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寄信

点秋回来的时候,韩飞飞正一手拿着李璟送的玉佩,一手写信——她已经给李璟写了好多封信,只不过全都被她收藏起来,一封都没有寄出去。她写的都是来到庄子里之后的所见、所闻,比较单一,一方面怕李璟觉得自己的信无趣,另一方面便是怕泄露自己没有出去游学的事情。

之前韩飞飞跟韩叔打听驿站的事情,才知道这古代的驿站只能官府用,查的比较严格不说,去驿站寄信件还会书写寄信人寄件时的地址,不能篡改。

直接导致她给爱豆寄信失败。

“小姐,陆远得了会试第十名!”点秋跑到韩飞飞身边,激动的说道。

“第十名!”哇,她竟然帮助了一个全国前十?哇塞!运气不错,押对了宝!哦,对了,这个她能跟爱豆分享一下了!“点秋帮我磨墨。”韩飞飞激动的说,一边磨墨一边写字实在是太费工夫了,她得快点写,刘管事的儿子今天下午要回京城,正好让他帮忙带走。

刘管事儿子所在的商铺这几天有沧州的商人来卖货,这次回来便是给刘管事带回来许多沧州特产,韩飞飞拜托他带着信去京城,托这些沧州的商人给李璟捎过去。这样既不会暴露自己的行踪,也不会有其他问题啦!

韩飞飞十分开心,提笔便写:

“李兄,

见字如面。

清风楼一别已有月余,十分想念,不知李兄是否已到沧州府邸,一路可顺畅?

会试前几日,我在京城附近游学时,误打误撞救助了一位饿晕的学子,名叫陆远,看他举止得体、温文尔雅,想必是有真材实料之人,便资助了几两银子。今日放榜,下面的人来报,竟然说这陆远得了第十名!虽未得会元,到也是姣姣之才。听说后,我就十分想与你分享,奈何相距甚远,只好用书信来表达。”

韩飞飞一边想,一边写,双眼含笑。

点秋在一旁越来越怏怏不乐,两眼无神的磨着墨,一下磨偏了,溅了一点墨汁出来。

韩飞飞抬头看向点秋,咦,点秋今天怎么这么不在状态,什么情况?“点秋,点秋。”连叫了两声,点秋才回神,“你在想什么?”韩飞飞温柔的问。

点秋看着韩飞飞,眼泪突然盈满眼眶,“简公子没有拿到会元。”她越想越替简公子难过,输给其他州县的能人学子也就罢了,竟然输给了蔺博文,京城中都知道蔺博文的文采是远远不及简公子的啊!而且蔺博文的人品也与简公子天壤之别。

韩飞飞闻言秀眉一皱,接着放下手中毛笔,“简琛没有拿到会元?”不对呀,《霸道陛下》里简琛是三元及第,殿试又中了状元的呀,怎么会被蔺博文抢了会元?蔺博文明明是第二名啊。

什么鬼?

韩飞飞一脸懵,一时理解不能。剧情怎么突然间转变了。

算了,不想了,韩飞飞拍拍脑袋,就算她想破头对着已经有的结果也无能为力,静待看殿试结束,过几天早朝上有人举报泄露考题好了,哈哈哈,可怜的蔺博文。

“放心,殿试你的简公子肯定会大放异彩,一举夺得魁首的。”韩飞飞安慰点秋,就算会试蔺博文拿了会元,但是到了殿试,见识修养都不及简琛,肯定就不行了。书中曾着重描写了简琛的状元身份,肯定不会出错了。

“嗯!”点秋听自家小姐的安慰用力地点了点头,一个会元算什么,状元才更重要。等简公子得了状元,跨马游街,她一定要去现场助威!

韩飞飞见点秋由阴转晴,又提起毛笔,示意点秋继续磨墨,继续往下写:

“遗憾的是,简琛简兄会试得了第二,会元竟然是丞相公子蔺博文!我都深感无语,很是替简兄可惜,感觉其中必有蹊跷。等过几日,看看情况有没有其他的发展,若是有,必定第一时间和李兄分享。

此次出游,我从番商处买了许多他们家乡的种子,在京城外用你给的银子买了一个庄子,都已经种上瓜果蔬菜。另外还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甘甜的山泉水,还移栽了许多果树,已成一片果林。等瓜果成熟的时候,我就派人去驿站给你寄些过去,让李兄也尝尝鲜。

李兄给我回信可直接寄到我的庄子上,到时候我就会收到,地址便是岐山县山柳村,找一位名为刘东的管事让其代为转交便好。

暂别,

友,韩非。”

写完韩飞飞便将信晾干,放进信封,用腊封起来,便想让点秋拿着信去刘管事家中,交给刘管事儿子。

还是算了,韩飞飞停住递信的手,她还是自己去吧,万一说错了就不好了。

刘管事的儿子是一位三十出头的青年,早些年也参加过科举,不过心不在仕途,连童生都没考过,刘管事便当机立断,让他跟着自己学了管事,长大一点便送到京城,拜了师傅跟人家当学徒,二十余岁就当了一家店面的小掌事,现在已经替东家管理着几家店铺。

见父亲的新主家小姐过来,正坐在院里喝茶的刘掌事忙站了起来,“韩小姐来了?有何吩咐呀?”见到韩小姐一进门就直直的看着他,显然是找自己有事。

韩飞飞羞涩一笑,“听说下午刘大哥要回京城,便想让刘大哥帮忙给沧州的朋友带封信,不知道方不方便?”

“举手之劳。”刘掌事痛快地答应。

“那多谢刘掌事。”韩飞飞笑着将信递过去,“请让人帮忙带到沧州梁王府。”

刘掌事闻言有些惊讶,他之前在城里打听,新主家是户部侍郎韩钧,传闻中侍郎府二小姐还是个痴傻儿。他也和别人一样,以为韩侍郎将小女儿送到庄子上修养。上次回家,竟然发现韩飞飞是个正常的,而且还颇有修养,他便心生疑惑。这次更加奇怪,想不到户部侍郎的女儿竟然还认识梁王府的人。

多年来察言观色的经验让他没有多问,接过信便送走了主家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