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女生外向
两个人边走边说着话,沿路上还遇到过好几个本村的小嫂子,她们要不抱着孩子要不手里拎着菜。
一般都是没有男人陪同在身边,更别提是像黎三郎这样。
他手里拎着一个小包袱,而走在一旁的方青青反倒是两手空空的。
于是回娘家这不到一刻钟的路程,方青青收获了无数的眼刀子,也因为或多或少的阻碍他们走路都慢了许多。
等黎三郎和方青青终于走回到同一村子里的老方家时,距离他们离开黎家已经差不多过去两刻钟。
方老头刘氏,还有方大哥方大嫂知道今天幺妹和幺妹夫要上门来拜年,都特意在屋子里等着。
眼见得他们这会儿还没到,方大嫂还时不时地到院子里瞅瞅。
就因为要等着幺妹,方大嫂也是特意推迟了回娘家的日子的,在她心里一直都是拿幺妹当成自己闺女一般疼爱的。
还没有进方家的院子呢,远远的方青青已经开始喊起来了:“爹,娘,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
大概这就是婆家与娘家的区别,黎三郎看着自己回了娘家更加活泼的小媳妇,不禁脸上的笑容都加大了几分。
黎三郎先是一一给岳父岳母大舅哥见礼,又把手里拎着的小包袱递了上去,笑着说道:“爹娘新年好,这是我娘准备的一点礼物,希望爹娘会喜欢。”
刘氏伸手接过了小包袱,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嘴里却是说道:“哎呀,亲家母这么客气干什么。你们俩过来吃饭我就很开心,下次空着手回来就行,家里要供三郎读书花销也大。”
“知道了。”方青青随口应道。
黎三郎却是认真解释着:“我一直在外面读书,回来的次数少,害得青青也不能经常来看您二老。这点小礼物,我娘说了,也就是一些糖果什么的拿来让二老甜甜嘴的。”
刘氏没有多想,于是就将小包袱收下搁在屋角了。
这个时候一般人家里都不富裕,像她几个儿子带着媳妇回娘家,一般也就地里扯几把菜。
看黎家人准备的还有油纸包,刘氏没有多想,以为是女婿在城里带回来的点心之类的。
因为一开始闺女就是嫁过去冲喜的,身份上低了一等,而青青年纪小人情世故上许多不懂的。
刘氏总担心着幺妹在婆家会被欺负,可是现在看到这小夫妻感情很好的样子,而且她闺女嫁人以后明显长高长胖了。
刘氏的慈母之心总算是略微得到安慰了。
方大嫂泡了茶请黎三郎坐下,大家一起闲话了几句互相拜年说了几句“新年好”,彼此交流了一下对于过年的心得体会。
然后方大嫂就去灶房那边忙碌了。
就是刘氏,也以帮忙为借口,把闺女叫去了后面。
自有一番悄悄话要说,而堂屋里,则是几个大男人在那里应酬寒暄。
这种局面方青青也是在快要出门的时候想到的,今天是因为跟秀才郎一起回娘家,有好些话好些事不可能当着他的面对着家里人做的。
索性,等出了正月黎三郎去了府学念书,她自己的私人空间就会多多了。
而且那个时候她在老黎家也基本上待稳定了,这个时候因为娘家路近经常回去看看,就不会有人说闲话了。
因此,方青青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她爹的腿差不多可以走路但还是一瘸一拐的肯定现在还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最佳状态。
黎三郎还在这里,她不可能出手去把脉,读书识字她可以借口自己聪明多学几次就会了。
可是这医术,并不是看了书就能会的,而且往往一个大夫光是看书学个七八上十年也不见得懂得多少。
她是在空间有着视频录像教学的便利,要不然也不会进步这么快的,空间里的东西更加不可能当着秀才郎的面拿出来。
上手把脉还没有那个条件,可以先想办法在娘家这边试试,然后再将试验对象的范围扩大。
这一次就只是拿来了婆婆准备的年礼,等下次她一个人回来的时候方青青打算再多带一些东西,反正秀才郎是现成的好借口。
而且昨晚她还在商城里买了一个好东西,像是灵泉针对秀才郎的身体作用大一些,帮他调理身体。
针对方老头的腿伤喝了也只是聊胜于无,但是昨晚方青青上完一节课之后再商城闲逛的时候,看到一种药丸。
专门针对人身体的外伤的修复作用的,一万个积分,跟黑玉断续膏相比当然不算贵。
方青青马上买了下来,只是感觉这个药丸气味有点独特,就不知道该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让她爹喝进肚子里了。
其实灶房里主要是方大嫂在忙碌着,她很能干,一个人就可以搞定许多的事情。
而且正月里边许多都是大菜,虽然方家条件不好毕竟是新姑爷带着幺妹回娘家的,所以一早做好了两个大肉菜。
年前方老四特意去外面弄回来的大鱼也留了一条,这些都提前做好了,现在只需要准备两个小菜就差不多了。
于是灶房里就只见方大嫂一个人在那忙碌着,灶膛里搁的是大柴,都不需要特别安排人烧火。
于是方青青就不知道,她娘特意把她拉到这后面来还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所为何事。
瞅了瞅外面堂屋秀才郎一人应对岳父大舅兄,三个人也说得挺高兴的样子,刘氏暗自松了一口气。
一转头,对上亲闺女不解的视线,却是问道:
“村子里许多人都说老黎家做了豆腐去县城里卖,赚了不少钱,那个方子还是你拿出来的?”
这在一般人的想法里,不就是女生外向?
有赚钱的门路为什么在娘家的时候不拿出来,反而好处是让婆家的人占去了?
一开始村里还只有两三个人看到黎大郎或者黎二郎一家推着车在县城里面卖吃食,到后来见到的人多了。
而且看老黎家每次都是好几个人一起出去,而且早出晚归的,纷纷猜测着他们是赚了许多钱。
一下子,红桥村里关于老黎家特别是他们家新媳妇的流言又变得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