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安慰

朱剑在客厅里坐着,等王燕来商量打官司的事情。他泡着茶,抽着烟,茶几上放着那份家庭会上传看过的遗嘱。王燕看到这情形,心中一惊,看来他把这份遗嘱看得很重,要拿来打官司了。王燕略一沉思,就问朱剑,你是做保险的,一般是怎么劝说客户买保险呢?

朱剑说,当然是全力以赴让客户感觉到人生无常,充满变数,而保险能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王燕喝了一口茶,不经意地对他说,我有种特别的感觉到,保险是一个奇怪的事物,一方面它让人意识到无常和变化,一方面又让人去寻找一种可靠不变的东西。而你父亲的遗嘱也跟这个保险一样,一方面想确定一时的想法,一方面又根据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调整,人类就是这样矛盾着的。

朱剑听了,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他问,你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

王燕放下茶杯,指着遗嘱对朱剑说,变与不变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世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只是在变化中寻找一种稳定。在这个社会,最保险最可靠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血缘,是亲情,所以父亲这份遗嘱,但遗嘱不是为了分裂你们,而是试图减少纷争。那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遗嘱不是最好的办法。大家商量认可的方案才是。比如香火均沾,得到大家的响应。许多人不立遗嘱,都是让后人自决,按照风俗习惯去解决,自然保存了亲情和血缘。

朱剑说,我已经一让再让,让出了三四万元的利益,他们倒想反悔,说明他们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哪里又顾及了风俗习惯呢?

王燕拿起遗嘱,说,打官司之后,又能怎么样呢?法律会给人表面是最公正的方案,但背后并不是大家的认可。你还记得我们村里杨树的事情了吗?法律判决他死刑,打死儿子偿命,但村民却一起签名保他的命。

朱剑说,我听过这个事情。

王燕接着说,这几天商量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家认可的不是遗嘱。你父亲的想法也是不断变化,你又何必纠结于这份遗嘱呢!凡事要顾大局。如果打官司拖着影响了签约,这个项目启动不了,这老房子就永远搁在那里,你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还不被乡亲们咒骂?一个家庭是这样,一条老街是这样,尽管有千万条理由去纷争,但抵不上有一条理由要和解,就是大家的事业要大家来支持。

王燕再三劝说,朱剑终于答应不再使用遗嘱打起官司。他拿起遗嘱,说,还是你们干部说的有理,如果不是你们参与了这次家庭会,我们不知道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子!他叭地一声按动了打火机,把纸质的遗嘱伸向火苗。我赶紧拦住,你既然不为遗嘱烦恼,又何苦烧掉它呢,留着毕竟是一份纪念!

王燕看到朱剑释然之后,说,你想过没有,世上的遗嘱,都是立遗嘱者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去判决和执行的。你父亲六个儿子,六个兄弟,在一片纷争中把老人的遗嘱执行了下去,但又超出了老人的意愿,这里头包含着什么道理?

朱剑摇了摇头,说,我们做保险的,讲究立约之后保证能忠实地执行,否则客户是不会相信我们的,保险和遗嘱还是不同的。

王燕说,遗嘱当然不同,因为这是家族和亲情的演绎,而不是保险公司与客户那种陌生的关系。就算是遗嘱送去公证,有时候执行也会考虑实际而变化。你看看,世上的遗产其实很多,包括一个社会,一套制度,一些祖业,一栋房子,一堆财富,每一个离世的老人,都会根据自己对人间的观察,以现实的世态作出自己的预想,反复梳理着自己生前的境遇,但先辈们难免过于把自己的观念埋伏在后人的道路中。

朱剑喝着茶,作沉思状。我也端起茶杯,泯了一口,又说,如何继承,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在两代人之间,事实上没办法判断对错。不折不扣,按照遗嘱,是一种办法。根据现实做一些调整变形,是一种办法。但宗旨,是先祖的精神仍然保存在后人的生活之中。比如,你父亲的遗产其实四分五裂,但他要求大家团结和气的想法,最终还是实现了。

在茶水的滋润中,朱剑慢慢打开了心结。

擦子街的安居梦想,将成为家族的历史。老人的遗嘱在变形中完成。语音遗嘱最终没出播放,老人最后的交代,最后的回顾,成为父亲留下的悬想,作为一种怀念。

朱剑决定取消起诉,王燕感觉欣慰。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遗嘱与现实的差别。

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想未来的世界,所谓遗嘱只是献给遗嘱者的安慰。朱剑说起了父亲的葬礼。他打开手机。这是一个巨大的陵墓,种植着各种松柏和花草。老人心愿是要叶落归根,但不是弄成一个偌大的陵墓。这是老二的主意。父亲走后,留下十余万抚恤金。大哥的主意是根据老人生前愿望,归乡薄葬,剩余的钱六兄弟分了。但老二朱骰控制着这笔钱款,他专断独行,说要把十余万抚恤金全部用在墓葬上。

王燕说,朱平跟他说了,现在政府明确规定不能搞陵墓,这事还得按老人家的心愿来。

朱剑说,这几天大哥过来安慰他,同时商量了一件事情,就是既然骨灰要归公墓,不如就让父亲的骨灰盒留在野庙,这样也算是他的一个心愿。

王燕说,这个变通的想法好,这是替老人家着想。你看,这里是漂亮的文化公园,比小院里那些假山,比乡间的预想的陵墓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