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想法子改善生活条件
“我去看看鸡肉是不是炖好了。”
苏舸小脸通红,找个借口去了厨房。
鸡肉已经炖得软烂,苏舸用筷子戳了戳,接着把泡好的粉条倒进锅里,等粉条煮好后,将切碎的香菜和葱花洒了进去。
一锅美味的鸡肉炖粉条就做好了。
苏舸手艺没有杜秋梅那么好,不过胜在食材好,只是简单地做一下,鸡肉味道也非常不错。
隔着锅盖,苏舸都闻到了浓郁的鸡肉香味儿。
盛锐和盛佳在外面和大院里的孩子疯玩了一个下午,回来时候两个人都满头大汗的,一进屋就端起搪瓷缸吨吨吨灌了一肚子水。
喝饱了水,两个孩子吸了吸鼻子,同时闻到了从厨房里传来的香喷喷的气味。
“小婶做什么了?好香呀!”
盛佳对哥哥说。
盛锐使劲吸了两下,这味道简直太香了,香的他本来就饿瘪了的肠胃,咕噜噜地叫了起来。
苏舸听到动静,从厨房出来,正好听到声音,不由笑了。
“你们快去洗手,今天晚上有鸡肉炖粉条吃。”
听到有鸡肉吃,盛锐和盛佳欢呼出声,眼睛兴奋得发光。
孩子们去洗手的时候,盛启晖走过来,对苏舸道:“盛一碗鸡肉给一大爷家送去吧,一大爷和一大妈平时很照顾咱们,有啥好吃的也想着,也给他们送一碗打打牙祭。”
“行,我盛一碗出来,让小锐送过去。”
等盛锐洗完手回来,便被指派了送鸡肉的活儿。
为了防着被大院里其他人家看见碗里的鸡肉,苏舸特意拿个盘子盖在了碗上,遮挡住沁鼻的香味。
过了十分钟,盛锐从一大爷家里回来了,碗里的鸡肉没了,多了一碗栗子羹出来。
栗子羹是一大妈刚做好的,还泛着热气。
刚巧盛锐过去送鸡肉时,栗子羹刚出锅,一大爷和一大妈不好平白收人家这么好的东西,赶紧送了一碗栗子羹当回礼。
“他们也太客气了。”
苏舸看着满满一碗栗子羹,感慨道。
“今天咱们有口福了,一大妈做栗子羹是一绝,趁热吃味道更好。”
盛启晖道。
于是这个晚上,一家四口围坐在桌边,吃一盆鸡肉炖粉条,和一碗栗子羹。
中午盛启晖和苏舸在杜秋梅的不断招呼下,吃了不少菜,到了晚上也不大饿,两个人都没吃多少。
那盆鸡肉炖粉条几乎都被盛锐和盛佳给吃了,尤其盛锐,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唏哩呼噜地就是一碗,然后再盛第二碗。
那碗栗子羹,苏舸和盛启晖一人分了小半碗,剩下的都给了两个孩子。
盛启晖果然没说错,一大妈做栗子羹的确一绝,入口香甜软糯,浓郁的栗子味儿,甜度适宜,太好吃了。
吃了一勺,让人还想再吃下一勺。
见苏舸爱吃,盛启晖把自己没怎么动过的小半碗倒在了她的碗里。
“怎么都给我了,你也吃呀。”
盛启晖笑笑,“我以前常吃,你爱吃就多吃点。”
话音落下,盛启晖的视线停驻在苏舸唇角的一点上。
那里沾上了一小块淡褐色的栗子羹,盛启晖没忍住,探手过去按在她唇角,抹掉了那点栗子羹。
“粘上了一点,帮你擦掉。”
他表面云淡风轻,实则心脏跳得飞快。
苏舸唇角的触感,令他不由回忆起下午那个旖旎的亲吻。
某处又在蠢蠢欲动,盛启晖别开眼,心里对它念叨着,你又不行,天天激动个什么劲儿呢。
闲着你了是吧。
这顿饭吃得最开心的要数盛锐和盛佳,两个孩子都吃得肚皮圆溜溜,一本满足。
吃完饭,盛锐帮着收拾桌子,还要去洗碗,盛佳去给哥哥帮忙。
苏舸想拦着他们,盛启晖没让。
“他们要去,就让他们去吧,咱家不养闲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也让他们干点活儿,不然都给养娇惯了。”
苏舸想想,盛启晖说得也有道理。
这年头,孩子都早熟。
在农村十岁的孩子已经跟着下地干活,城里的孩子也都能帮着家里大人照顾弟弟妹妹,帮着做饭洗衣。
是她自己总在用后世的观念去看待现在的孩子,老觉得他们还小。
其实人家盛锐在她来之前,就能负责做全家的饭菜呢。
不过今天晚上孩子们吃得满足的小模样,给了苏舸很大触动。
晚上躺在**,她半天没睡着,在考虑要不要去黑市看一眼。
虽然动**年月没过去,但这个时候也是有黑市的,只是现在的黑市更为隐蔽,也更为危险。
苏舸想的是,如果能卖出一些空间商品,在黑市换回大米、白面、肉之类的,时不时给孩子们补充些油水就好了。
不过思来想去,她老觉得风险太大。
还有不到半年,动**年月就要结束,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去黑市被抓,总觉得有四九年入国\/军的感觉。
要不还是走另外一条路子,先赚点小钱吧。
苏舸所想的另外一条路子,还是中午时候经杜秋梅提醒想到的。
吃午饭时,杜秋梅说那只鸡是农户养的,有些农村山高皇帝远,偷摸养鸡也没人管。
苏舸就想着,这不失为一个赚钱的好方法。
她的空间里有布料、日用品、小食品,这些都可以拿去农村换粮食和家禽。
尤其布料和日用品,因为农村是赚工分的,到年底会按工分发钱,但是只有钱没有票,所以农村人想买布料和日用品很难。
有些手巧的农村妇女会织土布,但土布不论是花色还是面料质量,都和纺织厂生产的差远了。
而买日用品,更是没票不行。
因此苏舸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应该是可行的。
用物资换物资,换回来的都自家吃了,即便真被人查出来,也不算投机倒把。
苏舸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好,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至少时不时的能给孩子们吃上顿肉。
只是,师公那里离滨江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渴。
自己要找换东西的村子,还是得在滨江市附近下手。
可她自小生在城里,对滨江市周边的农村一点都不了解。
得找个熟悉的人,好好打听一下目前农村的情况。
苏舸在认识的人里扒拉了一圈,很快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苏志胜最小的妹妹,她的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