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蓝图
张琴陪着张雅来到嘉欣家走访,了解嘉欣上网课的情况,询问失踪受伤的原因。妹妹高兴地拉着张书记的手,问是不是“散步”回来了。张书记摸着妹妹的脑袋说,肚子里有一个宝贝了,不能去散步了!
张书记仍然戴着口罩,那两只眼睛就更加突出,更加明亮。爷爷下河去收网了,奶奶去山上放牛去了,只有三个小孩子在家里。张琴扶着张书记在一张凳子坐下来,叮嘱张书记小心,也提醒三个小孩子小心,千万不要撞到张书记身上。嘉怡看着张书记的大肚子说,将来小弟弟出生了,我还能去你家吗?张琴笑着说,你奶奶不同意你跟着张书记,你想去也不行,说是你妈妈回来了,找不到你会着急的!
嘉怡有点茫然的样子。嘉欣和妹妹却笑了起来。张书记跟嘉欣说,上次你上山失踪,是不是想去找妈妈,结果迷了路呢?
嘉欣摇了摇头,说,我是想知道什么是“散步”。
张琴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散步”还需要研究?迈开腿不就是了?
张书记对张琴说,你不知道这可能是我们之间的误会。怀上孩子之前,那次我去山上散步,嘉怡拉住我,说要我去她家坐,这小家伙可热情了,我就告诉她们我要去散步,没想到嘉欣听到了,倒研究起来了。
张书记又对嘉欣说,那你说说,你知道什么是散步了吗?
嘉欣说,我知道了,散步就是去高寨看瀑布群和水车!
张琴听了有些吃惊,问,山那边还有个寨子?还有瀑布群和水车?
张书记说,我知道有瀑布群,倒是不知道还有水车呢。我散步不是为了看瀑布群,我每次爬到山顶上,能听到瀑布群的声音,但我只看过一次,因为再往前走,天就会黑下来,时间不够,那次我是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才去看成的。
张书记想到了嘉欣的问题,就说,我散步呢,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呀。那时,我家的大男子主义说要再生个二宝。他是医生,说要二胎健康,当妈妈的就得身体健康,这样就要求我天天锻炼。我来驻村,他不同意,说不能监督我锻炼。我坚持要来,答应了他锻炼的计划。于是我在村里时,每天打卡散步,每天在散步的山路上拍一段视频,算是接受了他的监督。
嘉欣听了有些失望,说,为了锻炼身体?我们老师告诉我们,锻炼身体就打球跳绳,可没有教我们散步的。再说,村里的人从来不散步,阿姨们只是聚在小店前跳操,男人们下地劳动。你散步肯定不只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看水车,那水车可好看了!
张书记说,我还真没有看过水车,你这么一说,我倒又想去散步了,可惜有个小宝贝在身上,我不能去散步了。
张书记问张琴,你知道什么是水车吗?
张琴说,当然知道呀,大学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旅游,湖南凤凰呀,广西程阳呀,都有侗寨,都有水车,在溪河边吱吱呀呀地转。
张书记说,这我也知道,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就是在湖南平江拍的,那个乡邮员带着儿子走邮路,就要经过一条山谷里的溪河,有几只大水车吱吱地转动,把小河的水提送到农田里去。就是那条溪流里,那狗会浮水过河,会替主人捡来树枝取火。
嘉欣听了,说,我们山里的水车可不同,旁边没有农田,而且只有一架,我们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后来晶晶的奶奶说,这是用来榨茶油的,水车边还有一座油坊。
张书记听了,饶有趣味地问,真有这样的油坊吗?这可好了,我们同事正要找一座油坊,说是拍摄“非遗”片子呢!就是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了,你看,多么稀罕!同事知道我们来这里驻村,知道梅江边是盛产茶油的,只是他一直没找到还在用的老油坊。他倒是寻找过油坊,但油坊里都换成了电力压榨,没有这水力的老东西了!
张琴知道张书记说的同事是谁,就是文化馆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和整理的朱老师。张琴说,我开车带你去一趟,拍些图片给朱老师,看是不是他需要的材料。但嘉欣说,这水车破烂得不成样子了,只有半只轮子,溪边的引水沟也没有水了,拍了也没用,除非我们把它修复好了!
嘉欣把“修复”这个词说出口,自己也有些吃惊。这是她无意识的语言,就像她看到半个月亮,就会想起满月,看到半只轮子就会想起整座水车。当然,这是她隐藏在心里的一个想法,所以顺着张琴姐姐的话,就脱口而出了。
张书记想了想,说,虽然是破旧的,还没有修复好的,但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她叫张琴现在就去,抓紧时间。张琴问嘉欣,去水车的路能开车吗?那路可不可以通车呢?
嘉欣想了想,那路倒是水泥路,但非常陡峭,就是不知道姐姐开车会不会走这样的山路。张琴听了,吐吐舌头说,我看还是算了,我不熟悉这样陡峭山路,驾照才拿到不到一年时间,再说那山路危险,张书记肚子里的宝宝也不会同意我们去!
张书记听了,有些遗憾地说,那你跟嘉欣一起去吧。
带着张琴姐姐去看水车的路上,嘉欣一路指指点点,兴奋异常,仿佛她的重大发现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嘉欣没有想到,张书记说散步真的不是为了看水车,但知道水车后却比嘉欣还关注那座破旧的水车。
一周之后,张书记又来嘉欣家里走访,正好遇上了来串门的李木匠。张书记说,正好,我正想找你,你家在河湾边山坳里,不太好通车,而我行走不方便。今天我就想上你家走一趟,正好你来找老朋友喝酒了!
嘉欣不知道张书记为什么对木匠这么客气,一边看书,一边支起耳朵听着。原来,张书记热心地向木匠请教,是问这水车还有没有可能修复。木匠说,修复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有没有修复的必要,现在榨油都在圩镇的店铺里了,电闸一拉就是,根本不要水车来带动碾盘。
但张书记说,修复水车不是为了榨油,而是为了观赏。
嘉欣非常吃惊。毕竟是城里来的人,知道水车是用来观看的,而不是做来实用的。难道张书记要把高寨变成一座公园?但接着张书记说了一大通理论,说她跟镇里和村里都商量过了,就想修复这座水车,但大家都认为修复没有意义浪费资金。
镇长说,我们要把村子建得漂漂亮亮,是没错,但我们要把钱花在公路沿线,所谓雪花膏要搽到脸上,修水车就是把雪花膏搽到屁股上,这可怎么行?!镇长那天跟张书记开着玩笑。张书记说,我脸上没擦雪花膏,只是洗了脸刷了牙,我们不是要雪花膏,只是要干净整洁!
没有人同意张书记修复水车的建议。但张书记没有气馁,跟木匠说,我知道我们乡村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搞建设,会有大量的资金下来。这些资金当然都能落到实处。比如,沿着河湾建一排水岸走廊,让人们来村子里可以走到河面上,像公园一样休闲赏景。比如将所有的街道都美化绿化,变成梅江著名的水岸新村。比如沿河种上了排水杉,结束水库修建后沿岸树木光秃秃的历史。比如这河边的公路上建造几个船型景观,让大家远远就知道这个标志性建筑。比如村里要建一座村史馆,记录这座村子的过去。比如可以建一个展览馆,把各家各户渔樵耕读的用物收集起来,摆放在展厅里,让大家有个纪念。还可以让木匠篾匠制作一些小号的篮子或水车,作为玩具,变成旅游纪念品……
一口气,张书记说出了自己的全部想法,就像描述脑子里的那张蓝图。张书记那晚说得有些动感情。她还摸着肚子里的二宝说事。她说,宝宝越来越大了,在催我回城里去了,两年的驻村时间就要结束了,我想在离开村子的时候,最后几个月时间,给村子里留下一点纪念,到时我和宝宝一起回来看看。
张书记接着说,新村五年后必然会是个乡村旅游点,这里有库区风光又有高山瀑布,成为网红打卡点是没有问题的。到那时,我们的嘉欣就是功臣,是她最早注意这座水车。现在的关键是,这些项目都得到了镇里的同意,只有这座油坊没有通过。
张书记对这座油坊情有独钟,张琴甚至笑她看电影入了迷,一定是《那山那人那狗》迷住了她,那可是日本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张书记并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她对木匠说,你有没有觉得,如果水车再次修复起来,对村子有非常不一般的意义?
木匠摇了摇头。
张书记说,在梅江边这个村子里,有许多过去的事物只能摆到屋子里观看。你看,那些破旧的小船搁在河岸,破旧的风车放在屋檐下,都离开了原来的所在。那石磨,那耕犁,那箩筐,都只能作为装饰点缀着村民的新房。我到过外头参观,这些旧物摆在各个路头,房前屋后,是增加了一种古色古香,但它们都是死物。只有这座水车,还可以回到以前的场景之中,跟溪水一起转动。这充满象征意义!你看,这水车重新转动起来,意味着这几十年停下来的村子,重新活了过来!
张琴说,张书记真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像领袖一样指点江山,说一声高峡出平湖,就要修一座水库;说一句天堑变通途,就要架一座桥梁!张书记说,这可不是浪漫的想象,规划是需要能力和事实来检验的。
灯光并不亮堂,甚至比不上张书记急切说话时的目光。嘉欣喜欢看张书记说话的样子。嘉欣的奶奶把一只火笼送到张书记跟前。张琴赶紧接过去,一副小心的样子。接着,张书记又跟木匠谈了起来。
她问木匠,你这段时间在家里赋闲,愿意不愿意用这个水车来练练手,帮村里修好这座水车?当然,没有工钱,但材料我们单位来负责。这样,我们就不纳入上级政府的项目里去,就不需要规划立项了。
嘉欣隐隐懂得,这是张书记让他参加一项义务劳动。
嘉欣更加激动起来。虽然她的小屋子隔着一堵墙,但她能隐隐约约地听着张书记和木匠的交谈。她更加感到自己发现水车,功劳确实不小。而且,张书记说的那个象征意义,对嘉欣触动很大。水车停了下来,村子就停了下来。村子停了下来,妈妈就离开村子。水车重新转动,村子就重新活了过来。村子重新活过来,妈妈就回到村子里……嘉欣越想越开心,这是一个非常有道理的话。只有张书记能够说出来。
那么,那天雅丽跟晶晶说的,要妈妈还是要水车,就不是一个选择题了,而是一道因果关系的答案。
但木匠一直没有吭声,只顾陪爷爷喝酒。嘉欣竖起耳朵,等待沉默的木匠开口。
过了一阵子,才听到李木匠的声音。他说,张书记安排的事情,我当然会支持!但我不能马上答应,我不一定有能力修好这架老水车!李木匠顿了顿,你们知道的,这可比做一架新水车更难!
嘉欣听了,不禁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