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财报有问题

“我说得没错吧,苏同志,我们厂虽然存在问题,但并不在于我们的管理上,而是上面迟迟不给拨款的原因。”张健见苏敏没查出问题,说话的底气自然而然就硬了。

“虽然报表没有问题,但你们内部人事冗杂,人浮于事,特别是在效率上。排除机器的老化问题,运输上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小事。这个,张厂长,你该如何解释?”

苏敏不怕他强硬,通过这些报表数据,苏敏就发现了不下数十处问题。且不论这问题的大小,只要有问题出现,就不是小事。

“运输上的问题,我们已经在解决了,今年年初,我们找库勒分行贷款,购进了十五辆新型的东风重卡,耐用运输又快,哪家工厂有我们这么重视问题的解决?”

张健可不在意苏敏的质问,苏敏只能找出问题,可没有权利去处分他,最多就是批评批评了事。张健可不怕她抬问题,反倒是苏敏越把问题抬出来,张健就越高兴。

因为这些问题很多都只能用钱解决,而钱从哪来,粮油厂可是没多少钱的,只能靠上面拨款。张健这次是铁了心要上面拨款来救命。

苏敏和张健锋芒相对了几个回合后,也明白了张健的意思。于是她暂缓攻势,改从源头上对张健发起进攻:“那么我想问张厂长,你们这粮油厂财报显示是盈利,但是你们盈利的钱都用去哪里了?”

“这个嘛,给工人发工资,上交营业额,采购物资,就不剩多少了。”张健嗫嚅道。作为技术出身的厂长,他虽然不懂财务,但每月的进账他可都过目了,那一点点钱能干啥张健心里是最清楚不过。

张健就怕苏敏拿这件事压他,因为他也没找出问题的所在。

“我怎么就不信呢?”苏敏故意揶揄道。

“行了行了,这么说吧,订单锐减,我们也无能为力啊。不然那几大仓库里积压的货物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卖不出去嘛。”张健眼见没办法,只好摊了牌。

“你们怎么会订单锐减?你们不是合同订购?”葛祥有些疑惑,乌市的几个粮食粮油厂已经从统购统销逐步转向合同订购,早些出现的库存积压问题早已解决,莫非这家粮油厂没用合同订购?

“是合同订购,但合同订购只针对乌市等疆北地区,对于疆南地区,内地的订单我们还是用的统购统销。”

张健这话一出,众人愕然。

特别是葛祥,在他理解的合同订购和统购统销模式,已经变成了针对特殊需求的领域,比如饭店,学校,政府食堂等需求大的,采取统购统销政策,而市场上则采取合同订购。

这样才能保证需求量大的,有足够的供给。需求量不大的,能够以市场规律保持供给。葛祥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分区域模式。

张健进一步解释后,众人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地州经委觉得过早放开市场并不是件好事,如果上级风向变了,或是开放市场过早,造成资本主义的不良风气复辟,很可能刹不住车。

所以地州的意思很明确,等乌市的市场模式推行得差不多了,再酌情考虑。因此,全地州实际上仍然使用的是统购统销政策,合同订购只针对给疆北地区特别是乌市。

但乌市和疆北地区又各自有自己的粮油厂和原料来源,对于库勒粮油副食品加工厂的需求并不大,所以根本不能消纳工厂庞大的库存。

“老张,这种情况,怎么不见你们写在报告里?”葛祥瞪着双眼问道。

“写了有什么用?地州经委的意思就那里摆着,你们不从政策上找原因,光找我们工厂的事情,怎么可能找得到。”张健扶着脑袋,面带苦色道。

若不是这次苏敏逼得甚紧,考察队伍里又有葛祥和梁礼荣这两位老交情,他可不兴告这个状。

当下,张健便将地州经委发布的那份关于合同订购的通知找了出来,上面的确清清楚楚地写明粮油厂的合同订购仅限于疆北地区。

这一状告的,成功将矛头从粮油厂转移到地区经委上。

梁礼荣当下就表示要将这事上报给省经委主任肖全佳,要求就此事另派工作小组入驻,好好查清事故的前因后果。

但被葛祥叫住了:“八字还没一撇,就别这么兴师动众,我们疆省的改开工作本就比内地慢了半拍,有些同志在思想上没有彻底解放,是很正常的。下午我就去找地州经委问问,你们跟我一道去吧。”

“葛主任,我就不去了吧,粮油厂的报告我要酌情考虑。起码这个财报盈利的真实情况,我还没有找出来。”苏敏拒绝了葛祥的安排,行政上的工作,苏敏并不擅长,去了也是白搭。

“那好吧,老梁,就我们俩去吧。”葛祥说着,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发现马辉正缩在角落里兴致勃勃地翻看着一本财报。

“小马?你懂财务?”葛祥走过去问道,他忽然想起了马辉写的那两本申论。

“不是很擅长。”马辉没有直接否定。

“你下午有什么安排么?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地州经委?还是留在这里?”

“唔,下午再说吧,苏姐。您能不能过一下?”马辉仓促回答后,喊来了苏敏。

“怎么了?”苏敏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厨师喊自己过来有什么事情。

“苏姐,刚刚我翻看了一下你们的统计方法对比了粮油厂的统计方法。突然发现你们的和粮油厂的统计方法是一样的。”马辉眨巴着眼睛道。

“啊,对,财务工作的统计方法当然是一样的,有什么问题么?我们核查,也就是核查他们有没有算错数据,或者反推,算数据有没有什么出入。”苏敏说了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怪不得……”马辉呢喃着。

“什么怪不得?”

马辉正想解释,想了想还是改口道:“没事没事。”

“莫名其妙的。”苏敏白了他一眼,就走了。

马辉汗颜,因为他知道了为何工厂仍然盈利财报却查不出来的原因,但又不能直接告诉苏敏。

原因就是苏敏等人使用的财报方法有问题。而不只是苏敏这位省财政厅主任,现在的工厂企业采用的均是同一套有问题的方法,即“滚动法”。

“滚动法”的起源还得追溯到跃进时期,当时各地为了争相“放卫星”,某位管财政的厅官为了本省的工厂报表数据好看点,就在基础的统计形式上增加了“滚动预算”的形式。

具体怎么操作的马辉并不知晓,只知道这大概就是将历年历月的盈利以预算增加的形式叠加起来,这样得出的结果无一都是盈利。

后来这套方法竟讹传成了全国通用。

马辉之所以知晓这件事,还是后世在酒局上听一位正在某国企担任财务主管的朋友提到,八十年代末京城一家搞电子的工厂曾经出现了工人长期领不到工资,资金枯竭,财报却显示还在盈利的事情。后来工厂厂长换了一套新的财报法后,该厂三十年第一次亏损才大白天下。

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期,大家对这事只当是个笑话。

马辉此前也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直到刚刚无意间翻阅了一下苏敏等人的计算草稿时,才想起了这件事。马辉一核对,发现苏敏果真用的是这套欲盖弥彰的“滚动法”,这便是他突然喊来苏敏的原因。

话到嘴边,该如何向苏敏解释,却成了马辉的一大难点。

而不等马辉想好解释,张健就提出带考察小组成员前往仓库,好好看看因“统购统销”滞留在仓库里的各种产品库存。

如张建所说,粮油厂里的四座仓库有三座半被滞销的货物所占据。而且,源源不断地有新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卡车运送过来,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运输出去。

“疆南地区的工厂都是这种情况么?”葛祥问道。平时他去乌市的肉联厂仓库视察时,最多只见到一座半的仓库被货物填满。三座半实在夸张了。

“差不多,疆南都是统购统销,消纳不了这么多的库存。”一名仓管回答了葛祥的疑问。

“既然库存这么多,为何还有新生产出的产品出来?”梁礼荣反问道。

“这……”仓管看了看旁边站着的厂长,不敢回答了。

最后还是张健回答了梁礼荣的疑问:“老梁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生产任务是经委逐年定下来的,我们有什么权利改变,只能一边生产,一边看着这些产品烂在仓库里。”

“好嘛,这不是浪费了!”葛祥震撼,要不是他亲眼看见粮油厂出现了这种状况,光看交上来的报告,还真看不出有这么荒唐的事情。

一旁站着说不上话的马辉也怀有痛心,这么多产品积压在仓库里,不能拿去市场上销售,而全疆仍然有部分百姓吃不上足够的米粮,实在是不应该。但马辉并无实权,无法决策事情,解决库存问题上还得看葛祥和梁礼荣。

葛祥和梁礼荣两人也不含糊,即刻回到招待所,就库存问题和粮油厂的“统购统销”问题以及所见所闻,以电报形式上报给省经委主任肖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