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心理问题

还是在上次见面的房间,宋灿阳被狱警带了进来。

宋乾坤不动声色地打量他,爸爸瘦了很多,头发显出花白的样子来,曾经有些发福的脸清瘦下去,如同困兽一样的郁躁之气少了很多,替代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表情。

宋灿阳看到儿子,那麻木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改变,他努力想着见儿子最重要的事,问:“你考试啥样?考上高中没有?”

“考上了一中!国庆节放假两天,开学就是摸底考,压力挺大,就没过来看你。”宋乾坤一板一眼地回答。

“好小子,你真考上了?”宋灿阳的脸上有着不可置信的惊喜,近乎麻木的眼神几乎是瞬间就鲜活起来。

“爸,咱家可没有熊爸爸把所有理想都寄托在儿子身上那回事!”宋乾坤一看他的表情就了然他的心思,当即开口就怼了过去。

宋灿阳嘴唇抿得紧紧的,这小子最知道如何堵住他的嘴,真是知父莫若子!

“你别把希望朝我身上放,托您的福,我高考公检法和其他高端机密专业这方面的院校直接被你给掐灭了。”

宋灿阳不可置信地问:“都是新时代了,咋还有这祸及家人的规矩,不会吧?”

“我也希望不会。”

“我和你妈都离婚了,法律上你被判给了你妈,要不你改成你妈的姓?”

“估计不成,你看我今天坐在这里,就知道无论如何我都是你儿子。”宋乾坤看着爸爸脸上的焦灼不安,有些心酸,一个信奉长子传香火的人,连儿子改姓都能接受了!

如果不是因为爱,就可能是他生无所恋了。

宋乾坤这次过来预约时,上次认识的狱警告诉他,临近国庆节,担心罪犯出问题,管理十分严格,让家属见面也是为了稳定罪犯的消极情绪。

所以,狱警在一边荷枪实弹规矩地站着,父子俩是不可能有和上次一样的那种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唉!”宋灿阳懊悔地抱住头,这个他一直刻意忽视甚至无视的烂泥一样让人心烦的儿子,竟然这么聪明,他真想不到有这么一天,自己会带累儿子的前途。

宋乾坤看狱警一直站在身边,就说:“爸,后悔自责只能损耗身体,破坏健康,凡事朝前看;

国庆节马雷家老大儿子结婚,照宝镇能出来看热闹的,估计都得去他家帮忙,新房在最东边的化肥厂,距离文化馆前的大路口很远,所以,那天不会有熟人去看你;

既然都是生面孔,什么就都无所谓了,最后这一关,你好好挺过去,以后就是平稳的服刑期了。”

宋灿阳脸色木木的沉默。

他很清楚国庆节批斗大会的盛况,因为他也是年年热衷围观批斗大会的一员!

这时候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很少,加上批斗的人都是各个村镇偷鸡摸狗或者欺男霸女的货色,所以国庆节是整个宜城所有村镇的盛会。

那一天以文化馆前的十字路口为中心,四辆大卡车并列着组成一个高高的批斗台,被批斗的罪犯五花大绑地站在上边,接受全县人民的审判!

在领导讲话之前,各个村镇的锣鼓家伙都会轮番表演一场,坏人被制裁,民风回清正,这都是值得老百姓们欢庆的事情。

表演到上午十点,领导就位,县长先发言,告诫乡亲们要引以为戒,然后武警战士挎着枪,开始推出一个个的犯人,让他们站在批斗台上,犯人的胸前挂着一块红色的木牌子,写着大大的姓名和罪名,播音员坐在驾驶室里逐一诵读他们的罪恶行径。

这些人得罪过的乡邻或者仇敌,就会借此机会破口大骂,或者冲他们扔烂菜叶子或者脏臭垃圾,有的罪犯被砸得头破血流。

野蛮是绝对野蛮,但震慑力显然是巨大的!

这也是威慑坏人的有效手段。

很多地方的民风淳朴,并不是真的没有坏人,而是某些想作奸犯科的人,只要想到犯事儿被抓后的批斗大会,几乎就足以把心中的恶念压制住。

一个人要是在国庆节时被批斗过,一家子的名声就臭了,不仅仅是做人都抬不起头,连子侄兄弟姐妹的婚事都可能要黄了,没有订婚的在本镇就无法找到愿意结亲的人,即使找到愿意结亲的丑女人,彩礼也可以有恃无恐地要得高高的。

所以很多被罪犯牵连的亲人,都赶在审判大会前,把儿女们的婚事火速解决掉。

宋灿阳很庆幸儿子还能考上高中,以后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在外边找个工作,娶个不知道家里底细的媳妇,日子倒也不会因为自己而坠入谷底;但是家里兄弟五个呀,那么多的侄儿、侄女不得恨死他这个伯伯?

宋灿阳以前看着那些脖子上挂在牌子游街的犯人,觉得一个男人要是活成这带累宗族子弟的熊模样,干脆一根绳子挂到树上完结了事,祖宗爹娘的脸皮都被人扒拉下来,还有啥颜面活着!

没成想,很快这事就要轮到他头上。

他无数次都被游街的噩梦惊醒,醒了就睁着眼睛熬到天亮,真是熬得他心神俱疲。

宋乾坤看爸爸一直沉默,只能绞尽脑汁给他鼓劲儿,说:“我看过《深圳特区报》,那边的政策真的放开了很多,允许做生意,我上次给你描述的地方就是深圳,真的存在,你看看,这是我从报纸上剪裁下来粘贴的信息。”

宋乾坤说着拿出一本粘贴本,翻开递过去让宋灿阳看。

他暑假时又去王城公园找宋老院长了三次,换着借阅《深圳特区报》,宋老头存的报纸实在太多,看他真喜欢,后来就把收藏的有新闻价值的旧报纸都送给了他。

宋乾坤一直惦记着爸爸未来的去处,就十分有耐心地阅读,把有用的信息给整理出来,裁剪粘贴在笔记本上,他琢磨良久,理顺了思路,感觉国家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上次他发表的那篇批驳的社论,竟然掀起了《羊城日报》和《深圳特区报》的论战,一个是业界老牌标兵,一个是政策新贵,相互监督,打起舆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