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二例

早饭惯例是地瓜粥和玉米干粮,配上一碟褚菘蓝婶婶的八宝菜。

云苓灌了一周的营养液,如今嚼着发渣的粗粮也觉得美味至极。

褚菘蓝见她进食明显不像往常那般优雅,疑惑地问:“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喜欢吃这些?要不以后多做几顿?”

云苓呛了几声,连忙摆手:“不了不了,做这些粗茶淡饭简直浪费你的好手艺,我还是喜欢吃肉的。”

“你这话说的,谁还能不喜欢吃肉啊?”褚菘蓝无奈笑笑,她又想起正事,“对了,昨天你抄的那些医学资料,有能治好这个瘟疫的吗?”

“没有。”那堆文献里确实没有,云苓是从其他资料里发现的治疗药物。

褚菘蓝叹气:“想想也是,这玩意儿哪有那么好治的……”

云苓咽下最后一口干粮,随口补充道:“我找到了。”

“啥?”

褚菘蓝震惊,她本来还担心此处会不会封村,会是县医院的医生接手还是农场那边的驻军医院,总之前路未卜,到处都是一团糟。

结果转眼间,就被告知已经找到治疗的药物了。

这才一晚上过去啊!

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云苓,无意识地摇头,满脸惊讶与敬佩。

一夜找出解决办法,这是神人吧?

她在首都时,也没听说过哪位医学界专家能如此高效啊……

云苓说出来本是想让她安心,却忽略她连轴转研究了一周,而外界只过去一宿的事实。

无奈之下,她只好解释:“就是找到一本书,跟现在的情况比较类似,没你想得那么夸张。”

如今只好用这个借口代替,等过几天后再名正言顺地拿出实验报告。不然,也不会有人相信看似仅仅一夜的成果吧?

不过,这正好给了她时间去批量制备药品和试剂。

尽管在系统医院已经模拟过无数次人体实验了,而且从药物研发到规模试用的流程一步不少也走完了,但回到现实,规定的相关程序还是得实施。

医疗程序的公正与完备是成为一名医生之前的必修课,这是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的最佳合法举措。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她从来都是一个奉公守法者。

任凭身负再大的能力,都需受限于条条框框,除非是规则制定者,但显然她没那么大志向,自认也没那么大本事。

褚菘蓝不可思议地讶异:“一晚上,你就找出来了?这能不让我夸张嘛!而且我还不了解你?没把握的事儿你怎么可能说出来?”

云苓笑着自嘲:“看来小人我啊,是逃不出您的手掌心里了。”

“别给我扯那些有的没有,我不懂你们医学上的知识,但这个制药是不是还得实验啊?你打算咋办?”褚菘蓝拍了拍她的手背,严肃认真。

云苓不好告诉她,其实自己已经在系统医院人体实验过了,但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的话,她可能会先拿自己当志愿者吧。

“先拿自己‘开刀’吧?总得有志愿者才行。”云苓实话实说,但这事儿不是她能做主的。

褚菘蓝耸耸肩:“这事儿跟别人说了吗?”

云苓摇头:“没有。一是大队长无法肯定此事的准确性,二也是担心引起民众恐慌。”

在没有给出具体防控措施之前,她相信大队长也不会泄露半点风声。

“咱也是普通人,能做的有限,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扛。”见她眼下乌青,唇色苍白,褚菘蓝不禁心疼道。

云苓微笑颔首,不可避免地面带倦意:“你放心啦!我会好好注意身体的。”

褚菘蓝看她困得都要脑袋点地了,便劝道:“你要不眯一会儿?”

“不了,该去诊所,中午再补补觉。”

“那我陪你一起去吧。”

云苓托腮,上下眼皮止不住地打架,轻声呢喃:“好啊……”

少女声音渐沉,彻底陷入瞌睡。

“……”

褚菘蓝无语,都这样了还撑着呢?于是干脆没再叫醒她。

几小时后,诊所这边炸开了锅。

大嘴婶的丈夫哐哐哐地拍门,着急地喊:“云医生!云医生!”

幸好云苓半小时前自己醒了,不然铁定会错过人家的病情。

“怎么了?”她和大嘴婶的丈夫不太熟,都不知道人家叫什么。

汉子满头大汗,急得手足无措,话都说不利索:“云医生,今早俺媳妇她突然发烧,一直不退,我来开点退烧药。”

根据昨天傅承启的经验,云苓推断恐怕不是普通发热,背起红十字的药箱跟他一起去看大嘴婶。

医生愿意上门看诊,汉子更放心了,带着她如飞毛腿般回家,云苓差点没跟上,累得气喘吁吁。

疲惫之余,再次加深了要适量运动的信念。

进屋后,大嘴婶的两个孙子眼巴巴趴在炕边,轮流接替拧紧湿巾帕,盖在奶奶额头上。

“老大老二,你俩别挡害,快让开,让人家医生看病。”男人的言辞急切,并不温和。

云苓测量体温,查看表体症状,同样采了点血流进微型试管。

她在实验室里利用免疫荧光的技术制作了几盒试剂,十分简单粗糙,而且反应时间起码要好几个小时,不过比起用血液分析仪测试血清样本,还是方便快捷很多了。

此外,她特地购买了系统机械工厂的准入资格,将采血针从柳叶针改良成了塑料压模成型针。

虽仍无法企及具备弹射装置的笔型机械针,但已经可以满足一次性使用的需求了。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材料价格偏高,所以数量并不多。

说来说去,还是她穷。

三个男性在炕边站着,看得愣眼巴睁,居然也没问她采血是要做什么。

尽管检测反应要等好几个小时,但从体表症状来看,和昨天的傅承启一般无二。

她同样先给大嘴婶进行了输液,然后将改良过的中药方递给她丈夫。

“输液结束后三小时煎服。”

不同于核糖核酸干扰技术的特效治疗,用药讲究循序渐进,在不确定病人对抗生素或抗菌素是否过敏的前提下,此方相对温和,治疗感染初期更为适合。

这是第二例。

但她抬头望天,阴云密布,仿佛已预示着即将有一场暴雨如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