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蓝鲸骨架
D90平台是国外公司千锤百炼设计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不足和隐患早在各种的实践中被发现,进行了严密的修改,这根本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设计方案。
冯晨一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却是将这个成熟的方案拆解开,然后让其能够符合蓝鲸号异乎寻常的技术规范。
这就好比有人送了一件高档成衣给你,质量款式上乘,却不符合你的身材,需要你自己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衣服还需要保持同样甚至更高的优秀品质。
这不仅仅是看起来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做起来更是一件堪比蜀道难的难题。
关键是技术载荷需求只要增加一点儿,基础相应要提高的强度就会成倍增加,光是表面上的数据就足以让冯晨一感觉到头疼不已,即便如此还是有更多山海一般的数据涌现出来,几乎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更改数据。
设计组的成员们只能不断计算着,一点点地朝着目标前进,犹如一艘狂涛骇浪中的小船,满心希望地能够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
“冯博士,按照这个数据要求,平台恐怕无法承受如此这么多的设备!”负责计算承载力的设计师突然找到了冯晨一。
冯晨一愣住了,这种基础性的错误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啊!
“你确信计算的没有错误吗?”虽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已经计算了三遍,结果都是一样的!”设计师无奈地讲道。
冯晨一看着上面标红的数据,表明原有的平台强度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数据压力,必须要再次加强。
“现在咱们的基础平台数据是多少?”冯晨一皱着眉头问道。
“平台总长115.0 m、型宽78.0 m、管架甲板高度42.4 m,浮筒长110.0 m、宽16.0 m、高11.6m,立柱长16.0 m、宽16.0 m、高22.0 m,上层平台长74.0 m、宽74.0 m、管架甲板长77.0 m、宽78.0 m,工作吃水23.6m,排水量52 932吨,工作环境温度-20℃~40℃,海水温度0℃~35℃!”
这些数据早就熟记在设计师们的脑海中,张口就说了出来。
“基础平台的数据不足,我们可以将平台的宽度增加,相应提高浮筒强度,长度可以略微增加一下!看看数据是否符合!”
既然强度无法承受,那么就加强,扩大平台的规模,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是需要在经济和效果之间进行取舍了。
设计师愣了一下,他似乎没想到冯晨一居然用这么个看似最笨最粗暴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冯晨一回头看着有些呆滞的设计师,“怎么?这个方法不行吗?”
“可以,当然可以了!”设计师苦笑一声,他还以为博士还有特别的招数呢。
设计师立即通过承压数据,推算出了适用的平台尺寸,很快一座长117米宽度超过90米高度在将近一百二十米的庞然大物就这么在图纸上诞生了。
如果说D90平台占据了一座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话,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还需要额外的增加四座标准篮球场。
“我的天啊!”等承载数据出现在冯晨一面前的时候,他瞬间发出了感慨。
蓝鲸号在纸面上的数据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了,而且根据设计要求,拥有超过三千五百米作业水深,钻探深度可以达到一万五千米,具备在全球深海作业的能力。
这才是真正的蓝鲸,一头能够纵横四海的庞然大物,一座超乎寻常的超级工程。
庞大的数据被冯晨一摆放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小组成员们都傻眼了,继而大家都是一片兴奋,能够拿到世界第一的称号,而且自己要参与其中,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荣耀。
“就按照这个数据,立即拿出基础平台的设计方案!”冯晨一一锤定音。
大家立即忙不迭地展开了设计工作,从各方面都对蓝鲸号的基础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设计。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被誉为海工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这并非没有道理的。
海上钻井平台自从诞生的那一日开始,就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停地升级换代。
最初使用的是固定式钻井平台,那是将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钻井平台的稳定性非常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钻井的成本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诞生了许多移动式的钻井平台,比如说坐底式钻井平台,利用沉垫加压载坐于海底,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但是受制于作业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
还有一种是对海底适应性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台能够顺着桩腿上下升降,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
然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长度总归是有限的,如果要在深海进行钻探工作,就无能为力了。
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应运而生,它由工作甲板和下船体组成,之间用支撑立柱连接,作业的时候可以将大部分的浮体都沉入海平面以下,最大可能地减少海浪的影响。
蓝鲸号的基础平台就是半潜式的,它拥有两座犹如鱼雷一般的巨大沉箱和四根超大型的立柱,能够支撑起数万吨重的身躯,立柱的上方是巨大的平台,用于建造钻井平台所需要的各种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区。
中国南海一贯是热带风暴聚集的地方,每年都会有数量惊人的风暴肆虐,蓝鲸号要想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具备正面抗衡风暴的能力,庞大的身躯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基础平台的设计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需要把所有能够想到的问题全部都考虑进去,从安全性到经济性,从科学化到人性化,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事无巨细。
一个个设想化作了一张张图纸,在身旁堆积如山,最终化作了一个巨大的蓝鲸骨架。
在夜以继日的设计中,在废寝忘食的工作下,冯晨一小组拿出了基础平台的设计方案,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足足两周的时间,这让四叶草的设计师们咋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