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谨慎
这是当年苏泽随着导师,在自贡古盐场学习到的提纯精盐的方法。
说起来原理其实很简单,粗盐有苦涩味道,其实就是海水中镁钙等离子的杂质,这也就是卤水。
卤水是有毒性的,炼制精盐的主要过程,就是去除盐水中的卤水。
卤水虽然有毒,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使用卤水来制作一种美食,那就是——豆腐。
在豆浆中加入卤水,就能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最后变成豆腐这种固体的食物。
而自贡古盐场在提纯精盐的时候,反向使用这个原理,在盐水中加入豆浆,利用豆浆和卤水反应的特性,将卤水变成固态的浮沫,然后再将这些浮沫撇出去,就能得到没有卤水杂质的精盐了。
苏泽不得不佩服这些盐工的智慧,这些可能连字都不认识的灶户,能在日常中总结出这么化学提纯办法,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
苏泽又用自己木工手艺制作的竹筒装上了精盐,八斤的精盐分成了八个竹筒。
【制作盐竹筒,木工经验+8,Lv2,2/200】
不得不说木工在古代真是个实用的技能,肝到了2级之后,苏泽感觉自己抓木工刀的手更稳了。
看着八个竹筒的精盐,苏泽充满了成就感。
按照那日在鬼市询问的价格,一斤精盐要价一百五十文,苏泽准备尽快出手,就算他低价卖一百文一斤,那八斤就是八百文钱。
福建的铜钱成色还算是不错,一两银子差不多折合一千五百文钱,也就是一天制盐的收入接近半两银子!
制作精盐的成本也就是豆浆和燃料,想要提高产量只需要在海边岩石上开凿石盘就可以了。
晒盐法果然是神器啊!
通过这次晒盐,苏泽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晒盐法要优于煮盐之法,晒盐法节约的是燃料!
其实从制备粗盐的角度上来说,两者的效率都是差不多的,晒盐需要的工序也很多,并不是将海水晒干就能成盐的。
如果只是晒海水,海水中大量的杂质没有祛除,那得到的只是苦涩的卤块,那提纯所用的豆浆会成本增加,制备精盐的成本就太高了。
晒盐法需要场地,需要能够蓄住海水的滩涂,要不是长宁卫的海滩正好是滩涂而不是沙滩,想要晒盐也是不容易的。
晒盐法节省燃料,才是后来晒盐法取代煮盐法的原因。
就拿长宁卫来说,每年能烧的就是水稻和小麦干枯后的秸秆,芦田枯萎的芦苇,以及附近山上的小树枝。
大树是不能砍的,大明官府对于各地山林中的老树大树都有底册,每当皇帝或者工部需要营造的时候,各地就要摊派进贡材木,福建本身多山多木,也是摊派的重灾区。
近些年道君皇帝大修道观,福建上下都战战兢兢,更是不断重申禁伐令,有些地方甚至禁止百姓上山,就是怕朝廷下一次摊派要材木,官府找不到足够年份的成材木头。
就算是小树枝也是不好找的,福广地区经过千年的开发,现在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了。
缓坡都已经开荒成梯田了,不适合种田的地方,也都在朱元璋的号召下种上了桑树或者茶树。
桑树和茶树都是经济作物,更是不能随便砍伐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福建的冬天不太冷,不需要太多额外取暖的费用。
这也是为什么宋以后南方经济逐步压倒北方的原因,在历代先民不断砍伐树木开田取暖的情况下,北方的取暖成本日益上升,南方的粮食产量增长之后,北方就更加衰落了。
苏泽这时候才开始感慨,工业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不仅仅是因为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重要的是机器改变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
煤、石油的开采,让潜藏在地下的高效能源代替了木材,才带来了生产力的爆发式发展,才让机器有了百倍于人工的效率。
说回到煮盐法,大明煮盐法最大的消耗就是燃料,这也是为何盐工被称呼为灶户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烧灶。
从朱元璋设立灶户开始,就“给草场以供樵采”,接着又许“芦田以供所用”,一些盐场还允许上山砍伐木材来烧灶煮盐。
可是到了嘉靖年间,很多周围的林场都“砍伐甚过,草木不生”,一些芦田也因为过于竭泽而渔盐碱退化。
这时候盐户所甚至要开始向周围地方摊派“灶捐”,才能够维持煮盐开灶的燃料需求。
晒盐法制备粗盐的时候不需要烧柴加热,直接利用太阳能就能出粗盐,这大大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了产盐的燃料投入。
灌好了盐之后,苏泽却又想到了晒盐法的一个弊端。
东南沿海地区很快就要进入台风多发的雨季,到时候没了太阳也就没办法晒盐了,自己还是要抓紧时间,将石头上的石盘凿出来,赶紧捞上一笔再说。
就这样忙碌了几日,等到了二十号旬末的时候,苏泽这才喊来了小萝卜头林良珺说道:
“今天鬼市开门吧?”
林良珺这几天看到苏泽天天上午在海边忙,傍晚在家庙中忙,也不知道苏泽为了一斤十文钱的粗盐忙的什么。
这几日忙活下来,总共出的粗盐也不到八十斤的样子,算起来也才八百文。
距离卫所所差的三十二两的械斗罚银还差的远呢。
而且福建粗盐难卖,县城里的官盐粗盐也就十二文钱一斤,苏泽做了这么多的粗盐,可能根本就卖不掉。
鬼市本来就有卖官盐粗盐的,为什么要买苏泽的呢?
不过看到苏泽这个读书人都这么忙碌,自己也没有其他赚钱的法子,小萝卜头也只能带着其他孩子整日陪着苏泽忙。
听到苏泽又要去鬼市,林良珺打了一个哈欠说道:“今天鬼市开张,阿泽哥要去卖盐吗?”
“今天去试试行情,鬼市卖东西有什么规矩吗?卫所里有没有可靠的人可以一起去?”
林良珺疑惑的说道:“鬼市卖东西只要给鬼市主人上税就好了,等到收摊的时候自然有收税的人过来,咱们如果只是在后市摆个摊儿,交点定额的税就可以了,宗叔公就是这么说的。”
“可靠的人?我们直接去卖不行吗?”
苏泽摇头说道:“你一个孩童,我身材相貌太明显,不适合在鬼市摆摊卖东西,卫所里有没有普通点的人?要长的低调的才好。”
林良珺不理解苏泽为什么这么谨慎,不过他还是说道:
“宗叔公的小儿子清叔是个老实人,也就是林纯的叔叔,要不然请他帮忙?”
苏泽点点头,立刻和林良珺一起去了请了林德清,邀请他一同前往鬼市。
如今苏泽在长宁卫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有本事的读书人,林德清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苏泽背上了五斤精盐,和林德清林良珺一起向鬼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