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近乡情怯

到了华阴县,这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县城,距西安仅120公里,素来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山奇水秀,古有‘山川形胜,甲于关中’之说。

魏闲看着华阴县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暗自点头,此时正值‘弘治中兴’,弘治皇帝自继位以来,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上位才九年,就已经扭转朝政腐败状况,已现‘中兴’景象。

走在华阴城繁荣的街道,望着周围古色古香的街道,魏闲眼中闪过一抹奇色,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十二年,但是魏闲还是第一次进入大明王朝的县城,这种古代的繁华,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但是依旧让人感受到另外一种繁华。

在华阴县一家面馆,吃了三碗面后,魏闲便离开华阴县,往潼关县方向出发。

潼关县距离华阴县并不远,也就二十多公里路,魏闲沿着大路,脚步并不慢,然后到了潼关,这潼关乃是潼关卫所在,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望着潼关,仰望这一片天地,魏闲不禁发出一声声的赞叹。只见这片天地山连山,峰连峰,四方崎岖,气势巍峨。远端又隐隐约约可见雾蒙蒙的河川,与山上的城防一起构建了一座易守难攻的险要关隘。

“不愧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当真险要!”魏闲赞叹不已。

在潼关问了一下路,魏闲并没有在潼关多停留,来到了黄河渡口,小时后一幕幕记忆浮现脑海中,魏闲竟是有那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没多久魏闲就看到了一家客栈,客栈上面门匾写着‘悦来客栈’四个字。

相比起六年前,此时客栈规模大了不少,看起来也好了不少,想来这些年父母殷勤,经营有方,赚了些钱财,增大了投入。

一入客栈,就见一妇人正带着一个小女孩,妇人正埋头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

“娘亲~~”魏闲轻轻地叫出声。

这正是他的母亲。

魏母一怔,抬头望了过来,看到了魏闲,眼角泪水忍不住滑下,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但是这只看了一眼,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让魏母就知晓这是自己的孩子。

“闲儿,你回来了~~”魏母喜极而泣,起身抱住了魏闲。

魏闲心中闪过一抹暖流,这正是母爱,也是自己这一世的亲人,虽然练武,但是魏闲却是没有想过当一个绝情绝义的冷漠之人,他想要当的是行侠仗义的大侠。

“回来了,这些年在华山上苦练武艺,不曾回来看望娘亲,还望娘亲恕罪!”魏闲告罪道。

“没事,没事,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看你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娘就高兴!”魏母欣喜万分,不断打量魏闲,见魏闲长得一表人才,身体健健康康,更是欣喜。

“娘~~这位大哥哥是谁啊?”就在这时,旁边的小女孩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魏闲,奶声奶气地说道。

“闲儿,这是你妹妹,今年才三岁,你爹爹给她取名‘淑慎’。”魏母说道,然后抱起小女孩,摸了摸她的头说道:“乖女儿,这是你大哥,还不快快喊哥哥。”

“哥哥~~”小女孩甚是乖巧,奶声奶气地说道。

“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好名字!”魏闲沉吟了一下,忍不住赞道,很显然他父母希望这个女儿和善谨慎,日后嫁个如意郎君。

魏闲从母亲那里抱过妹妹,逗弄了她一下,将她举过头顶,妹妹咯咯直笑。

和妹妹玩耍了一会儿,魏闲才问道:“娘亲,爹爹怎么没有在客栈,是去了哪里?”

“你爹爹啊,你小舅成婚,他去帮忙,要不是这客栈关不得,娘也带着你妹妹去帮忙,”魏母说道。

魏闲微微颔首,他母亲也就是隔壁村的,相距不过三里地,父母成婚十余年,一直恩爱,彼此相濡以沫,在这黄河渡口开了这么一家客栈,虽也请了些帮手,却也不放心二人都不在,总是要有个人留着看着客栈,免得店小二间伙同贪了银子。

客栈这一行当,赚的是辛苦钱,有时候一天没生意,不但赚不了钱还得赔钱。

在一开始的时候,父亲当厨师、掌柜的,母亲当小二,直到后来经营起来有了积蓄,才请了店小二和厨师,魏闲当时年小,参与不了什么事,不过却帮忙算账,还制作了个表格,用阿拉伯数字记账,所以他刚刚看到母亲算账,还看到都是各种数字,显然魏母这些年延续了他这一套算账之法。

“娘亲,小舅是何时成婚?”魏闲问道,他记得母亲有二位哥哥、二位弟弟、一位妹妹。

“明日成婚,娶得是同村的林小娘,那林小娘乖巧之人,素来名声极好,也是你爹爹帮忙说亲,人家才答应了这门亲事。”魏母说道这里,脸上都是笑意,显然对于自家弟弟这门亲事很满意。

魏闲了然。

他母亲娘家,不过是普通百姓,以务农为生,家里也就几亩薄田,勉强养活自身,而他家不一样,虽然也算不得富裕人家,但是日子好过不少,他父亲去帮忙说亲,人家也会比较看重,容易答应亲事。

“娘亲,不如明日我们前去,这店暂时交给小二看管。”魏闲想了想,说道。

他看得出来,母亲很想去参加婚礼,只是又不放心客栈生意,魏闲不想母亲留下遗憾,顿时提了这么个建议。

“可是客栈生意不错,停不得,小二粗手粗脚的,为娘实在放心不下。”魏母犹豫地说道。

“哈哈~~娘,有孩儿在,难道还怕小二刷什么斤两不成,孩儿四岁就会算账,如今要从账中分析问题,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魏闲笑了起来。

魏母一想,自家儿子从小神异,与众不同,才四岁就帮忙算账,而且还无师自通,识了文字,还会独特的算账方式,连这算盘用法还是儿子教与她,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今日天晚了,明日一早我们就去你小舅家。”魏母欣喜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