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苏定方与裴行俭
房玄龄:“而冶铁,自汉以来名义上都是朝廷管控,实则一直在世家手里,这是几百年的惯例。他反对陛下要收冶铁,但看着天下缺铁,世家不想着如何多产铁,却让铁价越来越高,他同样反对。他说服不了皇帝,也说服不了世家,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但即使如此,总体来讲他还是支持陛下的,他不想看到天下大乱,他闭门不出就是姿态就是支持,其他世家就要想一想。”
皇帝李承乾,在登基不足两月,又是朝堂不稳,天下藩王要谋反的时候出行,紧接着萧瑀闭门不出,这个消息当晚就传到许多人耳朵里。
皇宫里李承乾还没就寝,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一愣。随即嗤笑一声:“这个宋国公,这是要干嘛?”
苏氏:“臣妾听闻宋国公很是倔强,不过也很是让人尊重。”
李承乾想了想,不由得点点头。
萧瑀属于典型的世家做派,而且对奴仆平民也非常好,属于那种愿意拿出自己的怜悯的人,但他的根本思想还是世家就应高高在上。不能说他错,这个时代就这样。而萧瑀此人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会坚持下去,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本身是世家,而且位列三公,又是从龙之臣,是李世民和世家之间的缓和带,自身能力又极为出众。但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没能当上世家的领头人这一角色,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萧瑀太有魅力。
“妾身知道劝不住陛下,但妾身想着夫君在外也要有人照顾着。”
“最多一月而已,不需要的。”
“夫君,所谓投桃报李,宋国公如此做于国有益。臣妾想着先将崔良娣和六良媛晋升为九嫔,暂时不设四夫人,让萧良媛跟随陛下伺候着,臣妾也放心。”
“你们啊。来,躺怀里。”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是真没想一下子将世家连根拔起,但也需要来一个狠的吧,各位武将国公以及苏氏这些做法其实都是稳定朝堂的作用。
“萧氏温良,和臣妾一向相处融洽,近来也时常走动,如今年已二十还没有子女,心中也是惶急的。”
萧氏出身于兰陵萧家齐梁房,而且是其中一脉的嫡长女,算得上世家中给李承乾妻妾地位最高的。毕竟当初世家反对李世民,嫡长女不嫁,到李承乾这里要么是庶出,要么是非主房一脉的嫡次女,只有萧瑀坚定支持李世民,将其中很重要一脉的嫡长女嫁进东宫做良媛。
“行,听你安排吧。”
九嫔是仅次于四夫人的正二品地位,已经相当高了,足以安抚住不少人。
第二天上午批阅奏疏,中午的时候李安俨带着两人前来求见。
“我说你们现在是不是约好了,都是中午求见?”
年近花甲的李安俨有从龙之功而且和李承乾熟悉,知道他的性子,也就嬉笑着躬身:“跟我家那小子说在醉仙阁专门给他老子留一个位子,那小子说要是给我留了,长安这么多权贵,醉仙阁一半的位子都得留出去,买卖还做不做了!臣在家也就能吃点他带回来的温乎菜,今日到陛下这里吃口热乎的。”
李安俨这是说的客气,实则以他的地位去了醉仙阁肯定一大堆人请吃饭,但他负责皇宫禁卫,可不敢和其他人随便当朋友,即使和侯君集杜荷等人也都没有私下交往。
“臣苏定方拜见陛下。”就这两人说话的间隙,苏定方躬身拜见。
苏定方是左屯卫中郎将,和李安俨之前平级,也是在左屯卫。李承乾登基近两个月也就见过数次,不过他深知苏定方的本事,而且这是一代国公后大唐的中流砥柱,也有计划启用。
这苏定方可了不得。贞观四年李靖攻突厥,定下计策趁着大雾前进。一阵风刮来,苏定方看到突厥可汗的大帐,这位率领二百人奇袭,要知道大帐附近可是有数万军队的,结果二百人奇袭,突厥以为唐朝大军已到,数万人吓的立即溃败。
后来还有长途奔袭数百里击阿史那贺鲁,长途奔袭都曼,定百济等等功绩。
“苏将军免礼,李将军是知道的,在朕这里吃饭没那么多规矩。”
李安俨又指着身后二十多岁的青年:“陛下,这是河东裴氏的裴守约,在左屯卫做仓曹参军,他的亲传弟子。”
“臣裴行俭拜见陛下。”裴行俭躬身行礼。
李承乾:“……”
你二十多岁就当官了?
李承乾算不上是历史通,但看小说看多了,他能记住两个人,薛仁贵和裴行俭,这都是以后要找到的人才。薛仁贵那个他知道是在李世民征高句丽崭露头角的,但李世民征高句丽在原本的历史上是明年,前一阵还发愁不知道怎么找。裴行俭是苏定方徒弟他知道,他没想到现在就当徒弟了。
“一位国公一位朗将联名举荐,守约应有大才。”
李安俨苏定方带他过来,就是有举荐的意思。而且如今这个形势,这种举荐可是有着巨大风险的,看来两人对裴行俭很是信任。
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个时候的师父可不是师傅,是真正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然,象侯君集那样的例外。不说苏定方堪比他的父亲,至少比除父母外其他人要高的多。而苏定方呢,又是李靖的半个弟子,李安俨知道李承乾对李靖信任,对苏定方也就更信任一些,当然,和裴行俭此行目的也有关。
只见裴行俭从怀里取出一沓宣纸双手奉上:“臣愧不敢当,只有忠心而已。”
“哦?”李承乾接过来打开一看,顿时一挑眉毛。
河东裴氏在河东道各级官员三十五人名单以及任职地点,已知晋阳王氏河东道各级官员二十五人,但标注不少于河东裴氏。因河东裴氏已经走出河东,比如之前的宰相裴寂就安排了不少裴氏子孙到各地,比如现在的魏国公裴律师在汴州做刺史。其中尤其标注了在绛州刺史徐王李元礼麾下的两家共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