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政策限制

朱铁成此时坐在会议室内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

吃惊?尴尬?紧张?或者这些情绪他都具有。

谁曾想他们先前布置4艘挖泥船同时运作,这在国内算得上是大手笔了,但对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填海造陆项目来说仍然不够用。

朱铁成抬眼偷看蒋行舟和俞莫生几个领导,不出他的意料全都是苦大仇深、心急如焚的模样,他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此刻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就显现出来,临港新城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其中新造陆地130平方公里,它是人类第一次挑战这么大面积的填海造陆项目,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经验与借鉴。

虽然由蒋行舟和俞莫生领导的港城指挥部,每天都要忙很多的事情,说是马不停蹄、焦头烂额都不为过,但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有所疏漏。

只是要命的是,偶尔有个疏漏还偏偏事关临港新城项目的成败,仿佛是老天刻意要给他们设下的一道难关,调皮的想看看他们能否解决。

“刘监督,大家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您就不必大动肝火了,现在最紧要的是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不是吗?”

冯工看到蒋行舟和俞莫生自责得默不作声,好心出面打着圆场。

刘丽霞心急得有些不顾形象,斗气着说:“对呀,解决方案,我怎么没想到?好,你们想,我就坐在这儿等着你们的解决方案!”

然后一拍桌子坐下,一双三分忧惧七分怒火的眼睛看得人不敢反驳。

不同于朱铁成之前见到过的模样,半年来他也见过刘丽霞大大小小发过几次火,可是这次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她是动了真火。

不过她这么生气也可以理解,她作为政府派下到港城指挥部的监督员,现在出了这种事连累到她,完全可以说是失职了。

而且现在这种状况,如果不能给上面一个答复和解决方案,不光是她一个人的问题,他们整个项目都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就此流产。

“那就都说说吧,莫生和老刘先起个头,你们是工程的设计主干,是最了解各方各面的问题。”

蒋行舟总归是临港项目的总指挥,还算沉得住气,没有像刘丽霞那样激动。

俞莫生看了看左右众人脸上有些发烧,他是施工设计的负责人,现在这事说到底是他的责任。

“我确实错估了这些挖泥船的能力,和项目所需泥土的数量,可是这4艘挖泥船已经是国内适用我们工程挖泥船一半的数量了……”

“那就把剩下的挖泥船也都借过来,多大个事弄得这么紧张兮兮的。”三队队长李金福最受不了这种场面,还没等俞莫生说完直接就说道。

刘郑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国内的挖泥设备就那么多,别的地方也需要用不说,就算从其他租借来了挖泥船,无非就是把工程时间从40年缩短到20年,没有多大意义。”

四队队长听完有些疑惑,接着说:“你们的要求是不是太严格了,我们现在用的那些船还算小吗,我之前做过河道清淤,用的挖泥船比这还小,我们用那些小挖泥船以量取胜不行吗?”

“不行,我们所需要的挖泥船是要能在海洋远处取沙,你说的那些小挖泥船只能就近作业,派不上用场。”

朱铁成点头,这一点当初蒋工开会时就说过,他还和工人们显摆过。为了保护滩涂,近处的泥沙不能随便挖掉,要在大堤外1.5公里外的海底取沙。

“那干脆用卡车,从别处拉土方过来填!”高全耐不住寂寞,也在旁边插上一嘴。

“这是最不现实的,你知道我们所需的5600万立方米的沙土有多少吗,用车从别的地方运,所需资金会是个庞大的数字。挖沙吹填是唯一的方法,这样做投资成本低,进度快,在浅海挖掉一个8-9米的沙坑,经过半年就可以淤平。”

刘工回答得有些不耐烦了,这几个施工队长是没长脑子吗,几乎把不合理的选项全都说了个遍,只剩没说话的赵国强和朱铁成靠点谱。

“莫生,还有其他办法吗?”

蒋行舟也知道大体的情况,填海造陆的施工选项就不多,水利工程这方面俞莫生是专家。

一直都在低头思考的俞莫生微微摇头,说:“解决吹填速度慢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质一个是量,我们先前量的选择已经行不通了,那么就只剩下质了。”

“你的意思是?”

“我们国内的挖泥设备起步晚,作业功率和国外先进设备差距不小,所谓的质就是从国外想办法,他们制造出的大型挖泥船,功率及作业效率是我们小型挖泥船的数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荷兰的船,具体资料我没带过来……”俞莫生皱眉。

“俞工我这儿有一份资料,是我来之前自己收集的,里面挖泥船应该挺全的,您看看。”关杉杉从她那厚实的文件盒子里抽出一个册子。

俞工拿过来看了看,点头说:“不错很全面,其中荷兰的……在这里,绞吸式挖泥船,这种大功率挖泥船,动力大,效率高,每小时可挖3000立方米。边挖边吹沙上岸的排出距离远,最远的可达5公里。抗风性能好,7级大风还能继续挖沙。”

“那还等什么,赶紧向荷兰的公司租借几条过来啊,知道国内的挖泥船功率不够,早就应该这么做。”

在这里待得久了,开会时高全也敢于发言了,说话的语气里带着些责难,就怕别人注意不到他似的。

俞莫生不悦地看了他一眼,刘丽霞说他也就算了,一个施工队长也这么不客气。

俞工稍稍加重语气说:“你以为我不想吗!方案设计时我们当然也想到用功率大的挖泥船,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规定国外疏浚企业及设备不准进入国内疏浚市场,有政策约束十分麻烦。”

刘丽霞皱了一下眉毛,她不是专业搞水利工程的,这个问题她也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