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受欢迎的乳脂

陈家的乳脂生意就这样开张了。

第一批乳脂做出来后,陈伯提着篮子,挨家挨户送去品尝。

上午的乳脂送出后,刚过晌午,那些吃过乳脂的人家,耐不得那嘴里的馋虫,纷纷拿着豆子,来陈家换乳脂了。

当天,事先做好的乳脂,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没有抢到的人们,只好悻悻地拎着豆子回去。

没有换回乳脂的人一进家门,无一例外地,就被家里失望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气声,搞得心里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有好事者,干脆把豆子放在陈家院子里,提前预定明日的乳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伯就起来磨豆子。

今天,他信心百倍,比昨日多加了两倍的豆子。

不一会儿,陈平和张姜也起来了,一个在一旁给石磨上淋水,一个用缶接着豆浆。

待到太阳升起,第一釜乳脂已经做好了。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众邻里们,三下五除二,就分完了那些乳脂。

紧接着,第二釜,第三釜……,接连不断。

三个人一直忙到天黑,才打发走仍守在门口的众邻里,告诉他们明天早上来取。

夜幕降临了,三个人疲惫地瘫坐在院子里的地上,没人想动一动。

确实太累了,从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中间仅抽空吃了点干粮,三个人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点。

院子里静的仿佛没有人一样。

沉默了许久,陈平才开口说话:

“这样干,可不是个办法,连着干上十天半个月,人就累垮了。”

“没想到,乳脂这么受欢迎,大家都爱吃,夫君,这真成了百姓的龙肝凤髓了。”

张姜倒没叫苦,而是策略地夸着自己的丈夫。

陈伯虽然疲惫,但却十足地累并快乐着,不由将心里盘算了一天的帐,合盘托出道:

“今天换的豆子,顶上咱地里一年的收成了,照这么下去,这五天下来,就等于种了一年的田了。弟,你这办法太好了。”

陈平心里暗笑:兄长这个守财奴,挣钱连命都不要了。

嘴上却说,“兄长,这样干虽然收货大,但不是长久之计,我有两个想法,咱们商量一下。”

“啥想法,你看着办就行,我听你的就是了。”

本来陈伯就对弟弟的智慧比较信赖,经过这次乳脂的事情,心理上就更加依靠了。

张姜满脸骄傲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也道:“夫君,你还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陈平看着渐渐恢复了说话气力的两人,将早已想好的办法说了出来。

“这第一,兄长今后恐怕就没有时间去地里侍弄庄稼了。”

地里,那可是陈伯多年以来的本分活,他本能地刚想反驳,转念快速地将心里的帐算清了,就点了点头。

陈平接着说道:“但是,地也不能荒着,毕竟那是咱家的收成,再有个把月就收获了,咱们可以雇个佃农庸耕,让他替兄长把地打理好,工钱可以给他收获的三成。”

“今年地里的活不多了,可以给他两成,明年全年给他五成。这样除了两成税赋,今年咱们能得六成,明年咱们只拿三成,这样比较合理。”陈伯透着中国农民式的精明。

陈平点头道:“就按兄长说的两成和五成。”

“第二个是做乳脂,我的主意也要雇两个作坊工,由他们来做些力气活。兄长负责管理他们,技术上的事情,只在兄长手里,而且务必要保密,不准他们接触,也不要让他们看到。”

陈伯点了点头,想了一下道:“这你放心,我都想好了,以后我在屋里拉上帘子操作,没人可以看到。”

随后又道:“可这要不少工钱呢。”

“工钱咱们不比别人少,年底再加赏,饭食上也要和咱们一体看待,对他们要和气,就像一家人一样。”

陈平接着转向张姜,“媳妇儿识字,你就记下往来的帐目,按斗、升计量豆子,平时招呼一下乡亲邻里们,正好借这个机会,也和周围邻里熟悉一下。”

张姜看着自己的夫君,点了点头道:“我还可以多做些事。”

陈平不置可否,转而说道:“媳妇儿可以筹划添置些家用了,比如晚上可以点灯,家里还要养些活物。”

张姜一听这话,不由得兴奋起来,拍着手叫道,“好呀好呀,我早就想养了。”

也许是觉得自己太夸张了,转而声音变得很小地问夫君道:“我可以养只小猫吗?我一直想有只属于自己的小猫。”

陈平善解人意的笑着道:“媳妇儿,这些事你做主就行。”

“耶”没等陈平说完,张姜已经手舞足蹈起来。

看着媳妇天真烂漫的样子,陈平开心地笑着道:“还可以养个小狗,我喜欢黄毛的狗狗,能长大的那种。”

张姜使劲点着头,“我也喜欢,第一喜欢猫,第二喜欢狗。”

见小夫妻俩热烈地讨论猫狗,陈伯凑笑道,“你们俩到底还是个孩子,童真心性。”

“兄长不是也很喜欢猫狗么?这回正好都有了。”陈平说到此打住了,忍住了后面关于郑女的话。

陈伯笑着道:“还有一个事,弟你也拿个主意吧。”

陈平问询的目光移到哥哥脸上。

“今天,有几个邻里想用布币买乳脂的,咱们可不可以收布币呢?”

陈平想了一想道:“暂时还不行。用豆子换,是考虑到邻里方便,又能减轻主妇们花钱的压力,使吃乳脂变得简单。”

“肯出布币买的,多半是家里布币充裕的,是不差钱的主。”

陈伯对弟弟的分析表示认同,但也担心道:“就像弟之前所说的,一旦收钱,城里的肆师和质人就会来这里收缴税赋,或者还会停止咱们买卖,要我们搬到集市上去呢。”

“这是早晚的事。”陈平早有准备,就势说道:“咱们以物易物,在家里做,只是小打小闹,只能弄个温饱,早晚要到集市上去。”

“是啊,集市上人可多呢,咱家的乳脂作坊肯定门庭若市,天天排队。”

张姜显然对集市很熟悉,城里的女孩,有几个不喜欢逛集市的呢,即使在古代。

陈平点头道,“这乡里人数有限,虽然生意很好,毕竟规模受限。咱们暂且在此做着,攒点豆子和本钱。过一段时日,作坊肯定要搬到集市上去。”

陈平又特意强调:“不过,在取得官府凭证之前,咱们只能收豆子,不能收布币,这点切记。”

陈伯和张姜都点头。

“我给你俩分了工,我正好没事干,这几天,我就去集市上转转,找找合适的铺面,等咱们凑齐了钱,就把作坊搬到集市上去。”

【作者题外话】:这几章,有明显的伏笔,为后续矛盾冲突做准备,我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949901369,随时恭候大家,倾听大家的呼声,并对拙作提出建议。