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勃然大怒
朱元璋等了半天,只等到朱允炆这种是个人都能给出的答案,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与已经去世的太子朱标相比,太孙朱允炆简直幼稚到家了!
就连一旁的方孝孺在听到了他的话后,都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凉国公蓝玉如今官拜总兵,总领天下兵马,岂是说杀就能杀的?
眼下,人家还只是意图谋反。
若是按照朱允炆这般行事,那蓝玉还不直接起兵?
神州大地战乱数十年,刚刚迎来太平,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再看见刀兵四起。
身为储君,更应该明白这一点。
然而,朱允炆却根本没有这种意识。
在他看来,天下苍生皆为刍狗。
无论是谁,胆敢忤逆,必将其碎尸万段。
“允炆,有些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蓝玉目前正在建昌平叛,即便铁证如山,也该先将其召回京师再做打算!你还是再仔细看看那第二封奏折!”
对待其他人,朱元璋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可朱允炆毕竟是他钦定的皇位继承人。
治国理政之道,该教还是得教。
这本来是太子朱标的工作,可谁让他英年早逝了呢!
朱允炆根本没把第二份奏折放在心上,此刻听皇爷爷重点提起,这才仔细端详了起来。
可是他前前后后看了三遍,仍旧没弄明白区区一个商人迁离京师的小事,如何比蓝玉谋反还要重要。
实在想不出所以然,朱允炆只好将奏折交给了一旁的方孝孺。
后者只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等看到其中出现了朱高熙的名字,方孝孺更是面如土色,两条眉毛直接拧在了一起。
“殿下,大事不妙啊!”
声音虽轻,但却足以让龙案后的朱元璋听到。
而方孝孺的本意,也并非是对朱允炆说的。
他和齐泰、黄子澄二人对当前的形势早有评估,均认为阻碍朱允炆的首要目标并非蓝玉,而是遍布天下的朱姓藩王。
这一点,就连朱元璋都没有意识到。
在朱标死后,没有了束缚的蓝玉早就成了洪武帝的心腹大患。
即便他没有谋反之意,收拾他也是迟早的事。
因此在朱允炆阵营中,蓝玉压根不足为惧。
可以燕王朱棣为首的各路藩王则不同,他们都是洪武血脉。
虎毒不食子!
只要没有特别严重的过错,洪武帝都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起杀心。
哪怕他明知这些儿子心里都有争夺帝位之意。
毕竟,谁也不愿在史书上留下个残暴无情的名声。
这也造成了当前各路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
洪武帝在位,这些藩王还能安分守己。
太子朱标活着,他们或许也不会生出异心。
可龙椅上的人要是变成了朱允炆,局面可就大不相同了!
天下有几人愿意被自己的侄子指手画脚?
更何况这个侄子还是出了名的骄蛮无情!
方孝孺故意让朱元璋听见,其实就是想提醒洪武帝这一点。
然而,圣心难测。
他显然没能领会朱元璋让朱允炆看这份奏折的意图。
“沈万三,江南巨富!若能安心经商,朕自当对其睁一眼闭一眼!可近几年,这家伙却愈发狂妄,不但与蓝玉私下勾连,还与多位藩王暗中往来!如今可能是感觉到了朕要动手惩戒,竟主动攀上了高熙!允炆,这件事你怎么看?”
在前几次猜忌未果之后,朱元璋对朱高熙的信任与日俱增。
即便这次他与沈万三联系在了一起,洪武帝也并未怀疑,反倒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到了沈万三身上。
以为是这商人单方面想要拉拢炙手可热的朱高熙。
方孝孺闻听此言,心中就暗叫一声不好。
看来圣上并未听懂自己的示警。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若是朱高熙并无此意,沈万三就算登门一百次,两人也不会见面。
可这话该怎么与圣上说呢?
正在方孝孺思虑之际,旁边的朱允炆却开口了:“高熙不是说了,他就想经商,与江南巨富结交再正常不过,皇爷爷若是不愿他与沈万三有往来,直接下旨便可!”
朱元璋这么想也就算了。
让方孝孺没想到的是,朱允炆居然也把此事想得如此简单!
方孝孺真想掰开这位太孙殿下的脑壳好好看看,里面究竟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陛下,臣以为此事并非表面上那般简单!皇孙殿下与沈万三暗通款曲,难道就只是生意上的往来?”
一时情急,方孝孺竟没忍住。
他这话说得十分露骨,就差明说朱高熙也有谋反之意了。
“方爱卿想多了吧?他们俩除了生意上的往来,还能做什么?”
朱元璋明显有些不高兴。
若是换成蓝玉,突然多了一个富可敌国的盟友,那朱元璋或许还会有所戒备。
可这人是朱高熙就另当别论了。
无论朱高熙也好,沈万三也罢,两人都是无兵无权之人,就算有再多钱,也不可能动摇朝廷根基。
不得不说,朱高熙之前那招以退为进,推掉督办火绳枪的差事,当真是一步妙棋。
彻底打消了朱元璋对他的猜忌。
哪怕现在很多事情都被查证,可朱元璋依旧不认为他有多大的野心。
“陛下……”
方孝孺还想再说什么,却见朱元璋摆了摆手。
一旁的朱允炆好像对此也并不感兴趣,依旧皱着眉头,应该是思考着蓝玉。
混官场的,这点眼力还是有。
方孝孺自知多说无用,只好将话重新咽回了肚子里,想着等回到东宫之后,才提醒朱允炆。
“启禀圣上,负责监督沈万三的锦衣卫再次传来密报!”
就在殿内三人各怀心事之际,太监突然再次递来一份奏折。
朱元璋只看了一眼,便勃然大怒!
“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人跑了,不会阻拦吗?!”
直接将手中密报摔在了太监身上,朱元璋的脸色涨红,显然被气得不轻。
下面方孝孺谨慎地将奏折捡起,展开一看,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奏折上只有短短数字‘沈连夜潜逃,现已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