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性格古怪的林业专家

自从去了一趟柯柯牙,谢俊平就对这片黄土高台魂牵梦萦了。绿化柯柯牙的梦想如同一粒种子,在他的心里生了根。

从此,白天他只要有空,就往柯柯牙跑。有时一个人去,有时拉着地委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去,足迹几乎踏遍了整片荒原。

到了晚上,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里,捧着植树造林的专业书籍认真研读,希望从书本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寻找解决柯柯牙绿化难题的好办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考察、走访加学习的方式,彻底融入了谢俊平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不知不觉中,就从寒意未消的早春之际,到了草木葳蕤的立夏时节。

五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夜色已深,地委办公楼里,书记办公室的却还亮着灯。

谢俊平正伏在案头,认真研读一本名叫《造林学》的林业专著。他的手中拿着一支钢笔,时而在书页上圈圈点点,于空白处留下一条条读书笔记,时而笔锋停顿,盯着某一行字凝眉沉思。

今夜同样还没入睡的人,还有程良才。

今天轮到他作为带班领导值夜班,他在办公室里加班处理公务到深夜,困得眼皮直打架,正准备去值班室检查一下干部值班情况,路过书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却发现屋内亮着灯。

程良才脚步一顿,心中微怔,困意全消,脑子里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这么晚了,书记办公室里怎么还亮着灯?谁在里面?现在正在做什么?

他伸手敲了敲虚掩着的办公室大门。

“当当当!”

“进来。”

屋内传出一道熟悉的声音。

程良才推门走进屋内,见谢俊平捧着一本书,正端坐在办公桌后,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谢书记,已经一点多了,您还没回去啊?”程良才尴尬地解释道:“这么晚了,我看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想来瞧瞧谁在里面,没想到是您啊!”

“已经这么晚了吗?”

在程良才的提醒下,谢俊平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才猛然惊觉此时已经到了深夜。

他举起手中的书,感叹道:“我最近读到一本林业学方面的好书,书中内容写得深入浅出,很实用,作者是个很务实的人,在植树造林方面很有见地。这几天我一直在反复研读,没想到今天竟不知不觉看到了半夜。”

程良才随着谢俊平的动作,将目光转向他手中的那本叫做《造林学》的书籍上。

看到这本书,程良才面露惊讶。

“谢书记,原来您正在看这本书啊!这本书的作者名叫林盛华,我认识他!”

“哦?是吗!”谢俊平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追问道:“老程,你快跟我说说这个林盛华究竟是什么人?”

程良才回答道:“谢书记,说来也巧,这个林盛华就是咱们阿克苏人,目前在地区实验林场当副场长,今年五十岁,是五十年代进疆的支边青年,在实验林场工作了近三十年,可以说一辈子都在跟树打交道,人送外号‘树痴’。”

程良才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盛华的身影,瘦高个、麦色皮肤,不苟言笑,手上满是老茧,眼睛里只装得下各种苗木。只是他的性格着实有些“古怪”,叫程良才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评价。

谢俊平并不知道其中还有“隐情”,他从程良才口中了解到林盛华的基本情况后,立刻大笑道:“太好了!这就叫‘打瞌睡时遇到人送枕头’!这个林盛华就是阿克苏急需的人才啊,真没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林业专家竟然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谢俊平高兴极了,他握紧手中的《造林学》,兴奋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一口气说了三遍“太好了”,恨不得立马就见到林盛华本人。

程良才见状,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一咬牙说出了“隐情”。

“谢书记,您先别忙着高兴,这个林盛华有个古怪的‘三不原则’。”

“老程,什么叫‘三不原则’,你就别卖关子了,把你知道的情况通通说清楚。”

程良才无奈道:“所谓‘三不原则’,就是指林盛华这个人,不爱与人交流,不愿离开地头,不要组织提拔,一门心思扑在苗圃里,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跟他嫁接培育的那些苗木待在一起。不过嘛,撇去他有些古怪的性格来看,他确实称得上阿克苏地区数一数二的林业专家,在植树造林方面是最顶尖的行家里手。”

谢俊平听后却并不在意。

“嗐,我还当是多大的事呢,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难免有些怪癖,改天我要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个林盛华!”

“谢书记,这……”

程良才担心林盛华的犟脾气惹恼了谢俊平,还想再劝,谢俊平却打断他,胸有成竹地说:“他林盛华不是外号叫‘树痴’吗?我请他来搞绿化工作,让他能天天种树,在阿克苏城边上种出一片新绿洲,他肯定乐意。老程,你就放心吧。”

程良才被谢俊平说服了,他点点头道:“好吧,谢书记,您亲自出马,一定能说服林盛华。”

地区实验林场位于阿克苏市城郊东南方向,成立于1960年,面积将近17万亩,是新疆最大的国营平原林场,传说地区实验林场的地块,是当年时任阿克苏地委委员、地区实验林场第二任场长的李保庆骑马打桩亲自“画”的一个圈。

当年的地区实验林场,在这片广袤荒凉、盐碱斑驳的戈壁滩上,就像是一座孤岛,仅有几间粗糙的土坯房,几条尘土飞扬的土路。1966年,二百余名南京支边青年离开家乡,来到这里,他们扎根边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这里度过了**燃烧的青春岁月,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果树、苗木,将昔日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享誉全疆的绿洲果园,成为了新疆红枣产业的策源地。

六月初的一天,谢俊平来到地区实验林场,眼前是一片浩浩****的绿色,他心中感到由衷的喜悦,觉得此行有价值、有意义。他心中不禁想到:实验林场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各族群众生活在一片绿荫之中,什么时候阿克苏全市、全地区的绿色能从零星分布的一小片、一丁点,连成一整片,让整个阿克苏都置身于林海的怀抱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