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茶话会(求收藏 求推荐)
第二日陈许早早的去找文劼,然后一同去买了一些瓜果留作茶话会用。
如今还未入冬,市面上的水果种类还有一些,苹果香蕉离各买了一点,买的更多的是方便储存的各类坚果,瓜子核桃之类。
茶叶买了一罐西湖龙井,也不知好坏,陈旭和文杰两个人都不太懂。
家里的茶具也不够,两人往回走的时候直接又绕去了琉璃厂,买了两套茶具。看着底部的款项似乎是官窖,这个年代赝品也不多,陈许就当它是真的了,花了好几十。
至于让身边谁去茶话会,陈许想了很久,没有想好。又打电话问了一遍,最后发现喜欢文学的不喜欢文学的都想去。
魏飞捷和李文学自然不用说了,文艺青年嘛!尤其是李文学,叶永烈向来是他偶像,这次过去还不知道会不会去诉苦呢。
之后是吴材、向毅然、徐画晴、卞千秋、高一玮、陆大有……本来没有徐画晴的,但是别人都说自己是“1024”社团的一员,询问还是要询问的。
这一来就是八个人,陈许愁的不知如何安排。
最后他只好咨询了一下文劼。
文劼倒是无所谓:“本来也不是什么正式会谈,都是私下里面的聊聊天。让你那些同学都去吧,在后排加几个凳子的问题,到时候还能让这些学生们给作家们提供提供灵感。”
陈旭这下倒是放心了,牛逼哄哄的把带队任务交给了李文学和高一玮。
自己提前回去,和文劼两个人又清扫清扫正厅。
打扫完要吃饭,天色也比较晚了。反正四合院里房间也比较多,文杰当晚便住了下来。
睡前,两人还在院子里闲聊。
“最近《昆仑》虽然依然一骑绝尘,但是其他报纸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武侠作品。”
“哦?”陈许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首都晚报》的《天机》,铁口直断的少年进入江湖,颠倒众生,却没有半点武艺。”文劼说,“有些类似于韦小宝,出门全靠一张嘴。”
“这个剧情妙,听着就很想看。”
“就是篇幅不够。”文劼说,“那作者叫‘庐山客’,我也认识,就住东城。明日他也会来,说起来他写武侠小说也是因为看了《昆仑》才手痒痒的。”
“沪城《新民》刚刚连载的《神鬼七杀》我还没看见,但是那边的编辑评价不错,有一些古龙的影子。”文劼又开玩笑说,“《昆仑》这个武林盟主的地位也不知道还能坐多久。”
“这个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压根不在乎什么武林盟主不武林盟主。”陈许说,“我每次去图书馆看大家看的武侠小说还是离不开金古梁,就想着大陆什么时候能出一批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占领大家的书桌。光靠一部《昆仑》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力量。”
“昨天不是和你提我这几个月一直有一个想法,正好现在与你商量一下。”陈许继续说,“现在市面上武侠小说已经越来越火了,但是还没有一本专门的杂志。趁着‘不良人’现在名气还可以,我想着我们是不是可以挂靠个单位,借个期刊号,搞一本专业的武侠杂志。既能服务大众,又能赚些钱。”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是你图什么呢,明明写小说无本万利的生意,何苦还要去做杂志,劳心劳力,风险又大。”文劼说,“我能帮你弄到期刊号,首都不行就去山西、河北。就是前期投入怎么也得十几万,这个风险你得考虑。”
陈许拍拍胸脯:“这事我来解决。”
“忘了你都快成一个大财主了。”文劼说,“这件事你如果最好再拉上任双,他通俗文学作家的路子最多,做主编最合适不过。”
“明天任双来吗?”
陈许此时也不知道到明天会有哪些作家过来。
“来,我这什么茶话会他都想参加。”
“行,等明天茶话会结束之后,我们再把他留下来详谈。”
……
这一聊就快到了天明,还好上午两人补了一觉。午饭也没来得及吃,两人就吃了一些水果充饥。作家还未到场,陈许的同学们就已经提前到了。男生们帮忙搬了一张大方桌,将椅子围着桌子摆了一圈。女生则在每个方位上,都摆上一些瓜子、水果。
他们又在后排摆了两排椅子,这是他们坐的地方。两排椅子距离方桌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既要让他们清楚地听到桌上的讨论,也尽量不影响到作家们。他们一个个还煞有介事的带着笔记本,好像是来学习而不是凑热闹的一样。
作家们也陆续到场,整点之后围着饭桌坐了一圈。通俗小说作家,顾名思义,有别于纯文学,主要针对的还是更广泛的人民群众,现在的范畴就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在场的各位也都是这三个方向的作家。
叶永烈不认识路,骑着辆自行车姗姗来迟,到场之后,不管是作家还是学生都围了上来。
李文学看到真人之后心潮澎湃。但是还没等到李文学有所行动,另一个作家的动作更快。
一个光头上去握住叶永烈的手说:“叶老,我是您的忠实读者。四五年前我还在工厂里当工人的时候还给您写过信,您还有印象吗?”
“你的名字是?”叶永烈不确定。
“郑渊吉。”
叶永烈记了起来:“有印象有印象,我记得你的字很好看。你还和我说你当时天天在背古诗词,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小伙子。”
陈许在一旁也是汗颜,他的读者来信可是一封还没有读过。看来得找个机会好好去翻一翻了。
叶永烈平时童话读得少,也不知道这郑光头现在是谁。
文劼凑上来提醒道:“现在可不仅仅用努力来形容了,郑光头现在已经是非常有名的童话大王了。听说现在一起给十七八家报刊投稿?”
郑渊吉也颇为得意:“小朋友们喜欢,我也就是累点。”
李文学也凑在一边,觉得不说话就再没机会:“叶永烈,我也是你的忠实读者。”
叶老开玩笑说:“哦,你是什么大王?”
李文学到不觉得是讽刺,只是难受,说:“之前写过几篇科幻小说,都没有刊登,自娱自乐。”
叶老拍了拍李文学的肩膀,说:“没事没事,自己开心就好。”
时间有些迟了,大家各自就位。
按照之前的流程还是文劼串场,各方发言。
作家的讨论,一涉及到写作方法论层次的东西就显得相当的无聊,还是掉书袋更能激起同学的兴趣。
在场的作家有十来位,唯一一位女性是从广州来的,也是在场唯一一位写言情小说的,其实作品更多的是伤痕文学的变种。
除此之外,在场的各位就都是男性了,叶老是写科幻的,现在研究史料。两位童书作家,除了郑渊吉之外,还有一位张教授。剩下的除了任双,文劼之外,都是武侠小说作家了。
场面上的格局基本上也等同于当下书市中各个方向所占的比例,嗯,言情小说可能会更高一些,但是读物也大多是港台传来,琼瑶、亦舒、李碧华之类。至于大陆的作者,包括在场的广州的那一位,也都有一些读者,但是故事的完整性、时尚感以及对于读者情绪的调动都距离港台有些距离。
武侠小说如果不是有陈许这条鲶鱼搅动,大概也会和言情小说一样。
女士优先。
广州作家说这言情小说现在的流行趋势还是以苦情为主,越惨越好,越惨读者越有共鸣。在座的男作家很难有这个共鸣,再加上言情小说篇幅一直不长,结构上也少有创新,稍微客套的提了两个问题便转移到了下一个话题。
言情小说之后就是武侠小说,在场的气氛热闹了许多。
文劼先说,他也没有创作经验,只好继续掉书袋:“……这一代的武侠小说还得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算起,至此之后到如今,依旧是在同一个小说进程之中,其间政权的更迭以及创作中心的转移,并没有中断这一进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观察到的一个有意思的一点,从《唐传奇》开始,到《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里面明明出现更高武力善用法宝的剑仙,但是读者还是偏爱仅凭真刀真枪血肉之躯的侠客,至今没有想清楚原因……”
文劼想了那么久没有想出来原因,其他人也没有思路,只能岔开。
那位写《天机》的庐山客,等文劼掉完书之后一顿彩虹屁就拍向陈许:“大陆武侠作为后起之秀都是散兵游勇,是《昆仑》先树立了一个标杆,大家才有了方向各有突破。我个人也是在不良人先生的启发下开始创作,所以我特别想听听不良人先生的经验。”
说的陈许脸都红了:“《昆仑》还是借鉴金庸先生居多,不敢居功。经验谈不上。正好说说前几日和文劼讨论的东西,论及百兵之中,最有群众基础的是‘剑’,为什么呢?因为古籍里出现的频率太高。从陶渊明‘抚剑独行游’、李白的‘抚剑长夜啸,雄心日千里’……到龚自珍的‘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粒消’,剑的高人气的背后是数千年文人骚客的加持。再说武侠小说为什么相较于‘前辈’英雄传奇、风月传奇、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更有‘书生气’,还是因为里面涉及了更多的文化符号。佛道是典型,武侠小说比起那些公文小说,可不只是满场的袈裟道袍,而是将佛道观念内化在小说的整体构思乃至具体叙述中……”
任双点了点头:“知识点一定要多,才能触类旁通。所以,《昆仑》相较于金古梁的突破在于现代数理知识的引用。”
庐山客鼓起掌来,不由赞叹:“思路敏捷,思路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