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子守国门

“在咱们华夏的古代,对于服饰是特别的讲究的,不像现在这样讲究。”

楚明继续平静的说着,就好像是跟好学的学生讲课一般:“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穿不同的衣服,这些都有明确的规定。”

“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鉴于局势尚未安定,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

“后来经过明朝的服饰制度不断的完善,对朝服、公服、常服、祭服之类的,都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对于颜色也是特别的讲究。皇帝是明黄色,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则用金黄色,其他人除非是赏赐,绝对不能用黄色,否则的话,那是要被杀头的。”

“另外,同样的纹样、款式,皇帝、皇太子叫龙袍,以下命官都叫蟒袍。”

直播间里面的人都是忍不住赞叹道:“神豪哥就是神豪哥啊,懂得那么多,简直就好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一样!”

“这些历史知识,他简直就好像是如数家珍一般,这种文化底蕴,也真是没谁了。”

“说什么呢说什么呢?什么叫做如数家珍?我看他自己家里到底有哪些珍宝,神豪哥这个家伙自己都搞不太清楚。”

“哈哈哈,说得也是。他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都是到处乱丢,只怕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反而是他的这些知识,简直是信手拈来。”

“我自问自己的历史知识也算是丰富了,但是跟人家一比起来,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学过历史了。”

“这也难怪,这个神豪哥一个人住在这种地方,好像又没有什么娱乐,除了看书他还能干什么?”

“楼上的兄弟,你去那个地方住上几年试试?我看你能够学到多少东西。”

这时候,只听得楚明又继续说道:“对朱棣这个人,我是十分欣赏的。”

“在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提出‘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的原则。”

“当时,有官员主张要农户自己把粮食运往北京,朱棣颇体恤民情地说:‘国以农为本,人之劳莫如农……幸足供赋租,而官吏需索百出,终岁不免饥寒,又可令输数千里之外乎?’一个封建帝王能说出这种话,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在永乐年间,明朝的国力达到鼎盛,朱棣的内外经营,使永乐年间呈现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辉煌。文治武功,冠绝天下,那时候的大明朝,真是所有国家都只能仰望的存在。”

“比如说,正是在朱棣的时候,收复了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使得安南重新成为我华夏领土的一部分。只是可是,朱棣的孙子宣宗,又把这块徒弟给放弃了。”

“又比如说,朱棣派出太监郑和下西洋。但是那庞大的舰队,浩浩****,一眼望不到边际,大明国威,扬与海外。那些弹丸小国,看到无不战战兢兢。”

“还有,朱棣曾经五次御驾亲征大漠,打得曾经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落花流水!在最有一次御驾亲征的归途中,朱棣死于榆木川,这才结束了这位难得的皇帝辉煌的一生。就连本子国的学者都说:‘华夏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

“而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其曾经留下诏书给后人,申言:‘凡我大明子孙,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以前的首都是在应天府,朱棣为什么要将其首都迁往北方?就是因为当时大明的威胁,主要就是来自北方。所以他要亲自坐镇北方,防止敌人来犯!”

“而终其大明一朝,确实是从来也没有向外敌低头。就算是土木堡之变,皇帝成为阶下囚,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投降妥协;就算是亡国之君崇祯,在内焦外困之下,最终也是选择了自杀殉国,而不是苟且偷生。”

“在大明几百年的历史之中,从来也没有和亲的举动,用女人来换取国内的太平。而这一切的奠基者,就从朱棣而起!”

“在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就算是敌人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从当时大明王朝创造的诸多第一,大家可以大略的了解一下,他的强大之处。”

“首先就是人口,当时的大明的人口达到了一个亿!你要知道,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大约也就是四个亿左右,大明就占了四分之一,由此可见他的强大了。当时可是农业经济,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是养不活那么多的人的。”

“然后是军事。人口多了,军队相应的自然也多,当时的大明军队,足足有三百多万!而且,朱棣的时候,就已经在大力的发展火器,当时朱棣创立的神机营,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朱棣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该营是京军三大营之一,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华夏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西方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

“不仅如此,朱棣的时候,大明的海军也是天下第一的。大明所造的大船,其吨位绝对是其他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的。要不是这样的话,郑和也不能能率领那么庞大的舰队,到处耀武扬威了。”

“再有,当时的大明,也是世界上最有钱的。那时候全世界的金银,起码有一半都流向了咱们华夏。那时候的西方国家,提到咱们华夏,那简直就当是神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