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拒绝了?正常

“刀笔如椽,心中常念百姓;家国天下,不过三五亲朋。”他琢磨不透后半句与前文的关联,但是看到单县长签上的大名,他知道这道保险已经上了。

他骑着车子到传达室和门卫聊了几句,出了大门,又到附近的两个大单位的门岗上唠唠嗑。

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城西的废品收购站,丢给看场子的人一盒烟,然后就搬了小凳子坐到报纸堆里,拿出昨晚记录的笔记本,翻报纸看,有用的信息就剪下来,把笔记本前边以前遗留的旧笔迹给粘贴严实。

这样忙了一天,眼看着到后半晌,他才起身离开,路上顺便取了定做的礼物。

宋乾坤到家把所有需要的东西再仔细过目一遍,从申请书到后边的一系列操作,在脑子里模拟一遍现场。

确定没有遗漏,他就烧水冲澡洗头换衣服。

略微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就闭目养神等着约定的时间。

天色暗黑,他们来到了那条巷子里,白天寂静无人的街道,此时不时有人从里边走出来,几乎都抱着装着烟酒的箱子。

王老师和宋乾坤嘀咕:“肯定是送礼的,看看,都不收。”

“说不定连门都没进去。”张校长观察仔细。

他看看宋乾坤随身背着的一个挎包,虽然鼓鼓囊囊,看撑出来的棱角,里边貌似装的是书。

张校长敲了门,报上名字,大门上的小锁口开了,一扇刚够露脸的小口,手电照在他们身上,看到三个人两手空空,里边的人才开了门,放他们仨进去。

宋乾坤深深吸了口气,让自己放松一些,绷得太紧了脑子就反应慢。

院子很小,有个压水井和池子。

张校长走在最前边,王老师紧随其后,然后是宋乾坤。

老式的客厅,沙发上还坐着两个人,竟然也是教育上的熟人。

领导热情地起身握手,然后招呼他们坐了。拿了杯子给他们倒水,三个人说着不用不用,茶水还是倒上了。

“老张呀,你和王老师真是稀客。”

寒暄了几句,张校长看那两个客人并无起身告辞的意思,就知道得抓紧时间说了。

张校长笑:“我这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不,有事求到您这里来了。”

领导脸上的笑容收敛了,看向宋乾坤。

宋乾坤起身,从挎包里取出申请书,双手递过去。

领导用手指点点桌面,他就又走近些放到人家指点的地方。

“这是我的申请书,也是情况说明。”宋乾坤陪着笑脸说。

领导上下打量他一眼,抬手示意他坐回去,却也并没有拿起那申请书看的意思。

一阵万分尴尬的沉默。

王老师主动说起宋乾坤的体育特长,说他打篮球打得如何好,长跑跑得如何快。

“他特长比赛成绩如何?”领导很温和地问。

王老师立马就叹息了,为难地解释说他运气不好,生病错过了特长生的比赛。

张校长救场说了宋乾坤在学校的成绩进步情况和巨大潜力,夸他的字写得极好。

领导这才把视线放在申请书上,一看,觉得字确实不赖,就拿起来细致地看了下去。

看完后,沉默片刻,手指节在桌面上缓慢地敲了几次,然后表情显得十分为难。

在三人的殷切期盼下,他叹口气说:“差一分和差五十分本质一样,都在录取线下,找我的人太多了,你们真不知道我的难处,哎呀,这件事回头我会和学校的领导层研究研究,才能决定,你还是回去等通知吧!”

说完,就把宋乾坤的申请书朝他递过去。

这动作,哪里可能还会和学校的领导层研究呀!

宋乾坤神色自若,他恭敬地起身接了放回包里收好,说:“乔老师,您肯定很奇怪我为什么喊您老师,而不喊您校长,因为您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偶像。”

他说着从挎包里取出一本书,弯腰恭敬地递过去,说:“乔老师,这本书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我经常读,您在我们山里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个偶像一般坚强的存在,也是激砺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今天借着机缘,我能不能请您给我签个名,也不枉我喜欢您很多年。”

领导怔怔地抬手接过,是他的书,是他最早的一本诗集,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哪一位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都是像孩子一样熟悉和心疼。

他手指轻微地抖了下,十分慎重地翻开被翻得有些卷边的书。

看得出来这孩子很爱惜书,即使书边都翻毛了,书页上还保持得十分干净,字里行间还有一些小字的批注。

张校长看领导入神地翻看作品。

他抬手一拉宋乾坤,和他换了位置,玩笑说:“你坐这里,和你的偶像说话方便。”

宋乾坤听话地坐了过去。

他斟酌片刻说:“我同学的姐姐在一中,说过您的经历,说有学姐说,上小学的时候,你教她们语文,是个代课老师;她上初中的时候,你教初中,已经是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的正式老师了;只上了半年班,你就又去进修了;等她上了高中,你又教了高中,教学成绩连年优秀,她考上大学,您就当了校长,您这一路进取,对我们年轻学子来说堪称励志!”

“你在大家的眼里就是一个传奇,会拉着手风琴唱歌,会写诗,善属文,你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就是这首歌,学姐们都说比磁带里的都唱得好听。”

“进一中上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您的风采去的,我也一样。”

乔校长抬头看宋乾坤,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羞涩,还有克制不住的激动,他的崇拜发自内心。

随着少年的描述,他仿佛回到曾经青春洋溢的时光。

那些随烟尘散去的欢歌笑语,一点点地在眼前变得鲜活。

这少年能读懂他的诗,写的批注也有新意,显然很认真地读过。

他随口念了两句特别喜欢的诗句,宋乾坤立马就接着那句子背了下去。

真读过,还背过?

乔校长压下心里的欢喜,又翻出一首诗,读了第一句,宋乾坤立马就背出来后边的,一字不差。

少年声音清澈,仿若沉入诗境,不缓不急又抑扬顿挫地吟诵完,还很巧妙地补上两句心得——老师这首诗,可激热血,可**豪情,写尽少年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