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用心良苦

王山先是垂下头来,思考了一会,然后正视着孙文义,说道:“县,镇,村,经济呈现三样化的状态,分别是繁华、小康与贫瘠。”

“唉,看来你还是没有总结透彻。”孙文义拍了下他的肩头,叹了口气,道,“凡事要从根本上找原因,你说村子与县、镇的经济差距大,这的确是事实,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县、镇附近村子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好起来,而我们村的经济却那么的落后?”

“这……”王山陷入了纠结。

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他只能混个村支书,而人家孙文义却成了水利站站长,思想觉悟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关于这个问题,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虽然以前没少往镇子里跑,可是,从来都不关心其他村子发展得怎样,而是一门心思的拿着个本子记录理论,对于怎么实践,似乎并没理解。

而现在,孙文义带他出去这么一转,他才真真正正的领悟到村子里贫瘠的根源所在。

是的,思想,也就是孙文义刚来大队部说的那些话。

“是思想。”

“是我们这些人不够开化的思想导致的。”

终于,他领会到了这一点。

孙文义倍感欣慰,满意的点了点头。能够意识到这点,就证明村子里的经济恢复有望。他笑了笑,说道;“没错,正是这个因素。但这只是其中的一点。”

“哦?”王山竖起耳朵倾听。

孙文义接着讲道;“一个村子要想富裕,靠的是集体,是大家。山哥,我希望你明天一早就将我的思想传达给大家伙,并且,支持那些胆大心细的村民创业致富,带动一方的经济链。”

“这些事很容易就办到,但唯有一点……”王山面露顾虑,说话间,略显迟疑。

孙文义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是担心资金的事吧?关于这一点,你不用操心,由我来主持。不止如此,过几天我会详细的做一套改变方针发给你,到时候,我们一起探讨,去粗取精,然后开始实施。”

“嗯,您说的对,我正有这个意思。”

王山认可了孙文义的意思,接下来,他们两又简单的寒暄了会,眼见天色太晚,孙文义才想起要走。王山要安排招待,但被他婉拒了,只好目送着他离开。

但实际上,孙文义并没有急着离开村子,他只是不想让动静闹得太大,惹得满城风雨出来招待。离去的路上,他交代小王,拐到了北街江计发家。这个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全都熄了灯,街道上连个过路的人都没有。孙文义让小王先去村口,然后,敲了下门。

“谁啊?”里屋的灯很快就亮了,与此而来的,便是一道温和的声音。

江计发披着一件媳妇新缝好没多久的补丁衬衫,用钥匙打开门锁,走了出来。

“是我,计发哥。”孙文义见到他以后,微微一笑。

天比较黑,再加上门口连个路灯也没有,江计发一时半会也没认清眼前人到底是谁,但听声音,感觉有点熟悉。他往前走了几步,离近一看,这才认出了孙文义。

“文义啊,快进来!”江计发说完,领他进了里屋,还把厨房里今天刚热好的烤红薯都拿了出来,招待这个老朋友,“我这都是些粗茶淡饭,不像你的水利站,你可千万别嫌弃。”

孙文义朗声大笑:“计发哥,小时候我两好得就像亲兄弟一样,你说这些可就见外了。”

说完,他拿起一块红薯,便投入嘴中,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江计发见他这么大个人物,还秉承着之前那些接地气的习惯,也就没那么多的隔阂,搬了把椅子坐在他的对面,将平时自己都舍不得抽的散花烟掏出一根递给对方,说道:“还记得不,小时候我两抽不起烟,经常去捡地上的小树枝……”

“哈哈哈。”

“那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计发哥。”

孙文义少有的像是一名犯了错误的小孩子一般,垂下了头,脸部像被火烤了一般,火辣辣的。

他也只有在江计发面前才会这样,因为,在他眼里,早就把江计发当成是自己的亲哥哥。

江计发也跟着笑了会,说道;

“好吧,哥不取笑你了,说点正经的。”

“你连夜来村子里,得是有什么事?”

孙文义道;“我这几天都不回水利站,主要心思放在我们村。”

江计发听后,站了起来,既惊又喜的说道;“你是说,要改变村子里的面貌?”

孙文义点了点头,这下可把江计发高兴坏了:“真的假的?太好了!早该这么干了!你是不知道,我做梦都想靠着自己的果园带动村子里的经济发展,只是,最近因为家里的一些事耽误了。你这么一来,这下子村子可又有指望了。”

“是啊。村子里要都像你这样,思想这么开化,那该多好。”孙文义叹息道,但叹息归叹息,难得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当然要坐在一起讨论讨论村子的发展方向,“计发哥,你说说,村子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发展?”

江计发仔细斟酌了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和王文斌想的不同,讲究得是,要想村子富,先把企业抓。意思大概就是鼓励村子里的能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展,将村子里的资产链蓬勃发展起来。然后,再由个人转到集体,让那些发展起来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成功集体,去帮衬那些还在发展中,以及有想法的那些人,致使村民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开花结果。

孙文义也很赞成他的意思,那一晚,与江计发相聊甚欢,一直等到凌晨十二点多的时候才肯离去。坐在车子里,他小憩了会,脑子里一直在总结今天的所见所闻,等到回到县城招待所以后,才打起十二分精神,靠着一张桌子,一架台灯,一副厚厚的练习本,一支笔,总结了一项又一项的实施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