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万事俱备

为了保险起见,在进入陕西地界之前,朱高熙和欧阳伦便已分道扬镳。

而且为了掩人耳目,朱高熙还特意在自己这路人马里给欧阳伦留了个车架。

对外宣称驸马爷偶然风寒,抱病不起。

也幸亏是他们早做了准备,队伍刚刚过了潼关,就遇到了蓝玉派来迎接护送的官军。

整整一千人马。

盔明甲亮,耀武扬威。

为首的是蓝玉手下心腹大将俞通渊!

对于此人,朱高熙也是有所耳闻,其父为大明开国名将俞廷玉。

想当初洪武帝欲夺取江南地区,奈何手中没有水军船只,恰逢俞廷玉携所部水军归顺,才终成霸业。

而俞廷玉除了俞通渊以外,还有两个儿子,都与父亲一样战死沙场。

可以说俞家是满门忠烈,到如今,仅剩俞通渊一人。

据传蓝玉案爆发后,洪武帝先后斩首了一万五千余人,却独独没有惩治俞通渊。

只是给他安排了田产宅院,让他告老还乡。

盖因俞氏父子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俞通渊又才疏学浅,没什么大本事,这才被洪武皇帝宽恕。

然而,在看到俞通渊的一刹那,朱高熙就感觉史书上的记载还是有误差的。

身高接近九尺,豹头环眼的俞通渊,怎么也跟才疏学浅四个字贴不上边。

再说了,能成为蓝玉的心腹大将,他怎么可能是个酒囊饭袋!

看样子,洪武帝能够饶过俞通渊,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内情。

甚至他就是朱元璋埋伏在蓝玉身边的一颗暗棋!

想到这里,朱高熙心中豁然开朗。

真要是这样,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为什么在他转述‘仙人托梦’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对蓝玉动了杀心!

洪武年间,锦衣卫初创,根本没有后来那种眼线遍及天下的势力。

虽说史书上记载《蓝玉案》爆发是因为锦衣卫指挥蒋献告发,可朱高熙一直都不信服这个观点。

蓝玉又不是傻子,真想造反,怎么可能让只有区区数千人的锦衣卫发现!

他心中正思量着该如何与俞通渊相处,对方却已经催马来到近前。

“末将恭迎皇孙殿下,凉国公有令,前方战事频发,皇庄队此时不宜前往,可在潼关等候,待边关安定,再赶赴兰州卫。”

来了!

听到俞通渊转述的命令,朱高熙脸上虽然佯装讶然,可心里却是波澜不惊。

他早就猜到蓝玉会来这一手。

不让我去兰州,可以啊!

那本殿下就在潼关等,我看你的仗什么时候打完!

“都听凉国公安排,来人,卸货!”

一点犹豫都没有,甚至都没有询问前方为何又发生了战事。

朱高熙非常痛快地命令手下将货物送进了潼关大营。

这倒是让俞通渊有些意外。

临来之前,蓝玉交代过,若是对方不从如何应对。

可现在看,凉国公好像是多虑了。

“敢问殿下,怎么没见到驸马爷?”

身为边军大将,俞通渊为人还是很谨慎的。

第一时间没有见到欧阳伦,他的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丝警觉。

“长途跋涉,姑父前几日偶然风寒,正在后面的车架之中休息!”

“驸马病了?那末将得赶快去探望一二!”

俞通渊说完,便催马直奔后面的车架。

可刚到车前,里面便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俞将军不必多礼!我这身体还好,就是不能见风!等痊愈之后,咱们再把酒言欢吧!”

“这……”

闻听此言,俞通渊有些犹豫。

按照蓝玉的吩咐,他必须要亲眼看到驸马和皇孙,可现在这个情况,人家明显不愿意见自己。

他一个边军守将,也不能硬闯驸马爷的车架啊!

想来想去,俞通渊还是乖乖地退了回去。

与此同时,车内的张辅也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他在大明朝也算是小有名气,保不齐就被谁认出来。

为了掩藏实力,朱高熙便顺水推舟,让他假扮驸马欧阳伦。

因为之前发生过劫掠,所以俞通渊直接把皇商队安排在了潼关守军大营。

朱高熙自然是没有异议。

非但如此,他反而打心底高兴。

原因很简单,作为军事重镇,潼关大营里各种设施配置相当齐全。

在这难得的休整机会中,朱高熙正好想让马德海再发挥一下作用。

当晚,主仆二人便在守军的指引下,来到了大营中的军械修缮处。

材料都是现成的。

朱高熙也不怕自己打造火绳枪的事情曝光,,没有图纸,就算把实物给他们,这帮人也放造不出来。

因此任由俞通渊等人在旁边观摩,他便和马德海忙活了起来。

一连七天,俩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离开过军械修缮处。

当然,成果也非常显著。

共打造火绳枪三杆,手铳五支。

开始的时候,俞通渊等人还会积极观摩,可时间长了,见他们没有其他举动,也就放松了监视。

也幸亏朱高熙只管造,不管试验。

否则以火绳枪的威力,一定会引起边军的重视。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

这一日,朱高熙正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军械修缮处看看进度,张辅却悄悄推开了他的房门。

“殿下,驸马爷那边来信了!说是万事俱备,只等着您把皇庄建起来,迎接大批良马了!”

“干的漂亮!十天了,我也该去找咱们的凉国公,好好谈谈了!”

朱高熙嘴角一扬,转身出门了。

实际上,他这十天的所作所为,俞通渊事无巨细,除了没亲眼见到驸马欧阳伦,剩下的全都如实汇报给了远在兰州的蓝玉。

自打接到朝廷下发的公文,说是皇孙朱高熙和驸马欧阳伦要来兰州修建皇庄,蓝玉便寝食难安。

直到得知欧阳伦卧病在床,他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至于朱高熙,一个小屁孩而已。

蓝玉还真没把他放在眼里。

虽然有传闻说朱高熙在洪武帝面前参了他一本,而且还献了什么六策。

可兰州毕竟是蓝玉的地盘,他纵横沙场多年,还真不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能是自己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