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空头支票

宋观南轻轻拉起小孩子的手:“你说你不知道读书能够干什么,姐姐告诉你啊,读书能够明事理辨是非,还能够参加我朝的科举,若是努力能当大官呢。”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宋观南总是分外的耐心。

面前的孩子只是听着宋观南说话,在前面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在宋观南说“当大官”的时候变了脸色。

孩子才不会管什么礼貌不礼貌,直接甩开了宋观南的手。

宋观南错愕地蹲在原地,有些不明白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话。

“我阿爷说了,大官没一个好东西,你让我当大官,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孩子指着宋观南,脸上写满了谴责。

一边的常禾却是皱了皱眉头,阴沉着一张脸站在宋观南的身后,不悦地看着这个孩子。

小孩被常禾吓了一跳,但是他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赌气地瞪着宋观南。

宋观南明白了症结所在。

“大官没一个好东西?你阿爷为什么会这样说?”

宋观南脸上依旧是挂着笑容,和善地问他。

小孩看见宋观南脸上的笑,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因为大官每天换着法子收税,我祖母得了病家里都没钱治病。”

听见小孩这样说,常禾愣了一下,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会对当大官如此抵触。

宋观南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那些是贪官,有贪官,自然也有父母官,你阿爷难道没有说过那位官员好吗?”

小孩怔了一下,抽着鼻子不肯说话。

宋观南笑着拉住他的手,摸了摸他的头:“如果你当官的话,你会不会当一个不收税的好官?”

小孩像是听不明白一样,懵懵懂懂地看着宋观南。

坐在一边树下的老人却是听见了全程,喊住了宋观南:“姑娘,不要多费力气了,现在哪里还有人愿意读书啊。”

宋观南听见这个声音,有些诧异地看了过去,只见老头坐在那里,手上拿着一只葫芦。

“老爷子为什么这样说?”

宋观南问他。

老头倒是笑了笑,像是听见了什么玩笑话一样。

“读书?姑娘去看看昨天新加的赋税就知道了。”

宋观南好奇极了,带着常禾就是往坊里走。

等她看到告示之后,脸色一瞬间变得惨白。

常禾也粗粗认识几个字,刚刚够看懂告示的程度。

“感念皇恩浩**,陇西战事频发,故玉门军征收士兵,年享二两纹银。”

看到这里,宋观南觉得,大昭命不久矣。

一两纹银一贯钱,一千文钱。

二两纹银二贯钱,两千文钱。

按照市价来算,一文钱,能够买两张胡饼,而两千文钱,足够一家三口在长安安安稳稳地活一年。

而且为了征兵,朝廷还放宽了年龄限制,这样一来,能够参军的自然都去参军了。

“女娃娃,你说,谁家还愿意孩子去读书?”

刚刚和宋观南说话的老者站在一边看着墙上的告示,一边说一边叹气。

宋观南紧紧地抿着嘴唇,半晌没有说话。

一边的老者却是感叹了一句:“每年进京赶考的学子这样多,有几个真的能够中举的?”

宋观南的脸上满是悲戚:“可读书的人越少,越看不见未来。”

“未来?哪能想到那么远?咱们这些老百姓,能活过一天那就是赚的,长安已经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了,你是不知道豫州那边,前些年闹了一场大饥荒,死了多少人?现在还有多少人吃不饱饭?”

老者说得头头是道,像是真的在劝宋观南不要对读书这样事情抱有太大的期望。

宋观南沉默了许久,直到老者已经说得口干舌燥离开了这里,她才低低地说了一句。

“我知道。”

这句话是在说豫州。

宋观南的心里面十分的清楚,自己当时能够离开豫州,完完全全是因为自己走运,遇上了宋彦文。

不然的话,她也只能窝在羊市里面,不知道被人买走更快,还是饿死在羊市被人分食更快。

穿越那天,六榕寺窗外张牙舞爪的黑影仿佛还在眼前,宋观南眼前一花,险些站不稳。

而一直注意着宋观南的常禾却是稳稳地扶住了她。

“我带你回家。”

常禾看着她一张小脸惨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直接把宋观南扛在自己肩上就往家里走。

宋观南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应,像是受到了什么打击一样。

二两纹银,这是军饷。

可是现在西北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去到那里之后是死是活也都是为之。

这二两纹银,几乎就是一个人买命钱。

买的是家里青壮年顶梁柱的命。

虽然说士兵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可以换来抚恤金。

但是大昭的抚恤金也不过四两纹银。

如果不在长安的话,四两纹银,足够一个人勤俭地活十年。

就算是在长安,那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钱财。

身处乱世,这样的买卖,很划算。

宋观南趴在常禾的肩头,眼神空洞,声音也像是从远处传来的一样:“常叔,您说……去西北打仗,真的能够回来吗?”

常禾走路格外的稳健,听见宋观南的问题,他叹了一口气。

“我们团……最开始有二百四十六个人,陇西李家堡一战,只回来了三十七人。”

“后来,圣人说要裁军,为的就是节省军内开支,我们团几乎都被除了军籍。”

说这话的时候,常禾的声音里面有着盖不住的落寞。

如果可以的话,他并不想退伍,哪怕是每天提着脑袋上战场,和那些蛮人厮杀,也好过在这长安里面,看着那些达官贵人寻欢作乐来得痛快。

“可是现在又在征兵,还加了价钱,节省军费……说得倒是好听。”

宋观南闷闷地说道。

就在她说完这句话的下一秒,她突然反应过来了什么,猛地抬起头。

“空头支票?”她脱口而出。

但是她也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这样说,常禾是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的。

她想了想,换了一种问法:“这二两纹银,昭国真的给得起吗?”

常禾脚步顿了一下,轻笑了一声:“给得起给不起,那是另一回事,老百姓相信朝廷的可不少,再怎么说,朝廷也比地主来得可靠吧。”

宋观南沉默了,她不得不承认,常禾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