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怪谈三万仙府7

22. 怪谈三 万仙府(7)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提起北京,就不得不提天桥。天桥位于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三梁四栏,直通御路,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因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必走此桥而命名天桥。

在元明两朝以及清朝前半叶,这一带还是一片水乡沼泽,河沟纵横,两旁风光绮丽,杨柳垂条。到了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因为这一带做生意不用缴纳捐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纷纷而至,练把势的、变戏法的、说书的、唱戏的……各路江湖艺人全都云集于此,茶馆、酒肆也扎堆而起,在民国初年,真正形成为繁荣的平民市场。

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

秦九看着一脸沧桑,实际上还不到四十岁,但是走南闯北已经二十多年了,从小就吃江湖饭长大的。五年前,只身来到了北京,投了点本钱在天桥把头盘下了个店面,开了家“故衣行”。

“故衣行”就是卖的旧衣服,都是从典当行里趸来的,本钱极低,有些利润,发不了什么大财,但是也能对付活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的“故衣行”取名“古里新”,店面并不大,说白了就是间小黑屋子,大门朝北,开在阴面,一整天也进不来阳光。弄得这么黑自然有道道。因为这种衣服都是旧的,无论是皮棉单夹纱,难免衣上会有损坏的地方,什么袖子破个洞啦,大襟烧个窟窿啦,后背让虫子咬破啦等等。如果屋子亮,买主在屋里仔细瞧看,根本卖不出去,屋子一黑,稍微大意,也就看不见了,讲好了价钱就直接拿走,回到家,出了毛病,也不能退,故衣行就是旧衣服,也没什么三包承诺,一手钱一手货。

这一天,秦九闲着没事,就在故衣行里坐着,小伙计里里外外地忙活着,用鸡毛掸子象征性地打扫灰尘。

门帘一掀,打外面进来一人,三十多岁,长得膀大腰圆,挺大的一个脑袋,剃着光头,头发茬刚发出来。穿着对襟短褂,进门来左右看了看,也不说话,怎么看都不像是来买东西的,倒是有点像是来捣乱的。可能刚刚进来的缘故,还有点不太适应里面的光线,眯着眼睛看清楚后,这才奔着柜台走了过来。

小伙计一见,知道不是个善茬,赶紧唱了个喏:“哟!这位爷,您小心着慢回身,来看看要点什么。我们的衣服保准不冤人,不像别的地儿,旧大衣翻个儿,碎呢子拼缝,咱这店里的东西都是正经儿的东西,爷您就放心得了。”

来人四下看了看,粗声大气地指着其中一件绸子大褂,问小伙计怎么卖。

小伙计用眼睛扫了扫这人,见这人眼生,看穿着举止,像是个粗人,这种人可不好惹,赶紧客气地点了点头,告诉来人,五块钱。

来人看了看,撇了撇嘴,瞟了小伙计一眼:“我不跟你嚼舌头了,砸@?砸浆行吗?”

这句话是江湖的切口,调侃儿,也是这故衣行的隐语。“砸浆”的意思是再落落价钱,给便宜点。能懂得这句切口的,肯定也是江湖“老合”,这种人对这故衣行里的道道知之甚详,知道货物都有暗码,也明白大下一、小下一、三三码的折扣,所以是不能多赚这种人钱的。

小伙计瞥了一眼来人,笑了笑,客客气气地说道:“这位爷您要砸浆可不成,咱们走大帐不走小帐,本小利薄,小的实在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