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酒桌漫谈
“那就是暹罗的国王?看起来倒是挺年轻的,没想到他居然已经有41岁了。”永丰号装甲巡洋舰舰长孔杰在自己的巡洋舰的前甲板上看着远处前呼后应的一群人,摸了摸自己胡子拉碴的脸颊,“他妈的,我比他还小几岁,怎么看着我像他老子一样。”
“那是你没见这位国王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不知道吧,头顶都能反光的那种。”海军维修厂的一个工作人员从旁边路过,听到了孔杰在这里似乎有些愤愤不平,便出口安慰他道:“等他把帽子去下来看起来就像你老子啦。”
“原来是个地中海啊。”孔杰用手抓着抓自己那一头乌黑浓郁的头发,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自从和马卡洛夫交手之后,四艘巡洋舰分别在青岛和上海的船坞内开始进行修理,虽然凭借着火力、防护以及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优势这一仗明军打得非常漂亮,但是俄国人手里的大炮也不是烧火棍,无论是被击毁的副炮和小口径的连珠炮,还是战舰上层建筑上面的弹孔和破损,或者是炮塔在战斗中被击中过后重新对火炮以及相关设备进行调试,总之,这四艘巡洋舰现在也是个个带伤,尤其两艘防护巡洋舰,真的是惨胜啊。
“孔舰长,我就好奇了,你们到底是在多远的距离和俄国人打的?怎么侧舷就打成了副的鬼样子?要不是青岛钢坚挺,我估计这一仗下来,我们都要给你换两个锅炉了。”
“从4km一直打到快2km,被啃成这个狗样子也是正常的,邓大人指挥起来,一贯是这么的不要命,当时我们甚至觉得他都想开着船撞上去。”孔杰的话里透露着一些无奈,“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突然真的说打就打,还真是让我们都很意外!”
“的确,看起来像是他的风格。”那个技术人员有些同样感觉到无奈的耸了耸肩,“记得我师傅说过,邓大人有一次在演习里面连续16个小时,强压通风航行,最后强行赶到假想敌的交通航线补给点,结果演习结束过后那艘巡洋舰被拉到船坞里面把锅炉修了个遍。”
“看来邓大人在你们那边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三天两头给你增加工作量的人吧?”那个工作人员指了指远处的暹罗访问团,“你看那里面那个光头,据说是暹罗哪个寺的高僧,这种人一般脾气都很好吧?你去把他刚抄完的佛经给撕了试试?”
(写这一段的时候,我想起来了某记者采访某特种兵狙击手的时候,用手牛了一下那个狙击手刚校好的瞄准镜的,想最快的激怒一个狙击手吗?那就去把他刚刚校好的瞄准镜给扭一下吧。)
“正卿啊,不是我说你,虽然说那时候你接到了我们和俄国人之间宣战的消息,但是当时你怎么也应该等其他的巡洋舰分队赶到了再在一块动手啊,你看看4艘巡洋舰,两艘装甲巡洋舰还好,那两艘防护巡洋舰现在简直就像是卖破烂的!”在青岛造船厂的一个酒楼的二楼包厢里,邓世昌和蒋超英在一起喝酒,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安排陪同暹罗的访问团,一个是刚打完仗带着舰队来这里维护,另一个则是来这里接收新船。
“上面既然说过能打,那么我自然有权利决定到底打不打,我哪能知道什么时候能等到其他的分队?既然要打的话,肯定就要刺刀见红,不然怎么能拦下来?真上去撞么?我们的装甲巡洋舰打得过俄国人的装甲巡洋舰可不代表能撞得赢俄国人的大块头。”邓世昌说的话可是很有道理的,可不是么,人一艘巡洋舰一万一千吨,你不过八千吨,飞渡撞普桑么?你也撞不过啊。
“不说了,不过你小子这下可算是开门红了,我当年在朝鲜那次灰头土脸的打掉几艘破烂,加一块也比不上你这一艘巡洋舰啊,6000多吨吧,俄国人买回来还没有捂热乎呢就没了!早就该好好喝一杯了,结果咱两今天才遇到。”说着就又举起了杯子。
“还是少喝两杯吧!”邓世昌看着蒋超英的酒瘾又上来了,用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菜,“多吃两口菜吧,下午都有事呢,说起来你来接什么新船啊?我怎么不记得现在青岛还有什么即将交付的船,你不是之前一直管着二巡支(第二巡洋舰支队)么?”
“别提了,是几艘小船,新的雷击舰,排水量不到1000吨的小船,上面给塞了几门速射炮还有不少鱼雷,听造船厂的人说还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什么的反正我也不懂,除此之外还有两艘“镇”字级装甲炮艇,反正我看自从青岛钢出来以后,船政局的那些人想把什么东西都给装上这种装甲,这些小船要组建两支雷击舰队,炮艇加入近岸的炮舰支队,不过现在他们的指挥还没定下来,先分到我这儿了。”
“不光是船政局,自从青岛钢出来以后,就连海军对于我们的炮术训练都并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了,现在的炮术训练更看重投射量,而不是精度,过去还有练习在5km的距离上射击,现在他们统统要求我们在3km的距离上,用高射速窒息对方。”邓世昌有些对于这种风气不太认同,“这样下去,我们的炮术训练要出问题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在3km的距离上和对手交火,我们的敌人也不可能永远不装备和我们一样的青岛钢。”
邓世昌感到不满的就是军队对于现在炮术训练的不以为意,长久以来,大明海军的规模虽然说不上多么庞大,但是他们始终对于保有一支高素质的海军一线作战人员格外自豪,再过去同英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哪怕是英国皇家海军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海军的人员素质是不逊色于皇家海军的。
就算是朱少铭也没有发现它的海军已经同一战前的英国人一样陷入了一种迷之自信。
现在的大明海军经从以前的追求精确炮击,到现在过分沉迷于新式装甲的卓越性能和速射火炮的强大火力,这两种不同的快乐,此刻交织在一起,为大明海军的众多军官们带来了双倍的快乐,以至于很多年轻的海军军官喊出了:“没有打不中的炮击!只有不够近的距离!”这样的话。
海军的炮术训练是海军众多训练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了,毕竟对于任何的战略上的谋划以及战术上的安排,最终都是要落实到每一艘战舰上面的每一门大炮上。
就像某个开着红色有角三倍速的男人所说的那样,打不中就没有意义!
以一战时候的日德兰海战为例,后世的人提到日德兰海战,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首先会对此感到茫然,日德兰海战是什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解放平安县城重要吗?
对于一些普通的军迷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人众多被点了烟花的战列巡洋舰,并且可能会长吁短叹一波,德棍往会感叹舍尔瞻前顾后,大好局面下转进如风,丧失了击败大英帝国大舰队的机会等等。大嘤则会感叹费舍尔误我大英帝国,狗屁战巡,薄皮大馅,险些铸成大祸云云。
反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双方的几个共同点都是德国人的战巡痛击了英国人的战巡,已经老生常谈的那些关于英国人炮弹的问题,还有战列巡洋舰上战列线上送死的行为,很多这方面的书籍都会着重的描写一番诸如英国人的军官只注重到了战列巡洋舰上面和战列舰同等级别的主炮,而忽视了他们薄弱的装甲防护,最终导致了他们在日德兰海战当中被点了烟花的所谓事实。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皇家海军培养的军官在一战之前很重视战术培养,而忽视装备技术细节。但是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英国的军官不是傻逼,英国的海军部更不是傻逼。
(虽然这里有点扯远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就是想在这里扯一扯日德兰海战)
关于很多人老生常谈的战列巡洋舰上战列线的问题,非常抱歉,战列巡洋舰从最开始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种随时要上战列线进行舰队决战的主力舰。我曾经看过不值一本的架空小说里面提到过主角关于禁止战列巡洋舰同战列舰交手,或者是禁止战列巡洋舰参加舰队决战这样愚蠢至极的话。
你禁止战列巡洋舰参加舰队决战,不让战列巡洋舰上战列线的话,你准备用什么来弥补你战列舰的不足呢,难道是装甲巡洋舰吗?至于战列舰的防御不足?很多人指着英国人在日德兰被点了烟花的那些12英寸炮战列巡洋舰的六英寸主装甲带说这些战列巡洋舰防护底下,或者是指着英国人那些超无畏战列巡洋舰的九英寸装甲通德国人的战列巡洋舰装甲进行对比。这种脱离设计年代脱裤子放屁的行为就应该被踩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在英国人设计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时候,被帽穿甲弹还没有普及。他的六英寸的主装甲带足以抵御当时绝大多数的攻击,至于英国人超无畏战巡上面的九英寸装甲,非常抱歉,他们在日德兰表现得足够坚挺,德国人的12英寸主炮没有一枚击穿了九英寸的装甲,殉爆的玛丽女王也是因为防火门没有关上,导致火焰烧到弹药库引起的殉爆,至少在面对无畏舰级别的火力的时候,英国人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是足够皮实的。
至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战列巡洋舰双方在日德兰的前卫战阶段,哪个表现更好,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希佩尔痛击了贝蒂,贝蒂损失很大,贝蒂走位**,贝蒂成功的侦查到了德国主力舰队,贝蒂成功的配合大舰队切了德国人的T头,希佩尔做了什么?抢人头吗?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日德兰海战当中,德国人的炮术表现确实要比英国人高上一些,而且更奇怪的是,英国人的战舰上面装备的火控系统明显要比德国人装备的火控系统要好上不少,当然这和英德双方的海军人员素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那么原因出在哪里呢?(绕回来了)
按照战列舰论坛拿吞鱼大佬的说法,实际上日德兰时英舰命中率不行,既不是因为火控设备不如德国人,也不是因为没有用坡伦系统,而是英国人战前的炮术训练太过于简单和理想化了,没有结合实战需求。而德国人的设备虽然较差,但战前的训练更贴合实战需求,考虑到了大变距率环境和之字机动规避。实际打起来之后,英国人发现他们被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与敌人交战,之前他们从未在这种环境下训练过。
就好比平时只让你练100米固定靶,然后实战让你去打300米移动靶,跟素质没关系,是训练度和熟练度的问题,德国人在平日的训练里练过12km的炮击,而英国人一般也就练10km,德国人练的是一边从12km冲到10km,一边扭秧歌(进行各种机动躲炮弹),一边还要开炮,因为德国人考虑到自己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劣势,需要靠的更近,用主炮,副炮(德国人一直坚持150毫米副炮的原因)以及鱼雷(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鱼雷)来对英国人进行攻击。
而且,在日端海战爆发之前,整个英国皇家海军所有的主力舰当中只有包括无敌号在内的几艘早期的12寸炮战列巡洋舰,进行过超过1万米的射击训练,而且仅训练了一次。
所以在日德兰海战那天实际打起来是15km上下扭秧歌,对于德国人来说只不过是距离比训练远一些,模式是他们熟悉的;对于英国人来说不光距离远,模式也完全陌生,多格尔沙洲第一阶段,英国人打的还行,因为德国人没扭秧歌,德国人一开始扭秧歌,英国人就傻眼了,而德国人开始进入他们熟悉的节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基于实战需求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往深处挖掘罪魁祸首,很可能是所谓的炮术革新者Percy Scott,这厮只看重每一年炮术训练的成绩有没有增长,增长了他就有面子了,因为他的职务就是负责炮术训练,结果为了提高成绩,不惜降低训练难度,以至于训练变成了政绩工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装备了坡伦火控的英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当中的炮术表现还不如德国海军的原因。
日常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决定战争当中的表现,而邓世昌对于现在海军内部的一些训练风气已经有所不满了。
“我知道你的性格,但是你现在不满也没有用,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先放放,这种事急不来。”蒋超英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说你怎么把交战距离拉的这么近,原来是担心你的兵打不准?”
“不,”邓世昌放下了酒杯:“反正修船的钱是海军部那帮家伙出,我倒要看他们心不心疼修船的费用,钱花的多了自然就心疼了,心疼了也就能察觉到问题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