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走访(上)
“我们龙溪村得名于龙溪河,它穿境而过,从北到南,将整个龙溪村分成了两块,左边有三分之二,右边占三分之一,在我们村内长达3.8公里。
另外,我们村还有三座小山,分别是龙丘山、龙崖山与龙岩山,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更小的丘陵,不过那不能称做山了。
村里目前只有这条从双龙镇到石马乡的水泥路,有4公里左右,其他的机耕道还有12.8公里,但都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出行确实不方便。”
在路上,刘龙江给张军介绍着村里的一些情况,这是一个有河流有山丘的村子,环境还是非常美的,但是交通条件极不方便,限制了村里的发展。
“这边后面这一户,就是赖三家。昨天你见过赖三了,也看过他的资料了。现在他家里就他与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娘,只不过他娘的眼睛有毛病,一直看不太清楚,已经十多年了。”
从小学校沿着水泥公路走了数百米,又拐到一条机耕道上,走了数十米后,看到竹林后面有一户人家,刘龙江介绍说。
他所说的情况与张军在资料里面看到的差不多,也与昨天张军听到的差不多,赖三今年三十六岁,是他老娘四十岁生下来的,老来得子后一直娇惯着,结果养成了这个样子。
“那赖大娘去检查过吗?她的眼睛到底是什么毛病,还能不能治呢?”张军问道。
“早些年检查过,有的说是青光眼,有的说是白内障,还有的说是哭得太多了伤了眼睛,反正都是让赖三给气的呗。”刘龙江说。
赖三的家只有三间土坯房,非常低矮,墙壁内外都被熏得黑漆漆的,而且厨房的半边墙壁已经开裂,是用两根木头撑着的。
两人走到赖家的院子里,到处都非常混乱,也非常脏,各种杂物到丢着,鸡粪、鸭粪也随地可见,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张军看到,赖三家的堂屋门开着,不过院子里没有,堂屋里也没有看到人影。
“赖大娘,在家吗?”刘龙江叫了一声。
“有人在家吗?”张军也喊道。
“谁呀?”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随后一个身体佝偻的大娘伸着双手摸索着慢慢从厨房那边走出来。
张军一看,赖大娘又瘦又黑,满脸都是黑灰色,甚至瘦得来皮包骨头,看得到额头上和脖子上的一根根筋。
她的一双眼睛茫然地睁着,望向两人的方向,似乎并不是完全看不到,但是估计也看得不清楚。
“赖大娘,我是刘龙江啊。这是县里来的张书记,专门到村里来帮助贫困户的,他第一个来看的就是你。”刘龙江在旁边大声说。
“哎,是刘支书呀。你们进来坐吧。”赖大娘听出了刘龙江的声音,连忙对他们说。
“大娘,我们不坐了,就在这儿说几句话吧。张书记,你看有什么想问的没有?”刘龙江连忙说,然后回头问张军。
“大娘,这么早赖三去哪儿了?还没起床吗?”张军想了想问道。
赖家的情况他看到了,资料也看过了,赖大娘每个月有一百七十块钱的低保金,然后自己在屋前屋后种了些小菜,喂了几只鸡鸭,赖三每年请人种了几亩田,能够打些稻谷,他们母子娘每年只能勉强度日。
“他呀,还能干啥。今天石马赶集,他又去打牌喝黄汤去了。”赖大娘听到问起赖三,有些无奈地说。
“他经常打牌喝酒,有钱吗?你的低保金,是不是都给他拿去打牌喝酒了?”张军又问道。
“哎,我的低保金都是他去领的,我是一分钱也没看到过。老婆子眼睛不好使了,腿脚也不灵便了,哪里还管得住他。只求他一天到晚喝了黄汤回来,不要打骂我就烧高香了。”赖大娘叹息着说。
“那赖三年轻些的时候,谈过对象没有?要是找个能够降得住他的对象,说不定还能够压住他做些事情?”张军问道。
“谈是谈过,但是人家一看我们家这个样子,就没有哪家的闺女愿意上门来。有一次,有户人家倒是让他去倒插门,结果他去了两个月就被赶回来了,原来人家嫌他太懒了,不贪干活只知道吃耍,哪家愿意养个这样的废物。”赖大娘骂道,对儿子的不争气也是没有办法。
“大娘,哪天我找赖三跟他聊聊,看他愿意不愿意务工,愿意的话我介绍他去县城进厂,这样离家也近,一个月也能有两千多的收入。”张军走的时候对赖大娘说。
“哎呀,那太好了。谢谢你们,刘支书,还有这个小书记,谢谢你们了。”赖大娘听到要给赖三介绍个县城的工作,非常激动地说。
“赖三这人嘛,力气倒是有,不过有些小偷小摸的。你要是真给他介绍工作,可得注意一些,免得做好事最后惹来麻烦了。”走向下一家时,刘龙江提醒张军说。
“哎,鲁迅先生当年说过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说的就是赖三这样的家伙,不过我们扶贫要扶志,如果能够把赖三改变了,那估计其他贫困户的工作就好做了,而且这个典型我们也得想办法攻下来,再硬的骨头也要争取啃动它。”张军笑着说。
随后,刘龙江带着张军又走访了七八户贫困户,张军对照着他们资料上的信息,询问了一些相关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成员在做什么,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不在户口上的人,比如嫁出去的女儿,或者是分了户口的儿子等等。
到十一点半,刘龙江就带着张军返回村上了,他让张军中午多休息一会儿,看得出来张军昨天晚上确实没睡好,走在路上都时不时打哈欠。
下午三点钟,张军又准时与刘龙江一起出发,继续走访周围近处的贫困户。
“刘支书,我们下午就少走几户,我可能五点钟就要去石马街上赶车,迟了就没有回县城的公交车了。”张军对刘龙江说。
“行,没问题。”
刘龙江带着张军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张军发现这一家修的是两层小楼,还有一个大大的院坝,在院坝周围还种着几棵树,一棵黄桷树,一棵枇杷树,还有两颗桃树。
此时,两棵桃树都开着粉红的花,将小院点缀得非常有诗意。而且张军发现,这个院子里打扫得非常干净,在院子的一角围了一块空地,里面养着鸡鸭。
“刘叔,这是哪一户呀?房子还修得不错,院子也非常干净,根本不像贫困户呢。”张军在院子门口问道。
“这就是昨天赖三嚷嚷的贫困户李世林家。”刘龙江笑着说。
“他李世林家里,儿子都大学毕业工作了,一个月五六千的工资,为啥还要吃低保呢?”张军耳边又响起昨天赖三嚷嚷的话。随即,他回想起李世林家的资料,户籍上只有两个人,就是李世林和他妻子刘玉芬,并没有其他人。
不过,张军在翻看李世林家评为贫困户的原因,一是因为残疾,二是因为有学生,当时李世林的儿子在读大学,女儿在读高中。
“刘叔,仅仅从住房和环境卫生来看,这一户肯定有个勤劳能干的女主人。只是不知道他们家的具体情况,李世林是怎么残疾的呢?”张军知道其中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李世林两口子都是勤快人,年轻的时候一直都在外面工地上干活,2012年才回来翻修了房子。但是呢,2013年上半年,李世林在工地上从楼上摔下来,双腿粉碎性骨折,而且感染了,后来只得截肢,才保住了命。
2013年底开始评贫困户的时候,李世林在家卧床大半年了,为了手术和后期治疗,欠下了五六万的债。而且呢,他的儿子李玉怀还在读大学,女儿李玉琴在读高三,李世林的妻子刘玉芬一直有慢性病,做不得重活,所以将他们家评了贫困户。
开始的时候,李世林没有残疾人补助,村里考虑到他家里又欠债又有两个娃儿读书花钱,所以就给他们两口子都申请了低保。”刘龙江说。
“李世林的儿子是哪个大学的?他女儿考上大学没有?我看他们家的户口上只有两个老人,没有娃儿,应该是他女儿也考上大学了吧?”张军问道。
“你猜得对,他儿子李玉怀读的四川农业大学,听说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园林公司上班,工资还比较高。他女儿李玉琴,前年考上了南充的师范大学,大家都说李世林两口子以后要享福,两个娃儿都是大学生,将来都会有出息的。”刘龙江点头说。
两人边说边走进院子,门口旁边拴着一条半大狗,看到有人进来就汪汪地叫了起来,很快屋里就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饭团,叫啥子叫,莫要那么凶。”
随着声音,一个中年男子双手摇着轮椅来到大门口,他的脸色红润,头发梳得很整齐,一双眼睛很有精神,只是轮椅上的双腿,从膝盖以下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