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绝不退缩
李光明笑着摆了摆手,“这个你们倒不用担心,我刚才说了,现在只是规划试验田的一小步,目前我也是在征集土地,绝不会勉强任何一家。计划是先划出200亩作为试验田,反响好的话,在慢慢的扩大种植面积。”
李光明心里清楚,此刻众人的想法跟村民一样,他只有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迎来试验田的成功,老百姓才能迎来更好的生活。
“可这听起来似乎很难,要是……”
李光明信誓旦旦的说道,“只要对苏楼村发展有益的事,无论多难,我都要试着去做!”
和苏潭村的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拧成股绳、攒足一股劲,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这是他身为一个党员干部的认知。
“可要是有的农民不同意咋办?谁都不想忙了一整年,却落得个颗粒无收。”
“这个我也早就想过了,我会跟县里申请,到时候需要先征用谁家土地的情况下,会得到一些补偿。”
“补偿?既然是征用还需要给补偿?”
众人一听补偿,原本阴郁的眼神中也充满了希望。
李光明道,“那是自然,征收农民土地必须有补偿的安置办法,先补偿在征地。”
“还有这等好事?”
众人的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这还是自开会以来,李光明第一次看到。
“对,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我规划的试验田名单中,所以只有征了地的才有补偿,其他人就不要想了。”李光明笑着解释道。
“那能补偿多少啊?”
李光明认真的想了想,说道,
“那得看这块地原有用途年产值因素,又要综合考虑土地区位、供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类因素,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因素。”
“那还不错!要是真能补偿,那我第一个报名!”
苏潭村村长赵铁顺满心欢喜的举起了手,话音刚落地紧接其后,陆陆续续也有人举起了手。
“我也赞同!”
“到时候也算俺一个!”
“还有俺,还有俺!”
……
李光明心里知道,试验田的计划算是跟领导班子们达到了共识。
望着所有人殷切期盼的目光,激动的热泪盈眶,他深深地鞠了个躬,语重深长的说道,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也觉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和重托,也绝不会辜负苏潭村人民对我的期望。”
一抹殷红的夕阳照在了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中,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云,一阵风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异常的凉爽,仿佛一切烦恼和疲惫都能置之度外。
树下,一焦急的少年来回在镇政府门前的水泥地上徘徊着,他时而抬起头看着会议室的入口,时而百无聊赖的踢着脚下的石子。
他无法平息自己,只有靠一阵阵徘徊不定的脚步,来抚慰难以平静的情绪。
可即使是这样,他的眉头却依旧紧锁着,精疲力尽的脸庞充分显示出他的无奈。
“怎么还不出来?真是急死人了!”
约摸着过了十分钟,会议室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少年猛地抬起头,眼前一亮,唇角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脸上露出藏不住的喜悦。
他踮起脚,屏住呼吸,紧张的望着从会议室里陆陆续续走出来的人,可等了好久,直到最后一个人出门,也迟迟没等到他想要等的人,少年顿时有些慌了。
“不应该啊!刚才门卫大叔还说在里面开会的,咋没看到人呢?”
“该不会......”
他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那一刻,他感觉到似乎呼吸急促的不能控制,心跳加速的无法抑制!
额角的汗水混着泥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沿着脸颊一滴一滴的淌了一下。
“不行,我要进屋看看!”
少年打定主意,随意抹了一把灰色的汗水,鼓足勇气迈着大步,急匆匆的朝着会议室的大门跑去。
此时,张国强拖着疲倦的身子,迈着沉重的步伐,刚从会议室走了出来,他回过头看向会议室的方向,似乎这条不宽的走廊上,可以看到一条村民通往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喃喃道,“这个新来的书记还真是跟别人的思路不一样!”
这句话张国强也是在会议结束,有感而发。
之前的扶贫都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对口扶贫,对被扶贫对象给政策,给资金,但是那种方式只在短期改善了贫困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但老百姓该穷的还是穷。
但李光明似乎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给政策,给资金,远远不够,只会让被扶贫的人出于被动局面。
试验田的开始,不仅能带动产业扶贫,带动经济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从而改善整个苏潭村,真正意义上的让苏潭村彻底脱贫。
回想着刚才会议的内容,他心中瞬间由生出一股强大的责任感,低头望着手中的试验田材料,他双手捏紧,再抬起头时,表情严肃,眼神坚定。
新来的镇委书记,都能挑战难度,敢于拼搏,那他这个一镇之长,也决不能退缩,拖了老百姓脱贫的后腿。
想到这,张国强迈着大步流星的步伐,朝着门口走去。
刚出门口,还没来得急减慢步伐,就被突然冒出来的什么东西挡在他的前面,张国强整个人吓了一大跳,差点没当场吓晕过去。
不自觉的摸住胸口的位置,张国强刚要发飙,定眼一看,才发现这个人是薛二柱。
张国强讶异极了,惊恐的瞪大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薛二柱会来这儿。
“二柱?你咋来这了?今天没去砖厂上活么?”
看着眼前越来越像薛海龙的二柱,对于还只是个孩子的他,张国强表现出极强的耐心和责任心。
他之前跟薛海龙也算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人,小的时候两人就互相扶持,互相照顾,两人都是吃过苦日子过来的人,自然知道生活的艰辛。
长大之后,两人都曾励志,要让苏潭村的老百姓活出个样来,最起码能有一项生存技能,甩掉“穷根”的帽子,长久稳定的脱贫,成功走上小康之路。
可在这期间,薛海龙因为苏潭村下大雨发洪水,为救一个小女孩,被洪水冲走了。
就这样,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独留张国强一人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