不愿见你们饿殍遍野,因此诸位可让家中壮丁加入飞鱼卫,也算混口饭吃!”

古时打工者极少,多数人以自耕为生计,一旦粮食被抢,必然饿死。

姜堰此举,分明帮了他们!

因此,百姓们踊跃报名。

司马军赶了过来,言道:“殿下如此,真是一举多得。”

姜堰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其一,以工代赈。”

“其二,您于百姓有恩,这些人一旦加入,必然忠心。”

“其三,一旦人多,可与禁军制衡!”

姜堰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他从未想过与禁军发生冲突。

刘子敬也好,其余指挥使也罢。

他们并非杨开怀嫡系,不然手握禁军,杨开怀何必玩这等阴谋诡计,直接篡位多好。

对付他们,姜堰另有妙招。

司马军亲自主持大局,内阁再次空缺,司马军便道:“内阁不可无人,不如让徐英提前适应。”

姜堰笑道:“还是让本宫提前适应一番吧!”

司马军忙道:“殿下一夜未睡,恐怕......”

“本宫精力充沛,无需多言!”

不一时,姜堰来至内阁,开始批阅奏折。

越批阅,姜堰越是无奈。

怪道内阁首辅渐渐有了宰相之实,这等工作,实非人所能为。

其中各种琐碎小事,地方官吏明知如何解决,却执意上报。

姜堰并未亲临现场,哪里知道具体情况,只得依据经验处置。

傍晚,司马军回到内阁,忙向姜堰行礼。

“殿下如此殚精竭虑,实是国之幸,民之幸,天下之幸!”

姜堰并不受用。

“西城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已基本稳住,不消数日,便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