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都之争

玉儿正帮朱标更衣。

这时,院门进来一位穿粉裙的姑娘,是马氏的新丫鬟。

“世子爷,娘娘在门外等你。”

丫环年纪不大,此时在穿着中衣的朱标面前显得有些含羞带怯。

“爷,马上就好。”

玉儿看朱标心急,柔声道。

三人紧跟朱标出了小院。

府外!

朱标踏上马车,就听见马氏让赶马车,感觉车子晃了起来。

马氏以手扶额,一副头疼的模样,见他上车,当即道:“上紫金山。”

朱标看着马氏,知道有事情,开口:“娘,怎么了,突然上紫金山.”

钟山就是紫金山,不仅是江东佛教胜地,还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等马氏说完,才明白了。

胡惟庸劝老朱定都濠州,但濠州建都就要等几年,老朱的意思就是濠州,登基就缓几年。

马氏和刘伯温的意思是在应天。

朱标明白了,这是让自己说服。

如果历史不偏的话,洪武元年(1368)夏天才会被徐达和常遇春攻陷。

假设北上,濠州,应天,登基确定一个,朱标会选应天。

南北优势和弊端也清楚,崇祯朝的迁都他知道。

目前最有利,最有可能说服老朱和淮西功臣的地方,是定都应天。

马氏就是老朱的命门,良药。

“标儿,你爹疼你,劝劝他,实在不行,想那个办法。”

“什么办法?”

朱标记得历史上是定都问题,有过分歧。

“碧峰法师他在长干寺,你爹最敬仰他。不过我跟你爹约定,不得干政。”

马氏的意思,如果不行,让朱标去长干寺找碧峰法师。

钟山脚下。

八月初,仍绿意盎然,山道两边站满了兵士,威武霸气,纷纷向朱标行礼。

山顶之上,香案供品整齐的摆放,李善长和胡惟庸站在老朱左边,刘伯温站在右边,四人对着图纸指指点点。

朱标离还有十几步远,就听见几人的议论。

“上位,在下认为应天之地乃龙脉之所,堪比您的故土濠州,论风水来说,绝对是难得的龙头宝地。”

刘伯温一番话说完,旁边的李善长双手搭在腰前,眼睛半闭着养神,并不言语。

倒是身后的胡惟庸面带微笑走上前来,走到朱元璋身边指着濠州方向:“上位是圣明之君,您乃真龙天子,这地方就算有龙,它见了上位这条真龙,也不敢枉自称大。

更何况,您是真龙,濠州就算再荒凉,风水不佳,也会因为上位您的居住变成灵山圣水之地。”

朱元璋转头看着胡惟庸,摇摇头:“你这个胡惟庸呀,真是会拍咱的马屁。”

“也就上位您能听出来我这番话,要是别人,不一定听的出来。”胡惟庸继续拍着马屁。

李善长点头微笑:“在下认为,应天和濠州都不错。”

“刘伯温呐,说了半天,咱还是觉得我们濠州比应天好。”

听到这话,刘伯温只好低头看着地面,不在说话。

马氏站在树后,听到这番话有些不高兴,看着旁边的朱标低声说道:“待会儿,你就帮娘劝劝你爹。”

朱标看到马氏这么说,知道马氏是一代贤后,就点头:“娘放心,儿子会好好劝劝爹的。”

四人还在讨论,朱标定了定神大步上前:“爹。”

朱元璋正哈哈大笑,回头看到朱标,招手道:“标儿,好儿子过来,咱和几位先生正讨论定都之事。”

“那我呢,重八。”马氏也从树后走过来。

“妹子,你来……咱也高兴的紧。”朱元璋转了转眼珠子,嘿嘿笑着。

原身见过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不过朱标自己这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见。

知道这几个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便对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也没有多惊讶殷勤。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点头回礼。

胡惟庸倒是走上来,对朱标和马氏行了一礼:“胡惟庸见过娘娘,世子爷。”

朱标也没有太客气,毕竟以后他是君,胡惟庸他们这些在有功劳也是臣。

自己要是太客气,反而没了势,这个气势还是要拿的稳些。

朱元璋望着山下,对朱标豪爽道:“标儿,这就是咱打下的江山,爹想把都城建在濠州,你觉得如何!”

刚才的话,朱标早就听到自己老爹的意思,直说应天建都也不妥,就算老朱是自己爹,在这几个先生面前,自己这也不能乱说话。

正是夏末,整个应天都在脚下,绿树环绕,朱标指着应天。

“北临长江,南抱群山,山环水抱,形胜天地,长江自西向东过应天,是大江南北的要津。

如果定都应天,进可以越两淮向北而上,退可以划长江作为自守。应天扼长江之险,踞钟山之尊。”

朱元璋两眼看着朱标,眼里都是欣慰,这小子这一番话说的自己心里乐开花。

但他心里想要定濠州,所以只是看着他:“标儿,你也希望咱定都应天。”

“没有,儿子只是认为这应天是重要的兵家胜地,是百姓之福。三国时,诸葛先生也认为应天是帝王之宅。”

朱元璋这次转头看向身后的马氏:“妹子,咱怎么听着是你的意思。”

“我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话我记着呢。”马氏看着朱标宠爱着说:“标儿聪明,我可教不来。”

“世子爷聪慧,是上位有福气啊。”李善长笑咪咪的看着朱标。

刘伯温道:“上位,在下认为世子说的有道理,早日称帝也是百姓之福,众将士都盼着上位您早日登基。”

胡惟庸走到刘伯温跟前笑着道:“刘先生,这闽粤一带还没有完全平定,方国珍还未完全征讨,现在称帝早了些。”

李善长也过来对刘伯温笑着道:“刘先生,上位称帝,做天子当刻不容缓,不过眼下时局未稳,称帝可是千秋大业,不能心急,建都濠州,正好缓几年。”

李善长和胡惟庸一致对朱元璋说道:“应该继续高筑墙,缓称帝,广积粮的策略,在濠州把都城建好后,完全扫平天下,再称帝。”

刘伯温摇摇头,“在下认为上位称帝,已成定势,那些残匪流寇不必放在眼里。我们选定国都。上位早日登基,就是民心所向。”

朱标看出来了,这胡惟庸和李善长就是和刘伯温一直唱对头戏。

便上前点头:“爹,我也认为称帝应早不应晚。”

朱元璋对朱标一直都是盼着成大材,听到他有自己的见解也满意点头。

“咱儿子说的有理,不过这都城建在老家濠州,还是应天需要考虑,时辰不早了,先回去再说。”

朱元璋命人下山,身后跟着大队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